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假设吗—南明帝国,从明末清初说起》
第48节

作者: 寒山憶雪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明军的里应外合之下,定淮门被很快攻破,南京城的第一个缺口终于打开了。
  第一个缺口被打开后,下面的情况就显得很顺利了。象鼻子三门、太平门、朝阳门、聚宝门相继被攻破,明军进入南京城内。
  然而战斗还没有结束,城墙防线崩溃之后,洪承畴、勒克德浑率领剩余的兵马,退守到西城石头山地区。这一带山林茂密,清军藏匿于其中死守。明军组织军队轮番围攻,接连好几天,直到九月底,才将城内各处藏匿的清军,尤其是满洲兵剿杀干净。
  九月二十九,明军在清凉寺发现了洪承畴的尸首。
  到这时,南京攻城战已经结束了,明军处死了暗杀黄得功后降清的伪军将领马得功、田雄,其余汉军将领降明,阿山、朱马喇被被俘,和托、勒克德浑战死,明军斩杀清军一万余人,俘虏士卒一万九千人,南京城收复了,沦陷于敌国四个月之久的大明国都,终于用无数将士的生命与鲜血为代价收复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然而当杨铭化看到风景如故的南京皇城之时,还能看到当年自己任职南京户部主事和员外郎的时候办公的场所。在当他得到洪承畴战败自杀、清军满洲将领尽皆被击毙的消息时,杨铭化不禁感到惊讶了。

  他不时地环顾四周,这是南京,对,这的确是南京,他的确是收复了南京,没错。他不仅收复了南京,还在不断的较量中最终逼死了超级猛人洪承畴。
  这一切都不是梦,这一切确确实实是真的,一年前,他还在山东战场苦苦支撑,一年后,他就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这还是他自己吗?
  这确实是他自己。
  作者注:1)本情节纯属虚构,参考了1911年革命军攻克南京的战役场景。
  2)实史中,勒克德浑镇压了江南的各地抗清势力后,被调往湖广,解救荆州之围。
  日期:2013-04-25 12:30:56

  ========更新========
  【继续面临的危机】
  收复南京的意义是很大的,不是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意义。
  首先说战略意义。对于中国来说,有四个地方是要害,一个政权能全部得到四块地方,就宣告中国的统一了,能得到其中三块地方,就已经是准统一状态了,能得到其中两块地方,就能统治半个中国,能得到一块地方,就能较长久地割据一方。
  这四块地方分别是幽燕、关中、江南、巴蜀。幽燕背靠燕山,俯视中原,关中四面形胜,易守难攻,巴蜀有巴山瞿塘之险,蜀道难通,江南河泽纵横,地肥民殷。这四块地方都是称王称霸的基业所在。
  尤其是江南,由于经济中心的东推南移,江南成了中国最富的一块地方,人口最为密集,是粮产重地,天下粮仓,隋唐开始,北方就开始依赖于南方的赋税了。所以,得到这块地方,就有了最充足的财政保障和最充足的人丁来源。江南的地位在南北对峙时代尤为重要,它就是南方政权的政治中心所在。
  说了半天,只需要明白一点,江南很重要,所以南明要想坚持下去,必须得拥有江南。而南京又是江南的政治中心和防线前沿,所以,收复南京,就等于是为南明收复了未来。
  其次是政治意义。南京是明帝国的国都之一,而且还是最早的国都,如果把帝国和首都比作夫妻的话,那南京就是明帝国的原配。收复沦陷的国都,这个功劳可非同小可,有由此功劳打出来的威望也是相当惊人的。杨铭化收复的是一个南京,成就的却是两个人,就是他自己和弘光皇帝朱由崧。
  未收复南京之前,弘光皇帝是名义上的整个南明的皇帝,实质上却没有足够的威望,不仅地方军阀左良玉不服,就连朝内的文官东林一派也普遍不服。前番南京之所以突然失陷,左良玉负有很大的责任。而现在国都一旦收复,威望有了,人心也服了,法统才有了保障,其余省份不听话也不行了。
  杨铭化也一样,名义上的督师,一旦在他手里收复南京,那么这能力,这声望,还有谁人不咸服?
  而皇帝能远服国人了,掌握军权的督师也有威望去指挥调度了,南明的未来,就有希望了。

  所以说,收复南京,最终决定的,是南明帝国的未来。
  收复南京是关键的胜利,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杨铭化却冷静地思考着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南京是光复了,江南是收复了,但是,两淮还没有回来,南京上游门户安庆还在清军手里,江西的战局也很紧张,清廷不甘心失去江南,肯定会再一次派大军南下来犯,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而那一仗,杨铭化面对的将不再是比自己占弱势的清军,不是少量八旗军与伪军组成的混合军,而是清廷第一大将阿济格率领的最彪悍勇猛的满洲铁骑。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一场恶仗,明军需要的是硬碰硬的、实力与实力较量的准备。

  再看上游。在湖广,清军占据着湖北荊襄之地,以佟养和为总督,南明仅剩湖南,由巡抚何腾蛟苦苦支撑。如果不能收复荊襄之地,清军就能以荊襄为基地,沿江而下威胁南京,南京将再次陷入上游和北面两个方向的夹击的局面,如同半年前,南京同时受到左良玉从上游的威胁和清军从淮北的进攻,两线作战,必死无疑。

  在四川,张献忠占据着川西川北地区,明军仅有川东川南,由于四川四面封闭,清军还没有占领四川,张献忠也无能力东下,所以西线暂时是安全的。
  要紧的就是东线江淮和中线荊襄,当然,还有直插南明后背的江西这三个战场。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江淮战场。
  早在八月底,多铎就将江南的形势八百里加急向北京告急,九月初,消息传到北京,那时,阿济格率领的西路军主力才刚刚回到北京。得到消息的多尔衮,如何能不着急,但是八旗军刚刚远征返回,需要修养、补充兵源等等。然而再次南攻还是必须的,所以得到消息,多尔衮就开始筹备粮草,定于十一月再次南下了。
  清廷的大军究竟什么时候南下,杨铭化也不清楚,但杨铭化知道,早晚会来的。
  所以,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稳定南京及周边的形势,加强芜湖至江阴一段长江一线的防务,并控制长江制江权。这是必须做的,换成任何一位合格的将帅,都必须要这么做。
  这些事是必须要做的,但却不是更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杨铭化该转换身份了。

  日期:2013-04-25 19:30:44
  ========更新========
  虽说几个月前就已经是名义上的督师了,但是那毕竟只是名义上的,而且当时战局紧张,南明的存亡系于江浙一隅之地,所以杨铭化实质上只是江淮战区的最高指挥官而已。而现在不同了,南京已经收复了,杨铭化不能再站在一个战区的指挥官的高度来考虑问题,而应该要站到整个国家的战略高度来看问题了,他的眼光,不仅要超越江浙,放到江西、湖广、四川等南方各省,还要放到北方各省去。

  所以,再一次应对清军,他得从全局来考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