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1-14 16:51:00
但不不然导致某种结果
——————————不必然导致某种结果。
不知道以上回答是否可以在主权那里蒙混过关?
日期:2011-11-14 17:41:00
关于留学的事情,还是以后有时间另外开帖说说吧。
只是把咨询工作中的所思所得用文字固化一下而已。
如果能对更多人有所帮助当然也是我期望的。
但是无法谈的很具体,尤其是很多具体的训练方案等等。显然没有如此多的精力。而且如果不加具体分析套用的话可能会有问题。
以后怕是更没有时间。
好了说说考场。
日期:2011-11-14 17:46:00
很常见的现象:马上就要开考了,还有许多人拿着书,或者其他复习资料什么在场外,这个叫什么,苦读?
这个的危害肯定是有的,好处嘛,如果不是没有,那也是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总之,是件非常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要做呢?因为又是从表面的感性的方面认识事物,跟着感觉走了。
日期:2011-11-14 17:49:00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道理吗?或许在特定情况下有道理。
但是显然不适合中招、高考乃至于律师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以及心理咨询师考试之类的考试。
日期:2011-11-14 17:52:00
人的行为受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支配。
意识发出指令,有明示和暗示,潜意识按照意识的指令调配资源,受暗示的影响更大。
日期:2011-11-14 18:01:00
关于潜意识的专业书籍不少,老华不在这里啰嗦。
直接分析临阵磨枪。
临阵磨枪首先是一种侥幸心理:万一我正好看到这一题,就赚了。
其次是缺乏信心的负面暗示:我还没有准备好,给了潜意识一个很负面的暗示。
马上就要开考,你还没有准备好,没有一切就绪的感觉。那,要什么时候准备好?下一次?这次准备降了,或者仅仅是无望地挣扎一下?
还有:我可能会临时忘记,我要再温习温习。这个可能会忘记的负面暗示也很要命,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真的忘记——出了考场又想起来了。
没准备好,可能会忘,掌握的不牢固........这一些列潜意识中负面的东西在表面表现为了“临阵磨枪”,行为与潜意识之间交叉互相影响。有效营造了大考前的紧张气氛,呵呵。
日期:2011-11-14 18:06:00
你看那考前只是带着文具、准考证来的。两种人,根本不会的,再看看也没有用。
还有就是成绩很好的,一切就绪,就等开考。其实在坐在考桌后面那一刻起,就已经知道赢定了的结果了。对这样的学生,压根不必为他的考试结果担忧,偶尔失误也没什么。
日期:2011-11-14 18:22:00
这个,可能就会有很多人不认同了,不符合日常感性认知啊。
怕怕地,还好没有会烧死布鲁诺的那种情形了。其实老华更愿意相信当时的教会人士也真的是出于真诚,捍卫信仰,消灭异端邪说的。那个布鲁诺宣扬的东西大家一看、一听,就会感觉不对头的啊,他不是异端谁是异端?
再往上,还有被希腊人民主投票处死的伟大的苏格拉底。
扯远了。
日期:2011-11-14 18:39:00
注意啊,我不是说要你的孩子马上就停止临阵磨枪这位行为啊。大约多数人也不敢这样做。仅仅从行为上入手是没有用的,他“磨枪”惯了的,你一下子硬生生地忽然禁止这种行为,只会让他更恐慌,更加心中没底。
我要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坐在考场上舍我其谁的感觉。至少,一切就绪,我已经准备好了的心态。
那,什么叫准备好了?
日期:2011-11-14 20:15:00
什么叫准备好了?如果在中学阶段按照小学的标准,你是永远也不会准备好的。
就是小学阶段,不是也有很多人临阵磨枪吗?小学内容少,这样做有时效果还真不错。负面效应还不显著。嗯,其实到了中学,一般找原因也找不到这里来的,呵呵。这个阶级敌人藏得很深啊。
来下个定义吧。
准备好了的华氏定义就是:准备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总之,至少到开考前夜,那是一定准备好了,至少心理上应该是这样的感觉。临考前夜不复习。如果大考。比如中招、高考,怕是临考前停止复习的时间更要提前了。在考试的间隙还在看书、复习的当然是自取其败的行为,至少是把分数自行打折的行为。
看到有个帖子里家长在中招的过程中仍然“督战”让孩子复习,这个只有一声叹息了。
日期:2011-11-14 20:21:00
这个是需要训练的,可不能转弯太急,那样会适得其反的。
可以从小学开始在一些不重要的考试方面实验。这个,输得起。
问自己几个问题。答案都是肯定的。
要考的这门课我学过吗?
学过。
我做作业了吗?
做了。
错题订正了吗?
是的,订正了。
我复习了吗?
是的,复习了。
那好吧,我准备好了!
还不放心,想看看是吧?那就翻翻课本吧,这个定理我会,又看一眼,那个公式我也会。还有,这个我也会。好了,不看了,我准备好了。信心百倍,准备好文具,听下音乐,放松一下,等着明天考试的来临。
日期:2011-11-14 20:40:00
考前要营造轻松气氛,一切如常。如果不是确有必要,比如距离考场太远之类,不要临时变换孩子的休息居住场所。还有,提前若干天就不要剧烈运动,如果考前10天打篮球骨折或者练单杠把手扭了,你知道那是怎样的后果。感冒发烧之类的事情按说也是可以采取措施尽力避免的。
有些家长是营造紧张气氛的高手。他们似乎比考生本人还紧张。场外指导如此不淡定,会不会扰乱军心,这个自己去想。
还有考完一场就迫不及待地去问: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嘛,扰乱军心者,斩!呵呵,玩笑。
还有,赶紧抓紧时间看下一科呀,时间很近了哟,这个,自乱阵脚者,斩!呵呵。
考场如战场。常胜者一般都是在未战之前就已经胜券在握了。
如果你不适合担任这个指挥员,一定不要不自量力强要担任这个职务。指挥自家队伍走向失败。
这个,举个例子,老华亲自经历的。算是作品之一吧
日期:2011-11-14 21:05:00
有一个至亲,家不在郑州。女儿上高中时考入郑州的一家省级重点中学。平日住校,周末多数时候回到老华家,有时是自己来,有时是老华周末开车去接。
学习成绩不错,而且名次随时间逐渐上涨。
到了高考,家长坐不住了。父母亲自赶来现场督战。住宾馆了。
可是他们是如此的紧张,尤其是父亲。几乎老华前面数落的错误几乎一个不拉全都犯了。紧张情绪是会传染滴。结果,孩子大失水准。仅仅过了二本线。
这个,当然不服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