《这样学习更有效!》
第3节

作者: 咨询师大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25 08:16:00
  12

  关于孩子认字,老华还有一点心得。
  我的孩子是5岁半上的小学,年龄太小,人家开始不收。
  早上学可不是我和他妈妈的意思,天地良心,这可是人家自己坚决要求的,既然在幼儿园也是要背着书包上学,那还不如让我上小学呢,我真的很想上啊。前期,对兴趣的培养第一次以比较典型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好吧,好吧,那就上好了,当聪明孩子的父母不忍受一点,承担一点多的考验怎么行?明知道孩子早上学,做父母的将来会面对许多别人没有的挑战,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可是他的要求又来了:我要改名字!以前的名字是你们起的,根本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可我的名字是要跟着我一辈子的,现在我要上学了,要有个正式的名字。天哪,我们起的名字不正式?户口本上写着呢,不过要求似乎合理,而且他自己起的名字也不错,于是,跑派出所、公安分局改名字,从此我们起的名字变成了户口本上的曾用名。

  上学就上吧,可是人家不肯收,找朋友帮忙通融,校长还是不答应,我看见校长桌上的报纸,灵机一动:“儿子你把这份报纸给校长奶奶读读!”这个可是随即的材料,我可玩不了什么猫腻的。没等他把一篇文章读完,校长笑着一摆手:“好了,去报上名参加测试吧,嗯,就在一年级一班好了。”
  日期:2011-10-25 08:21:00
  13
  有朋友可能要批老华不厚道了,你不是刚批了一通人家上识字班,教孩子认字的吗?怎么?就你可以教,不是抢跑,人家教了,学了,就是抢跑?怎么说的?
  我可没有反对让学龄前孩子认字啊,关键是怎么去认?

  我真的没有正儿八经地让孩子坐下来一个一个字地教认字。孩子在学龄前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都是在游戏中,在玩的过程中“很不经意”地自然完成的。
  日期:2011-10-25 14:17:00
  14
  一定要记住记住幼儿的学习特点是游戏加模仿。汉字到处可见,要想让孩子认字,首先是要引起他认字的兴趣。出门在外,各种店面,银行,公司的招牌,广告牌,各种包装物的外包装以及各类印刷品,等等等等,有汉字的地方多了去了。只要孩子在场,你都可以做出对一些汉字比如银行的招牌以及包装物上的最大的字或者报纸的报头之类的极大兴趣,以缓慢的速度读一读,还可以指给孩子看,但千万不要强求孩子有什么反应,更不要指望孩子就此认识了,跟着你读。从孩子会说话,这个进程就可以开始了。坚持不懈,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不要学某些人,刚教孩子认了一个字,马上就问你学会了没有,也就是刚把种子播种下去,马上又扒开土壤看一看种子发芽了没有,愚蠢而又不自觉。你的这种努力有一天有了回报,孩子忽然会指着某一个字读出来了,别看就一个字,这可是质的飞跃,马上要给予赞扬,只看到这个认识的字,千万不要反着来:我教了那么多,怎么只认识一个?有了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在孩子认字的过程中一定要让他体验到的全部是是正面的感受,是乐趣,而没有一点负面的东西,比如压力、焦虑、恐惧、为难、被斥责等等。当孩子认出第一个字以后,游戏方式可以改变了。

  日期:2011-10-25 14:56:00
  15
  以这一个或几个已经认识的字作为根据地向周边蚕食,扩大地盘,当然,还是游戏了。比如“汉字躲猫猫”游戏,玩法很多,只要你掌握住前面说的原则,还是举些例子吧:一本书,封面上有书名,假设孩子认识其中一个字,书里面还会出现这个字的,如此设定这个“人物”,让它在书里躲猫猫,因为幼儿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拟人化的,二躲猫猫有时幼儿熟悉的游戏,可以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你要事先把有这个字的页码找好,而且最好是标题大字一类的,否则难度偏大,没意思了,找了如干次以后,或许可以加大难度,但是我的建议是乘机换个“人物”躲猫猫,比如这个已经认识的字旁边的那个字,既然换了“人物”,它叫什么,长什么样子总要知道吧,才好找啊,孩子乐哈哈地又认识了一个,如此往复,根据地扩大了。万一孩子找错了,这个很正常的,千千万万不要斥责、批评,返回封面,再认识一下那个躲猫猫的主角长什么样即可。有一日,孩子在街上看见某个门头之类的地方有曾参与躲猫猫活动的角色,会很兴奋地指给你看的,孩子的观察力也大幅度提高了,这个似乎比识字本身更重要。根据地会纵横交错地扩大。

  再说一个,百宝箱,或者抽奖箱,把一些报纸的报头,要最大字的那种,还有你所能搜集到的宣传彩页上的大号字剪下来,放入一个纸盒,这个就是神秘的百宝箱了,最好还有对应的物品,比如抽到铅笔,认识了就奖励一支铅笔,抽到土豆,读出来就奖励一个土豆……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哈。还有,——算了,不说了,只要掌握住不动声色,正面激励,体验乐趣,不强求,不冒进,极大耐心,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原则,你就是采取最传统的看图识字也可以玩的很精彩。又一次,孩子发烧去医院,我去挂号,他在妈妈怀里竟然指着导医指南读了一篇,带给我们的惊喜冲淡了因孩子生病带来的焦虑。认的字越多,兴趣越大。终于,有一天忽然自己拿起你给他读的童话书或者画报之类的阅读起来了,阅读能力形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似乎是毫不费力一样。

  日期:2011-10-25 20:13:00
  16
  再说说英语学习吧,这个老华也有话说的。小时候学语言当然有优势了。但是这个优势如何发挥可是个大问题。搞不好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我见到一些朋友的孩子也是从学龄前期就开始报班学英语,时间、精力、金钱花费不少,可是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英语成绩竟然一塌糊涂。当然学英语不是为了考试,为了使用?那些听说能力就提也别提。
  在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别家的孩子都报班学英语,老华当时也动心了,意志不坚定啊,主要是以为学语言需要环境,这个英语可不能躲猫猫,听说环境没有可是学起来费劲,英国的小孩两岁就会说英语不是他比我聪明,我们比他更聪明,不满一岁就会说汉语了,据欧美人士所言汉语比英语难学多了。其实谁也不比谁聪明,难易程度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不同的只是语言环境而已。于是老华也动了给儿子报英语班的心思,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啊。

  日期:2011-10-25 20:18:00
  于是跑了多家英语培训班,有的是朋友介绍说好的,有的是广告天花乱坠的。人家介绍当然也都是说自己好的,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话,老华在此期间听了不少。但老华没忘记自己的目的,也有自己的考察办法,很简单,只是录制了大约三分钟BBC的新闻广播,等对方介绍或者说吹嘘告一段落,老华就拿出复读机,播放这不到三分钟的录音,然后请对方翻译一下什么意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