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学习更有效!》
第9节

作者: 咨询师大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从恢复高考三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哪个地方的 哪个牛人全科满分的吧?小学全科满分的比比皆是,一年级一个班一半多的双百,呵呵!但是单科满分的高考中并不少见,当然水平高,90以上的水平,但是同时也是运气好,再考一会就不一定是满分了,而且考之前也并无满分把握,虽然也是信心满满的人物。没有这种心理素质也不行,老华也见多了临场“分数打折大甩卖”的例子。
  日期:2011-11-01 17:22:00

  欢迎我家小胖2000.
  jasmina001,你好,首先祝贺你有一个聪明的多才多艺的女儿。我感觉你以及你女儿面对的主要问题不是学习的问题,从目前你说的情况看,这个方面只要正常不受干扰发展,会有一个很好的成绩,我说的是至少到高中还有很好的成绩。但是问题是她可能回面对巨大的认为干扰,这个正常成长的干扰来自学校,从你所说的来看这种苗头已经出现了。对于聪明孩子而言,小学一年级得功课实在太简单了。这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孩子喜欢学校,适应学校生活。可是上学总是莫名其妙地被临时监护的成年人批评、指责,没收东西,上课内容重复枯燥毫无乐趣,下课十分钟竟然也不让出去玩,那孩子怎么会喜欢学校?这个小孩子爱玩,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是客观规律,是天性,现在正在被强行压制着。这是哪里的学校,如此的莫名其妙?如果再有些以罚写作业为惩罚手段的行为,那在孩子心中,写作业似乎是和犯错误被惩罚的“坏事”联系在一起的,总而言之,不是什么好事,潜移默化,有产生厌学情绪的可能性,这个要妥为预防,最近接的一些厌学,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症之类的案例真的让老华感慨良多。

  还有在这种环境下一定要保持女儿的自信心,无论别人,特别是老师说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确信自己是聪明的,优秀的。可以设法和老师沟通,甚至可以给点好处,当然这个不是正道,呵呵,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健康有与生理健康同样重要。这个方面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了解到的你的女儿的信息实在有限,不能不负责任地“乱开药方”,只是指出要注意之处,如有时间可以在我的QQ留言,因为孩子虽小,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啊,呵呵。

  日期:2011-11-02 17:24:00
  我家小胖2000,小学的作业做到12点?那初中,特别是初二以后怎么办?只是部分人做到12点,部分人很早就做完了,还是普遍现象?共有几门功课的作业?简单重复性耗时极大的内容多吗?作业是一个问题,作业之外的问题,比如厌倦,比如疲劳,还有畏难失败之类的情绪,进一步的焦虑才是现在需要重点防范的,校长或者老师发疯,我们当家长的更要淡定,沉着,我现在似乎已经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你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否会传递给孩子。无论如何,你孩子要提高成绩不能增加学习时间,而是要减少学习时间,从“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找办法了。

  日期:2011-11-02 20:50:00
  好了,继续说考试学概论,说到哪儿了,对了,最优解和满意解。
  原本以为小学追求最优解也没什么大问题,资源可以支持这样的目标,尤其是低年级时尤其如此。十几年来研究实践证明,小学时这样做也是有很大问题的。
  首先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到了中学阶段很难一下子扭转,如果没有外力帮助,很大的可能是继续沿着以往惯性方向前进,输了也输得稀里糊涂,莫名其妙。

  可能有朋友会想,我追求最优,达不到也会次优啊,不就是你老华说的满意解了嘛。
  完全是误会,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案,一旦最优解方案不能达成目标,整个就是失败,全线失败。为什么呢?
  日期:2011-11-02 21:20:00
  不讲理论了。直接打个比方。
  投递任务方案
  假设给两个人相同的一个任务,在某城市,就假设是郑州市吧,投递一个物品。考核的指标一个是正确率,另一个是最短时间。
  第一个采取最优解方案:把郑州市所有的门牌位置全部记住。这个工作量极大,我们假设他的任务量为100万吧,在有限的时间内,他需要非常用功,非常努力。另一位采取满意解方案,首先把各个区的位置记住,这个工作量7个,这个满意度太低,那就再把一些主要街道记住好了,工作量数十个,嗯,还有时间,再说看看第一个人在那样用功,自己也不能太懒惰,接着,重点单位,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铁路局,高级法院,大企业,.......最多几百个,嗯,差不多了吧,够多了,怎么第一个还在背啊,这家伙挺聪明,而且记性很好,可是,没什么了啊,算了,既然还有时间把,一些小街小巷也记一些好了,记多少算多少。

  一个月下来,甲记住了10万个门牌,这个很不得了,很用功而且记忆力超强,,乙记住了500多条信息,其中200条记得很熟。考试结果,甲不及格,乙90分。
  并非甲不如乙聪明,也不是不用功,而是相反。但结果大不相同。两者工作量不同啊。

  老华上中学时,常常奇怪班上一些同学在忙些什么,天天这样累,老华有些时候在学校实在好像没什么事情做啊。
  后来长大了,同学们在一起聚会,说起这些事情,为什么老华总是“不学习”但总是包揽第一名,一点机会也不给人家。老华很冤枉。不过终于明白,原来大家的工作量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的。比如物理,我只把基本的概念、公式、原理牢牢记住,然后做些练习也只是为了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一旦掌握万事大吉,OK了,很简单啊,三点一线的射击要领掌握了,练习之后熟练了啊。可是很多“用功”的同学是把大量时间花在了“题海”上,基本概念却不怎么熟,那是海啊,没有穷尽的,我会用枪了,管他来的敌人是什么样的,有必要一个个研究吗?按照要领射击就是。也有一些意外的,打不倒的,计划单列,单独拿出来研究就是了。实在弄不倒的算俺倒霉,俺老华都弄不倒它,估计,哼哼.....哈哈。

  日期:2011-11-03 08:08:00
  2、老师的回答:
  关键还是中国人太多了!好的学校太少了,想要进好的学校只能拼!(语文老师)

  我们适应环境,环境可适应不了我们啊(班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老师需要离岗做心理治疗。
  尤其这个语文老师上中学是肯定成绩不好,高考成绩一定不怎么样的。
  应试教育的核心是考试高分,你这种“强攻硬上”的思路是愚蠢的,根本取得不了高分,只会培养出大批的低分选手和厌学少年,那部分高分的学生也不是这老师教出来的,应该另有原因。不信可以观察,这样的老师自己的孩子多半学习成绩不好,很多还是问题少年。需要治疗改变错误认知。不过据老华经验,小学老师乃至校长,是最难沟通的一群。及其固执。中学老师,尤其是高中老师,特别是重点高中,打交道就容易多了,相对理性的多,大约高中老师就有不少是名牌师范毕业的了,中学时代本身成绩不错,又系统地接受了教育理论培养。好多了。可惜很多人坚持不到高中就掉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