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学习更有效!》
第11节

作者: 咨询师大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读万卷书
  如果孩子已经掌握了学校教授的内容,但是没有考满分,对了,上面老华出的题目有人做了没有,三分钟而已,不会告诉我没有时间吧。
  可以选择加做练习,仅仅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或者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态,如果有的话,应该做心理疏导了,在这里,宣传一下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咨询的独享并非是病人,主要是健康人,这个不要有太多的误解,任何人都会有心理问题的,这个就如会感冒发烧一样,不用讳疾忌医,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也可以去上补习班。但是老华告诉你,这些都是在浪费资源。
  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华在北方交大,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有一个假道学先生来学校演讲,大力抨击学生浪费粮食。把剩下的饭菜倒掉。讲了许多农民种地生产粮食如何辛苦之类的,还说,如果把全国高校每年浪费的粮食加总起来有多少,可以养活多少人云云。

  日期:2011-11-03 21:55:00
  理工科的学生真的不吃这一套,大多数人当时就把这家伙定义为了:骗子.
  虽然不敢当场反驳而已。食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大学生们买的食堂的饭菜都是按照标准量供应的,可是个体的饭量是不同的,吃不完硬要吃下去,这个健康损害的损失远远大于剩饭的损耗。大学生有没有储存的手段,即使有,储存的成本远远大于剩饭的价值,这个?还有,把这些收集起来云云,收集的成本是多少?远远大于其价值了吧,结论:这是正常的损耗,正常的该计入成本的损耗,这个彭神马的东东,不是弱智,就是别有用心。

  日期:2011-11-03 22:27:00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玩一会儿,比如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甚至......这个玩个游戏啥的,都会疾言厉色加以制止,浪费时间啊,要抓紧时间学习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啊。这些点滴的时间不能浪费,如同假道学呢个什么东东的说法不能浪费一粒粮食,可是这个上补习班可是浪费大批粮食的事情啊,投资决策·失误交的学费可是比任何学校的学费昂贵的多。
  不说补习班上课的时间,这个,老华看来,绝对是完全浪费时间,就说往返路上的时间吧,能背多少个单词啊,能看多少页课本啊,能记住多少个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啊。化学元素也就100多,。假设用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每次记住三个,那马化学还是问题吗?这些送孩子上补习班的家长就是假道学先生啊。我同情你们,也谴责你们,因为孩子不是你们的私有财产,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一个个的你的孩子,我的孩子,他的孩子,组成了我们民族的共同的未来,即使是你的亲生孩子,你也没有以“爱”的名义去行实际毁他的行动!

  日期:2011-11-04 13:05:00

  欢迎用一生去爱2011,您是老师呀,坏了,偶好像不小心说了老师的坏话,现在这里已经出现两个老师,被抓了现行,暴汗!
  赶紧赔小心,道歉。这个,真的没有啥恶意。只是大家一起交流探讨。随手写来言辞不当之处,请多包含。
  日期:2011-11-04 13:21:00
  继续讲读万卷书。

  读什么书,怎样读?当然必须是自愿,让人家有兴趣才行。以下只是老华的参考方案,相信很多朋友会有更多高明的办法。
  先说选什么书吧。这个好像前面有朋友很性急地要探讨这个问题了。
  小学低年级。
  首先是,名家名篇,说是读,其实开始是听听。
  记得有一套带光盘的倾听名家丛书,什么《倾听老舍》、《倾听戴望舒》、《倾听冰心》等等,好多本,一整套,有光盘,有书,配套的。这个也就是营造一个读书气氛,没事的时候,比如午餐时间,或者餐时间播放这些配乐朗诵。熏陶而已,人家是怎样写文章的?再把那些书随手乱放,你这个时候不要嫌房间乱哈,什么事情总要付出点代价的。比如,沙发,孩子的床上之类,随处可以拿到,翻一翻的。还有你自己也要以身作则,那怕是在孩子面前装装样子。10分钟足矣。

  科学类的《科学探索》《国家地理》这类有很多精美画面的也要弄到让孩子触手可及之处。主要是引起刚刚具备或正在具备阅读能力的孩子的阅读兴趣。下面两个方面就不是这样泛泛的了,这个可是要认真读的了。
  日期:2011-11-04 18:40:00
  柳老师过来捧场了?欢迎啊,呵呵。

  继续说经典诵读。
  其实老华这里说的经典有些狭窄。就是《论语》、《大学》、《中庸》、《老子》或者叫《道德经》,《孟子》、《易经》这些东东。那位说了不就是“国学”吗?说什么经典?嗯,还有外国的,英文原版的经典,跟着录音听说。
  还是先中文后外文吧。这些历经千年仍然对人类有巨大影响的东西不是经典,什么是经典?
  又有朋友说了“什么经典,封建早盘而已,垃圾!”
  这个,肯定是没有看过这些著作原文的,这些经典都不太长,易经、孟子稍长些,但文字比起现代著作还是很短地。糟粕之类的大约都是听别人说的,最初的根源大约都是来自《批林批孔学习材料》
  我们随便说几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很多人知道,“温故而知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预则立,不予则废”“知耻近乎勇”,嗯,你能告诉我那一句是糟粕?说不定你在说话行文之时也引用过这些“糟粕”呢,不小心中毒了,呵呵。
  日期:2011-11-04 18:58:00
  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有时间的,不要为了最后几分把剩余的时间全部浪费掉了。基础很重要,你打一个很深、很宽大的基础,将来楼会盖得高,不 尽力在此时拓宽知识面,打下一个好基础,而是基于向上盖楼,那就太短视了,到了一定时候发现楼盖不上去了,硬往上盖,塌了!杯具。
  这个时候的小孩子记忆力最好,而且有背诵东西的需求。注意是需求,所以在你看来枯燥无味,无意义,难懂的东西,在他那里则未必这样。
  这个时候你如果不给他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东西,那他就会用无价值的东西自己填充。来看一个孩子自己编的顺口溜“某某的队伍破布朗当,破衣服破褂子破军装,旧报纸做军装,擦屁股纸熬米汤,浪里格朗.......”再来一个“某某同学最爱放屁,一放放到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后面记不清了。
  这个年龄的儿童有背诵的需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流传这不同的孩子们的顺口溜。有的甚至干脆背诵一些电视广告之类的东东。过去王朝时代,很多人会处于政治目的,编写童谣让孩子传唱,这个很高明的传播手段,比如李岩的“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之类,看中的就是儿童的这个特点。
  与其让这种能力浪费,背了一堆长大后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不如来点有用的,最经典的,长大后受益一生的东西。老华前面列举的东西可是经过千年考验,多少超级牛人要打倒、砸烂,而始终不能打倒、砸烂的东西。现在来说说诵读这些东西的好处。有长期的。也有急功近利的,这个与分数有关的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