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12 16:21:00
公式、基本概念,解题技巧都是有限的,练习题是无限的。在说一遍,要先掌握基本概念,这个书上都有。再做练习题,做练习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巩固、理解基本概念。当然也有掌握解题技巧的意思,这个数学题中更重要。但是这些都是有限的,绝不能出于记住每一道题的目的去做练习题。那样任务量是无法承担的。有些家长从小学就开始给孩子讲作业题,这个是在干嘛?后来还莫名其妙地问:怎么下一题还是不会啊,怎么一点也不动脑子啊,说谁呢,到底谁不动脑子啊。
还有,哪些补习班......不说了。
那我怎么知道除了课本之外,练习册上的题目,哪些是基础,哪些是难题啊。
这个似乎也没必要知道啊。
日期:2011-11-12 16:35:00
熟悉了概念,掌握了概念,做题从概念这个根据地出发。他们是有联系的,不要背概念是背概念,做题是做题,做题仅仅是为了巩固概念,做到了,完工。敌人被包围了,考试的时候消灭他们。
哪个是难题?不会做的都是难题,哪怕它看上去有多“简单”会做的都是容易题。
遇到不会做的题,三分钟没有思路,请看参考答案。看看不是要背住这个题,这样的事情在小学阶段学奥数时常常有的,根本不理解,只是做了之后强行记住,如此而已,嗯,还好小学时记忆力正好,不过,劳驾,记忆点有用的好不好,比如古文或者看点历史地理书啥的。这样记忆一时也取得不错效果,本来人家可能是用奥数选拔一些思维能力强的,谁都想多招好生源啊,于是有人采取这种法子来冲关了。老华本人色弱,认不清楚哪些辨色本上的一团乱麻的花点点是什么,检查视力时就强行事先记忆住“它是什么”,当然最后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报了不受限制的专业。
背奥数题,小学还行,养车个这种习惯到了中学可麻烦多多。
日期:2011-11-12 16:38:00
不是要记住这个题,而是看看因为什么不会做,是那个概念、公式没有被想到?那马这里可是要加强的薄弱环节,这里说的是那个概念,不是这道题。再有就是看看解题技巧,需要技巧的是难题。
然后再做一遍,看看会不会,体会一下那个概念为什么是这样用的。
日期:2011-11-12 16:47:00
不看课本,不掌握基本概念,上来就去做题,这个跟不带武器装备,不进行基本的技术、战术训练就上战场有区别吗?
被扁一次又一次,士气会高吗?
厌战,逃避难道不是正常的反应?
日期:2011-11-12 16:52:00
不看课本,不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就去做题,和不进行基本的技战术训练不带武器上战场又什么区别。败了一次又一次,还能有高昂的士气?厌战、逃避是正常的、合乎逻辑的反应。
日期:2011-11-13 21:09:00
感动ing
和一帮美国、加拿大朋友人(其实都是这个俺老华小时候的哥们)喝酒归来,忽然想歪楼说一下出国留学的事情,然后再考场心理学,不过这个考场心理学肯定很出乎意料。呵呵。
日期:2011-11-13 21:16:00
有没有平常成绩不错,到了考场分数大甩卖的?有没有考前焦虑的?有没有到了考场上想不起来了,出了考场又想起来了的?怎么回事啊?
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废话,你放一个我看看?上回考个中级职称还紧张得什么似的?这个有点像老华以前的那个领导班子的搭档,我的前辈李书记的说辞了,有用吗?
日期:2011-11-14 11:13:00
问我失分的原因在哪里,我只能告诉你,现在我还不知道,但是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按照以下的路径去探寻原因。抱歉不得不离开一会儿,中午以后再说。
日期:2011-11-14 16:27:00
语文丢分了,我会把卷子,最好近期几次都要。拿来看看,丢在哪里了?古文?阅读理解,课外知识,还是作文?客观题丢几分,为什么,主观题呢?
在看清丢分分布规律与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丢分原因。比如古文丢分多,当然不必也不能倒回到小时候读经典了,要继续看怎样丢的,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是直接译错丢分,还是老是因为直译与意译差别而丢分,我们知道古文底子好,现代文底子也好的,往往偏重于意译,这样的译文读起来通畅、优美,不生涩。但是考试往往要求考生按照技术含量低的直译方式翻译,搞得译文古里古怪读起来别扭得不得了,但是你只要一一对照,没有语法错误,没有错别字,她就得给分,而意译虽然水平很高,她是可以随意地去扣你的分数滴。
具体是那个部分为主要问题?如果是阅读理解,则进一步看是课内还是课外,大量阅读到了这个时候怕是来不及了,那就急功近利,直接读为考试提供的材料,以及背诵参考答案。“帝国主义是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个老华从中学背到大学直到研考,虽然从本身知道的信息很难判断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文?
有现成的模块,标准件,这个中学老师很在行,苏州中学如此强大,语文老师们都有的,速成的,看看,背背而已,考场上临时改造组装既可。
有没有基础部分问题,比如错别字啥的?如此,把从小学开始以来学的汉字全部听写一遍,不多几千个而已,而且都已经被整理好了,把那些没有掌握的字筛选出来,应该没多少,全部搞定就是。
还有,有没有书写不规范问题,只要你写的模棱两可,那改卷老师一定会把你的按照写错的那个可能去理解的。这个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案例。
唉,这样隔空分析当真难杀俺老华了。而且,苏州中学如此强大,高手老师如云,这个,用一生去爱2011似乎有舍近求远之嫌。而老华似乎也怎么看都是班门弄斧的样子了。
日期:2011-11-14 16:49:00
心理咨询师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根据已有的不完全的资料通过分析、思考以及依据以往经验对案例情况加以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矫正方案的。
而且,不能只是眼睛看到目前的状况,也就是问题的外在表现,更需要去分析这个问题它是怎么来的,它怎样变成眼前这个样子的。
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当然很有必要,这个可以增加自己判断的佐证材料。
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肯定有原因。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早期环境的不同,肯定会对幼儿的各方面情况都有影响,大小不同而已,这个存在个体差异。
人是最复杂的系统。某种原因和条件可能是某个问题的原因。但不不然导致某种结果。所以,必须针对具体的个案分析早期环境的影响,无法笼统地说,谁谁带会怎样。只能就是论事。
其实我前面那些提问,仅仅是想多些供自己分析判断的佐证材料而已。摄入性会谈的必备的啰嗦阶段。实际工作中比这个更啰嗦,不过形式可能不同,如果对象是孩子,更不可这样直白。可以用很多游戏来掩护,比如角色扮演过家家游戏中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