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述父亲母亲的故事:柏青》
第21节

作者: zhan2H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4 17:15:03
  番外篇 方士与祭井文
  5.
  有人不相信问:“井都干了,井眼也被泥土埋了。还能有龙王在里面?在一手指大小的洞里。”方士笑眯眯地说:“龙是神物,能大能小。它大的时候,卷起天边的云,和龙卷风是一个摸样,像巨大的塔压着大地,龙便在塔尖露出头来,它的胡须就坠落到海里;龙摇摇头,胡须带起的水落到西域的沙漠,沙漠被湮没聚积的水有七千尺深,黄荡荡的像瀚海一样。龙小的时候,比蚯蚓还小,能藏在虾米鱼的鳞片下面。龙能吞云吐雾,变化万千,在井里做个水晶龙宫算什么困难的呢?要知道宇宙虽大,不过是一;毫末虽小,却也是一个万千世界。你若揭开一块石头,石头不过尺宽,而石头下有蜈蚣爬的地道、沙虫居的洞穴、蚯蚓掘的泥土,蟋蟀悲秋残留的翅膀。你看到的蜗牛在石头夹缝里慢慢地爬,可不能小瞧它。它两个触角上住着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土地而打仗,每年死伤都是几十万平民。”那人听得吐舌头:“蜗牛,我只用一个手指头就能捏死它了。”方士微笑的不再解释,文章已经写完了,印章再吹干墨迹,他满意地把纸张卷起,再用一根红绳系好,放在木盘里;再看地上捆的鸡,他说:“嘿,你们以为我不认识生鸡公与阉鸡公吗。赶紧换去,还有谁帮忙杀鸡的啊。”他笑着骂,气氛如地之热气蒸腾的,大家随着他一起笑。

  到他在井边祭井时,其他院子的人也都围上来看。方士叫他们让开三丈,只留两个打手的在身边。他用红纸写了几封神的牌位插在量筒米里,开始做唱。人们看他不断地抓几片纸钱在烛火上点燃,依此烧在各个方位又拜过数十次。方士唱完,叫碗来,白瓷青碗朴素大方。他不知从哪里倒出一碗白净的水;喊杀鸡,旁边的汉子立马引刀杀鸡,血喷洒而出,溅落到稻草上。方士只用这碗水接了两滴,也不看汉子,对着神位闭上眼睛默念有词,手指在水面写了几道符语,这才睁开眼把水恭敬地放在神台前。

  再着,方士开始奉取祭井文章,已经用红绳捆扎。他跪在神台下,神台就在井前,旁边有一个火盆子已经堆好一小包小包的纸钱。方士磕三个头说:“请神灵明鉴。”他才拆开绳子把文章卷开,诵读祭井文。他用一种古怪的韵味朗读,大家都听不懂,只感觉他周身让宁静的风云光气包围着,人也都安静下来。慢慢的,方士哭泣起来,像一位老人向上天诉苦,祈求司命之神的眷恋,连一旁柔弱的妇人也掉出眼泪来,转身要和旁边的人说些,却彷徨地说不出来什么,只好放弃。方士终于在大痛三声哭,读完这篇文章,再次磕头。人们也轻松下来,呼口气把天空的云层吹得淡如丝线。方士重新卷起文章,系好,放在火盆子里;堆好的纸钱用白纸包封着,印着“佛法僧宝”的印章。他神色如金色云层里的佛像一般端严,点燃纸钱,文章瞬间变为了灰烬。方士再端起水,走下井里,引个指诀,先点几点洒在井内四壁,最后把水覆在已经清理干净的井眼——这是引井水的水。最后十七枚铜钱也让他合十撤推洒在井里,最后拜一拜;已经有人等着拉他上来。

  方士再吩咐队支书江付余:“火盆子和碗不能带走,在井边打碎就好了。十七枚铜钱也不能拿走,以后每次淘井时,依旧要拣出来洗干净再丢回井里,这样可保水终年不枯竭且清澈甘甜。然后吧,这些石灰让几个人洒在四壁吧,消消毒,明天井水满了就可以用了。”他把量筒里的香米收到一个搭肩袋子里,这是道士做法事的规矩。
  日期:2013-07-14 17:15:44
  番外篇 方士与祭井文
  6。

  江付余便要留宿吃饭,方士笑着拒绝。接着其他院子的人请他祭井,他站定招手让大家安定下来,听他说多几句:“来请我祭井的人很多,可是有些我答应了,有些没答应,为什么呢?每个井都有区别,有的水井有灵气,只是井眼闭塞井水流不出来而已,像这样的井我不过顺应天道,使个方法让井水流出来罢了。有的水井是死井,没有灵气,雨天时井水滔黄,多晴几天便干枯见底,水草藻类啊旱死粘在井壁,扯都扯不下来,这些井不是有灵气的井,没有水,我也弄不出来。附近院子我都看过了,只有这口井有些灵气。方位好啊背靠这黄土山坡,你们看这树,”他指一指井上:“青青碧碧的,井眼就在盘根错节的根下,这井前呢,开阔的一片有水田、水巷子、水塘,视野也好。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只需劳烦你们花点气力来挑水就行。我已经说过了,这口井终年不会干。”他向江付余问:“你不会不让别人在这井里挑水吧。”江付余呵呵酣笑,摇着头说:“当然不会。大自然的水谁都能用。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是这句话吧。”风扯着他的嘴皮,糊了他的话,方士也满意地笑着说:“等大旱一过,你们院子的井都会水满。我看这大旱也就要过去了,大家放心吧。”他说散了众人,又是一个人走入夜里。

  果然第二天,院子的井水满满,之后也一直没有干枯过,一直到最近这些年,水位下降了一些。以前每年夏天,我们这些孩子嫌热,便把井水淘一淘,冲洗井壁在撒上石灰;然而现在只有我会去淘井,在温暖的冬末将春时。院子许多户都有了自家的井,不再去院子老水井里挑水了。我曾问父亲,方士祭井这回事是真是假。父亲说,那是当然。那几年干旱,几个院子多少人都在这口井里挑水啊。然而我并没有在井里找到过十七枚铜钱,只有几块银色的新硬币,这是给死去的人请井水洗身子时,向井龙王投下买水的钱。或许正是因为十七枚铜钱被谁拿走了,所以水位才降下来,水质也没有孩提时那般清澈甘甜。如果能找到方士祭井文章,那祭井之事是真的无疑了。然而也没有谁能够背下来,或者刻成一个石碑。我只有在其他的院子里,看见民国打的方井,中间隔开分主井和副井还有三井,分别饮用、洗菜和洗衣服,石头幔成,旁边有一块石碑——全院子的人都捐了钱打井。碑上起手刻的大字还能看出来:“我辈蚁民,与天祈求;五谷丰登,百康无忧”。这或许便是给井最好的文章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