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学习更有效!》
第10节

作者: 咨询师大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03 08:13:00

  父母做为法定监护人一定要做好未成年孩子心灵的防波堤,防止孩子被好心人误伤。老华自己以及代表其他委托自己的家长已经很多次与多个学校进行过沟通、协调,努力说服一些老师。这个,扯远了,还是接着讲考试学概论。嗯,大约10点钟可能有空更新主帖。
  日期:2011-11-03 10:36:00
  谢谢用一生去爱2011。
  现在觉得最好在小学时候,对于学校的功课就采取满意解方案,满意度不妨定的高一些,比如95分,这个也很容易一不小心弄个双百、三满什么的,只是不去刻意要求追求罢了。这个似乎与最优解方案很近似啊,有区别吗?区别大了。
  日期:2011-11-03 10:47:00

  从外在表现上看就是用时的差别,如果95分以上,直至满分的成绩是很轻易地取得,上课听讲后就基本办到,课后写作业时间很少,不做额外练习更不上什么与学校教学有关的补习班,孩子有大把的自由时间,这个是满意解方案。如果小学期间就每天学习到晚上10点,休息日,假期还要上什么补习班,奥数、英语、作文等等,那这个就是执行的最优解方案。追求最优或许短期内有点效果,马拉松比赛,开局时你就以百米的方式猛冲,当然或许会领先那么一会儿,但是可能跑到半程就GAMEOVER了。用这种方式起跑的,第一批在小学四年级就显出了疲态,被人追上,甩开了。强大一些的一般可以坚持到初二。

  满意解方案从具体的要求上就是要求孩子对课堂讲的东西要理解,会了就行,不求满分,允许“马虎”出错丢分。
  “马虎”不是问题?是,也不是。
  日期:2011-11-03 11:09:00
  这其实是注意力和熟练程度的问题。明明会做的题,做错了,丢分了,很遗憾。我常常听见家长因此抱怨自己的孩子“太马虎”,这是一种负面强化,负面暗示。他以后,马虎的问题将如影相随。本来,如果就事论事订正一下,这些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大多会自行消失的。
  有的朋友反驳“会做的做错,不是马虎是什么?难道冤枉他了?”
  是的,多数时候是冤案。

  不信老华,出个题你来做做,放心,老华从来不刁难人,学生和家长都一样,提出的要求必然是你能办到的。至少你觉得很容易办到,但是办不办得到,试过之后才知道。
  阿拉伯数字都会写吧?都会,不调查了。从到300这三百个数能写下来吧?小看人?没有!既然很容易,那就加快点速度,3分钟,怎么样?不是刁难人吧?不行?那就三分半。从1写到300,不准涂改,要让别人能认清哟。
  试试,告诉我你写错了几个?有没有串行,漏掉数字什么的?你全对?哦,是认为会全对,写过之后,再说吧。
  那就再来个更简单的。从300开始倒数,每隔3个数数一下,300、297、294、291.......一直数到0,尽可能快哟,看看用多少时间?数错了要重来哟,看看多少次才能全对。用了多少时间。
  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如自己想的那样或者看上去那样容易。你不会吗?不是的。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会的东西出错是又正常的差错率。这是个熟练的问题,你要是反复练习这两项任务,差错率就会降低,甚至很容易全对了。但是这,有意义吗?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功课,本来97分,“马虎”丢了3分,然后为了这3分花大力气,这个可能比已经得到的97分花的力气大得多。
  日期:2011-11-03 13:47:00
  有的朋友可能说了,你说的满意解是小学低年级是都学会了,95分满意标准,上下允许一定幅度波动。可如果孩子没有在有限时间达到“满意”标准,比如只有6、70分,难道还不应该补课,增加练习,上课晚班吗?这个,不那些为了自己的面子,虚荣心,人家都100,我们99怎么得了的家长似乎要讲些道理,理智一些。但是老华的回答依然是要不能靠增加学习时间这种“外延扩大再生产”的粗放方式去提高成绩,那是缘木求鱼,或者说饮鸩止渴。

  小学低年级学习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如果这时候,在正常的时间内无法掌握所学内容,注意这里说的是无法掌握,不是都会了,没有拿满分的那种。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和老师往往跟着感觉走,首先想到的是增加学习时间,增加作业练习,上补习班之类。当然是错误的选择。

  其实这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找出问题所在,要具体,就事论事,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成绩自然不是问题。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任务本身说明是有问题的,不解决内在问题,靠补课去暂时掩盖问题,早晚问题会发作的。
  每个孩子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有的是在低年级时还没有适应学校生活。有的是注意力方面需要加强,比如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观察力等等,还有的则可能有多动症倾向,需要治疗矫正,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成绩不是问题,再强调一遍,成绩本身不是问题,背后的原因才是问题,这个靠增加学习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老华曾经遇到一个案例,最后找到的原因让人觉得好笑。一年级学生,智力不错,学习成绩与智力明显不匹配,一年级,考试成绩语数英三科都是60多分、70多分水平。找了半天原因,最后竟然是上课时主要的心思都用在怎样坐姿端正上了,至于老师讲得什么,对不起,不知道,深究原因,这个和她遭遇的“事件”关联极大,具体就不在详细说了,受到了应激事件的误导,心理上产生了这样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当然,这个有些特别,但是足以说明这个时候遇到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找到问题,加以解决,进行疏导调解,她的成绩很快上去了,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成绩进入班上前三名,被评为学习标兵。

  日期:2011-11-03 20:10:00
  打仗需要留有预备队,考场如战场,道理其实一样的。
  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很轻松地取得了95分左右的成绩,或者在解决了初期不适应之后轻松取得了这个成绩,好的有预备队了。当别人到初中因为没有预备队崩溃,到了初二因为增加物理,没有援兵而崩溃,到了初三,增加化学,没有预备队崩溃,到了高一崩溃........你总是因为早先预留了预备队可以适时顶上去的。
  但是预备队不能闲置,当然形式上是玩,是放松,实际上是训练。
  日期:2011-11-03 20:16:00
  这些“预备队:此时干些什么?
  玩啊。真的吗?
  嗯,真的,老华很认真地说,因为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真实感受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否则就有问题了。
  站在监护人角度实质是什么?
  1.读万卷书;
  2.行万里路;
  3.适应社会,雄心壮志;广交朋友。
  4.自命不凡。
  下面一一道来。

  日期:2011-11-03 21:44: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