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40节作者:
寒山憶雪 日期:2013-03-28 22:07:44
========更新========
初战告捷,敢死队士气大振,遂在清军前军阵地的各营盘间横冲直撞,清军一来阵形都未来得及调整,二来营盘的防御设施也没有来得及建构,所以碰到敢死队,只有人挡人被杀、佛挡佛被杀的命运了。
接下来迎战的是狂奔而来的清军掩护部队,然而江胜虎如同一头发疯了的公牛,直接冲上去,阵斩了这支清军掩护部队的将领。
到现在为止,明军已经突破了清军的前军防线,裸露在敢死队面前的,是清军的指挥中心,主将博洛所处的中营。江胜虎的目标很明确,直冲中营。博洛这下子懵了,本来是信心满满要来夺取杭州城的,这下子倒好,城没夺过来,倒要被人砍了。
然而博洛毕竟见识过这样的场景,长期的戎马生涯使得他有了充足的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他当即调动亲兵卫队,组成坚实的防御阵形,挡住了明军的攻势。随后,他慌忙下令调集各部援救中营,在令旗的挥舞下,和托、朱马喇、吴守进、李国翰等部涌了过来,将敢死队围的水泄不通。
你敢搞突袭,我就敢让你全部玩完。博洛开始得意了,然而他还是得意的太早了。
清军几乎一半的兵力都来围堵这支敢死队了,然而包围圈已经形成,围了很久,就是没能围歼这支队伍。
这就要归功于杨铭化事先采用的突袭阵形了。阵形是这样的,一千余名勇士,分为重骑兵和步兵两部分,步兵列为空心方阵,由长枪兵横队居前,剑盾兵据左右后,最内层是弓弩手。这个步兵方阵前为攻势,左右后为守势,所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在于动,动则攻势尽显。当然,还有重骑兵四百余骑,负责在方阵前面突击或保护侧翼,实际上这个方针就是典型的锥形突击阵形。
清军之所以围而无法歼灭敢死队,就在于这个锥形突击阵已经把敢死队包装的如同刺猬一般。对付敢死队的重骑兵,清军可以同样使用长枪兵,但是却挡不住明军弓弩手的攻击。剑盾兵可以抵挡得住明军弓弩手的射击,却挡不住重骑兵的冲击。如果清军想从正面突破长枪兵,最好用弓箭手,但是明军可以同时以弓弩手和重骑兵还击,如果想射杀方阵内圈的明军弓弩手,明军则有剑盾兵可以阻挡箭矢射击。所以这样看来,清军只有出动骑兵了,然而问题是,如果骑兵来了,则明军的骑兵就退到两侧保护方针侧翼,以正面长枪兵配合弓弩手阻挡清军骑兵。
如果说敢死队阵形是静止的,那么清军完全可以调整部署,多兵种配合而歼灭这一千勇士,然而问题就在于锥形阵不是静止的。在江将军的率领下,这支队伍始终处于动的状态,而动就完全发挥了攻击的优势,虽然包围圈是形成了,但是明军横冲直撞,清军往往刚刚布好了一个阵形,就被敢死队冲乱了。
日期:2013-03-28 22:08:12
========更新=========
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清军吃亏吃大了。博洛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放宽包围圈,准备调整部属,打算以长枪兵居前弓箭手据后,抵挡明军重骑冲击的同时打击明军弓弩手,再以数倍于明军兵力的骑兵冲击锥形阵的侧翼。
江胜虎不傻,在防守青州时出城突袭的失败,就是因为明军死磕,没能抓住机会突围,结果清军调整好部属,突袭部队就惨了。于是趁清军放宽包围圈的同时,江胜虎也抓住机会突围,以弓弩手对包围圈薄弱处一轮猛烈齐射,重骑兵顺势冲击,被弓箭射的鬼哭狼嚎的清军长枪横队立马就被砸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这时,骑兵并没有急着突破到包围圈以外,因为还要等速度较慢的方阵,所以江胜虎带领的一部分骑兵重开缺口之后,直接转弯在清军的步兵密集的军阵中进行了一番猛烈的冲击,由于时机把握迅速,清军长枪兵来不及调转枪头,所以全是被踩的命。这样一来,就不是砸开了一个缺口了,而是实实在在地冲垮了正面的包围圈。
这之后,敢死队就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清军残破的包围圈了。
然而还有最后一道威胁,那就是清军追击而来的骑兵。但是问题不大,敢死队突围后距离城墙尚有2500米,只要以骑兵保护侧翼,然后以弓箭手减缓清军骑兵的冲击势头,只要能熬到城墙500米线之内,就可以得到城头弩手的援助,就能保证伤亡不至于太大。
最终的结果是,敢死队成功摆脱了清军的追击,回到城中。伤亡是肯定的,此番突袭,出一千二百名勇士,伤者六百余人,阵亡三百余人。虽说丧亡惨重,但是取得的战果是十分惊人的,不说斩杀了多少敌军,总体来看,此番突袭完全搅乱了清军原有的部署,仅仅以一千余人的兵力,就调动了敌军几乎一半的兵力绕着转。
最重要的是,明军此番出击,作战的勇猛程度超乎清军的想象,初战得胜,大挫清军的士气,在振奋明军守城士兵的士气方面,功劳巨大。对于稳定军心,克服明军对满洲八旗的畏惧心理,增强防守杭州的信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受到了这么一番折腾的清军,整顿之后,回过神来,才终于发起了攻城之战。
日期:2013-03-30 22:05:41
========更新========
(三)
六月十四日,攻城战终于打响,最先开始的,是明清两军一番火炮的对射。
被明军突袭之后,博洛放弃了围攻杭州的打算,而改为重点进攻,主攻北城和西北城两面,涉及艮山门、武林门、钱塘门三处。双方的火炮对射了两日之后,清军派出第一梯队,开始了攻城之战。
清军的第一梯队由楯车、步兵和弓箭手组成,楯车责阻挡明军箭矢的射击,步兵则进发城墙下的过程中清理路障,弓箭手负责抢占城下阵地后,以弓箭火力压制城头的明军,掩护步兵登上城墙或者工兵进行拆墙工事。
从阵前出发,抵达城墙之下,有2500米的距离(当时红夷大炮射程最远为5里),清军推楯车而行,如无阻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秒速约为1.38米每秒,够快了)。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明军早在城外建造了阶梯纵深的防御攻势,每个200米就挖一条壕沟,一直挖到800米中型火器射程线处,壕沟与壕沟之间还设置有鹿角、拒马(古代军用的木制可移动的带有尖刺的防御木架)等障碍物。清军要想通过,就得填壕沟,移开拒马、鹿角,这过程中,就得停留,一停留,明军的远程火炮就瞄准不无地打过来,一打一个准。而原本三十分钟可以走完的路程,清军现在则需要花上三四个小时,这其间数十门远程火炮轮番轰击,明军完全有时间将清军的百来辆楯车及攻城器械尽数摧毁。即便有清军的火炮起到掩护和压制作用,明军也能将清军的第一波攻势阻挡在800米防线之外。
清军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势就这样失败了。然而事情不能就这样完结,除了每日习以为常的炮战以外,清军再次整顿,不久,又发起了第二波攻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