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8-15 18:51:22
14忧国忧家,带子求医
王安石在京城做官与在地方任职大有不同,身在州县,管理一方,可以心随壮志地大展抱负。可京城之中,是非重重,这龙蛇混杂之处,顾忌甚多,总是一职多官,使滥竽充数者如鱼得水,真才实学者,却难展才智。在日复一日的徒劳徒忧之中,怀才不遇之人,难免迷茫不振或随波逐流,王安石已经渐渐有所领略,在京城为官的很多职位,也实在不需过强的雄才大略即可胜任。好似百里的路途,群马都很容易达到彼岸,但若奔腾千里之遥,能够纵横驰骋的宝马良驹一定少之又少。王安石心知肚明地感到,好多京署部门,包括他所任职的三司就类似百里的路程,优马劣马皆可胜任。难做优马,难随劣马,是非自知,可谓不如牛马,无奈感叹也是忧心枉然。
另外,王安石头还有一件愁心之事,自己年仅十三的儿子王雱王元泽,虽然聪明绝顶,却自幼体弱多病,时时恍惚无力,让贤妻紫莲日夜唉叹已至多愁善感。夫妇二人也曾求医问药,却并无太大疗效。此事逐渐成了紫莲的一块心病,使她无所不用其极地乱投医巫神鬼,稍见好转则惊喜若狂,久治不愈则胡思乱想。王安石两厢心担重忧,便特地向朝廷告假,带着年少弱子四处寻访名医,诊求根治病害。
相传颍川有位医术高明的大夫,治病救人很有德望,父子便乘坐马车赶往颍川。一路之上,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让地方为官多年的王安石倍觉亲切。童心好奇的元泽倒是一路饱览,甚感新鲜,他还处于时动时静的年少无常之中。王安石对元泽的成长教育及后天培养格外注重,谈笑风生之时,常常希望元泽从中受益。看着观光赏景的儿子元泽,王安石的内心深怀期望,表面却谈笑如常:“元泽呀,古今中外,历代大智大勇有才有识的贤能之人,从来都是因为言行作为有利于当今后世而文明千古的。还有那些悖逆仁义礼信的愚蠢之人,也自然是因为言行作为,损德败俗而遗骂千载的。你看,这不管是好是坏都一样的警示后人,所以一定要多去领教先者的言行,多去借鉴古人的作为,即使不会让我们有所成就,也会给我们少留遗憾。”王安石满目怜爱地抚摸着儿子的头顶,希望他能用心倾听。
日期:2012-08-15 18:52:11
观天看水的元泽却很是少年轻狂:“爹,我看您受教了这么多年,借鉴了大半辈子,也不过如此吗?我将来长大了,绝不会像你们这样庸庸而生又碌碌无为。”童心驰骋、童言放纵,古今中外,人皆有之,王安石容其畅想地含笑而问:“那你想有如何的作为呀?”元泽竟然吐出豪言壮语:“我要像管仲一样安达天下,要像诸葛亮一样雄才伟略,要像屈原一样高风亮节,要像曹植一样才思敏捷。”王安石不由温和而笑:“元泽呀,少年立大志,最怕志大才疏,你只要踏踏实实的学以至用,将来长大,一旦中举,等到为官之后,能够清廉公正,造福一方,爹就心满意足了。”元泽却显得毫不服气:“爹,我现在就算不再学习也一样可以大有作为,您难道不相信我的聪明才智?”这种自幼狂傲,终究几成几败知多少?
虽是童言无忌,却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安石不禁郑重其事地举例论理:“一个的所谓聪明,绝对不能当做成就大器的资本,人人都是学多少东西才会懂多少事情。记得爹在少年之时,曾经听说,金溪县有个幼童,名叫方仲永,他家祖上世代耕田种地,以农为本,可方仲永却是个奇异突出的孩子,他年仅五岁就可以做出很有文采和道理的诗篇,那时,人人都把他当成天赋聪慧的奇才,所以慕名称赞之人常常出钱请他做诗。仲永的父亲因此而深感荣耀,为了张显其子才智,便经常带着仲永去拜见县里的一些权贵之人,竟然为了贪图名利而荒废学习,并且又忽视了后天教育。”王安石的言谈之中含有万分可惜,所以连连叹气。
元泽听了之后,惊异而问:“爹,真有不经过努力学习而天生成才的人吗?”王安石不禁慨然哀叹:“人啊!千万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和一步登天。等到后来,方仲永长到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了,再到成人之后,就更加平平无奇了。原本,仲永有很好的天赋才能,却因为没有及时受到教育和求学上进而变得普通平凡,这种认识的贫乏和见解的短浅还有求财求荣的不当手段,埋没了一个可造之才,实在可惜可叹,让人遗憾呀。聪明的人都尚需努力,平常的人又岂敢懈怠呢?”元泽领会其意却不由调皮一笑:“爹,我是不会像方仲永一样荒废学业的,再说您也不会像仲永父亲那样贪财图利呀?”王安石笑看爱子,暂时舒展了愁眉。
车辕滚动而马蹄轻快地行走在杂草参差的山林小路,却突然传来一个滴滴幼童的清脆歌声:“朝阳渐升露点点,山间清泉水潺潺,彩蝶低飞舞翩翩,笑灿灿,小儿扑蝶追连连。春去秋来乐天天,珍奇遍野山漫漫,班花弄草志坚坚,光闪闪,云白日远河湾湾!”一首《渔家傲》,声声林间绕,欢唱儿童不知歌随云飞,竟然如此沁心入肺。无泽掀开车帘,只见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正背着一个娇俏女童,横穿一条清澈的河流。
日期:2012-08-15 18:52:37
隐约听到活泼小童在开口笑问:“青松哥,我爹特意给我写了这首《渔家傲》,你说好不好?”名叫青松的少年,趟着河水,连连回答:“好,陈伯写的都好。”听此附和的元泽冷眼旁观之时,却听赶车人伴着流水长鸣,回身告之:“前面有条河,马车过不去了,客人怕是得步行了。”王安石连忙回话:“好,有劳有劳。”父子两人下了马车,青松已经踏上岸边,手牵女童,两小无猜地迎面而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