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当然多种多样,但是很多问题是可以追溯到小学,乃至幼儿园。
比如小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满分的孩子很多在幼儿园学过珠心算之类的东东。这个我儿子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那幼儿园也开设了这种培训班,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延长一小时时间上这种课。老华当然愿意让孩子多在那里,但是不好硬抗,毕竟“人质:在人家手里的,为表示重视,先亲自去试听了一节课,然后决定交培训费,然后找理由不让孩子上课,这样幼儿园总没什么说的了吧?
日期:2011-10-26 20:19:00
18
创收可以,害人可不行。有朋友说了,人家教你孩子算数,怎么就是害人了?学了珠心算孩子算数就是算得快啊,上小学以后数学很轻松啊。
这个,是事实,我承认,但是再往后呢?就如建设一座大厦需要地基一样,建设一座不高的建筑也需要地基,这些家长准备让孩子小学毕业就算完成学业吗?国家也不准啊,义务教育就要到初中阶段的呀,难道立意上就准备让孩子“混”初中吗?相信基本都不是,那就是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没有理性认识造成了误区。
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孩子从感性思维到形象思维初期过渡。数学这个东东是很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这个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建立起来,必要的培养促进当然会加强这种能力的形成。而这个珠心算强调“脑子里要有一个算盘”,倒是符合了这个阶段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学的快,算得快,把抽象的数学转换为形象的珠子,省劲了。学了珠心算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确实显示出了“优势”。但是强化了孩子把抽象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的模式,抑制了抽象思维的正常发展,总是把抽象变形象绕过去。可是到了初中,甚至到了小学高年级有些东西就绕不过去了。无理数啥的,代数啥的,你给我变成形象思维可以解决的方法看看,再后来,微积分呢?
日期:2011-10-26 21:11:00
19
小学阶段,考试正式走入了孩子的生活。算是起跑了。很多家长考试盯着成绩了。其实小学前三年,至少,一年级的时候,成绩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让孩子适应学校,喜欢学校才是主要的任务。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包括很多学校,许多老师。
许多误区。很多人把中小学生负担重归罪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确实有其种种问题,但是负担重这个事情,归结到它头上,确实是冤枉,这明明是某些学校和某些家长自己的错误认识造成的。我们知道应试教育体系中,学生考出高分是很重要的,但是你拼命增加课时,拼命补课以及大量的作业就能考高分?完全南辕北辙!不是有些地方这样做取得了高分吗?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取得低分,不及格的更多,而且还出了其他一系列的问题,那些在这种环境下取得高分的孩子,是本来就有取得高分的能力,是本身强大,你给他减少课时。减少作业、练习,他同样会取得高分,更高分,而且综合能力得以发展。花费昂贵补课费,把孩子时间占得满满的,结果成绩一塌糊涂的应该不在少数,老华身边的例子随处可见。而真正成绩好的的孩子有几个是“用功”的?伪用功的?你看那些700分选手?基本上表面看上去都是不怎么学的,很不经意挥洒之间就把考试放倒了。本来很多孩子都是有着潜力的,只是让那些反复的练习、题海给弄得能力打折了。
前面已经有无数反面例证了,可是还是有无数家长在错误认知指导下前赴后继,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形而上学思维害死人啊。
我现在住的地方有个好邻居,她家的儿子比我儿子大一岁多点,年级比我们低一届,我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后跳级上的初中。她家对孩子学习抓得极紧,还上了不少的补习班。只是家里常常因为孩子学习问题硝烟弥漫,常常传出妈妈斥责孩子的高分贝,甚至父亲责打的声音。又一次拉我去评理劝架,才知道在他们给自己孩子描述的我儿子的形象:似乎天天只知道学习,起的早,睡得晚,节假日也不休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一次为那孩子树立榜样。我晕!停停停!你们说的我儿子的这些“事迹”,我老华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事实上,国庆期间,我们一家和另外两个家庭刚到江苏、山东游玩了一大圈回来,哪有你们说的那些事?而且我儿子睡得比你们孩子早的多,起的比你们晚一些,休息日那是必定有一天要稍稍远足一下的,爱好也多,课外书很杂,很广,从小到现在没上过任何补习班,培训班,“不务正业”研究什么电器、什么行政区划沿革,高速公路发展史,铁路发展史,机车车辆型号,生物种类,以及植入芯片能不能防止癌症以及其他任何疾病,还有去拍照人家即将拆迁的小区留作纪念,然后再去拍照建成的小区,08奥运、10年世博会一个没有落下都去了现场,洛阳邮展也要跑去,北京展览馆搞节能技术展览,看到新闻也要求周日去看。暑假还曾参加过步行300公里从郑州到鹿邑,沿途参观之类的活动……
他们摇头表示不信:怎么可能?你儿子考试成绩那嘛好,这怎可能?
信息不对称是一方面,有时候你告诉了他真相,他仍然固执于自己的想法。错觉和想象中的“事实”因果关系真的让人无语。
日期:2011-10-28 19:11:00
欢迎·
哎呀呀你好吗,关于小学阶段看书的问题,后文将说到一些心得。
幸运小小茶,情绪控制确实关键。至于发现孩子本身特质,这个确实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是这也是个大问题,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希望以后以、、有机会交流。
日期:2011-10-28 19:15:00
现在还是来说说老华的“考试学概论”,好像很学术,再说到现在要说的主题“考试分数与学习时间的相关关系”可能有的朋友要晕倒了。别担心,老华奖励论也不会太枯燥的。现在的专业是心理学了啊。
日期:2011-10-28 19:51:00
考试分数与学习时间的相关关系
考试成绩当然与学习时间,或者说“用功程度有关系,但是并非是正比关系。这个嘛,算了,事实胜于雄辩,还是先举一些老华遇到的案例。
案例一:荥阳某初中的小白同学在父母陪同下来找老华,她是初二的学生,就读的学校在当地是个很不错的学校,可是小白的成绩一塌糊涂。何为一塌糊涂?具体而言,没有在来之前的那次期中考试,没有一门课成绩及格。
问了她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基本都是5点起床,闻鸡起舞啊,上完晚自习回家已经是晚上9点一刻左右,饿、然后开始写作业,零点以前睡觉的时候极少。
据老华和她交谈的印象,这个”用功“的女孩,智力正常,应该是老华认定的具备600分能力的选手。
我请她把自己的课本,教科书给我看看,她妈妈拿出了物理书,这是她最头痛的科目。老华一看:我的天啊,快到期末考试了,她的物理书居然是崭新崭新的,有没有”装样子“的事情老华暂且不考证,只是问:“这课本,你看过至少一遍吗?”回答是没有,一遍也没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