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意志与行为实际是受各种内在本性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当你挑选一根领带系在脖颈之上时,似乎是你的自由意志在起作用。但实际上,这只是种种复杂心理因素和外界输入的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你宋朝的祖先无论如何运用自由意志也不可能想起打上一根领带去上朝,就像你不会在脖子挂上一条死鱼去上班一样。
猴子永远不可能像宠物狗一样温驯,上窜下跳是它的本性。在决定论者看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自然规律所支配,并无自由可言。比如斯宾诺沙就认为,人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人不能选择自己的思想,不能控制发生在体内的每一件事,人并没有自由的灵魂。
从宇宙大爆炸理论来看,世界起源于一个极小的奇点。宇宙万物都在起源于此,自由意志又在何时如何产生?
而且宇宙是个闭系统,机械论者看来,在爆炸的起点,宇宙中的一切都已注定。我们的思想和念头都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岂又能逃脱物质运行的规律。如果有自由意志,则宇宙中最普遍最必然的因果律必为之破灭。
要破解此难题,似乎只有承论精神与物质的二元性。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中,企图调停此二律背反,综合此二说有云:人的经验的品性中在在为因果律所决定,故是必然的,而非自由的。但现象之世界外,尚有本体世界,所以人于经验的品性外,还有睿智的品性。而空间时间的因果律,只适用于现象的世界,本体世界则独立于此等知识之形式外。所以人的睿智品性是自由的,而非必然的。
宿命论与决定论是哲学史上永无止境的争论话题,可以说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圣贤哲人都涉及这一话题。哲学争论虽然是那样艰涩难懂,但西方流行文化中仍不时闪烁着其智慧的光芒。比如《十三度凶间》(The 13th Floor)、《黑客帝国》(The Matrix)、《楚门的世界》(the trueman show)、《命运规划局》(The Adjustment Bureau)等电影都可供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人以物质形态存在,则必然受自然规律支配,有如星辰的运行。但当我们追随“实践理性”,依道德律令做出选择时,我们就有自由意志可言。最后让我们用康德的这段墓志铭来结束讨论:
“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看懂了么?没看懂也不要紧,最起码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要“仰望星空”。
日期:2012-05-06 23:16:34
2.邵雍14:地气北移
大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继位。
这一年,邵雍已经是虚岁五十七岁的老人了。
暮春时节,洛阳天津桥上,邵雍正陪客人散步。远处传来声声杜鹃啼叫,他的神情忽然黯淡下来,惨然不乐。
敏感的客人查觉了邵雍情绪的变化,关切地询问其缘由。
邵雍指着远处的杜鹃,一声长叹。
客人不解,难道邵夫子也像三国时的管辂一样听得懂鸟语?
看着满脸疑惑的客人,邵雍问道:“你以前见过这种鸟么?”
客人挠挠头,“这个真没有。”
邵雍说:“这是南方的杜鹃鸟。过去洛阳并无此鸟,而今却有了踪迹。”
原来如此,客人不禁释怀:“钦天监的砖家早就说了,现在天下万国气候变暖,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和地震无关。切勿惊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自觉维护社会稳定……”
邵雍还没等客人说完,就似乎自言自语地说:“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天下将乱,地气自南而北。飞鸟是最先得地气的,南方的杜鹃飞到北方,说明南方的地气已经北移。将来南方的草木都可移植到北方,南方的疾疫也会流行到北方,我们北方人可要吃苦头了。”
客人点点头,气候变暖,导致流行病的变化,这倒也属正常。
邵雍接着说:“还有,恐怕不出两年,朝廷将启用南方人为相,多用南方人士,专务于变更旧制,天下从此便多事了……”
客人有些紧张,连忙问:“那您何以知之呢?”
邵雍说:“《春秋》里有‘六鹢退飞’、‘鸲鹆来巢’的典故,这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啊。我只是依理而推测而已。”
(所谓“六鹢退飞”,是指春秋鲁僖公十六年春天,有六只鹢鸟倒飞过宋国都城的异象。当时宋国国君宋襄公(具有费厄泼赖精神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召来特聘顾问周朝内史叔兴占问此事吉凶。叔兴告诉宋襄公,“这预兆着今年鲁国多有大丧,而明年齐国有内乱,您虽然能暂时成为诸侯盟主却不能长久。”僖公十七年冬,齐桓公去世,齐国内乱。僖公十八年,宋襄公率诸侯平定齐乱。僖公二十二年冬,宋与楚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重伤。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卒。)
(所谓“鸲鹆来巢”则是指春秋鲁昭公二十五年,有鸲鹆(即八哥)来鲁国做巢。这种现象在当时不但没人见过,查文献也找不到记载。鲁国的大夫师己认为这是不详之兆。结果当年鲁昭公讨伐上卿季平子,反被季氏赶出国流亡,最终客死外乡。公羊传解释这件事说,鸲鹆本是外国鸟,穴居,现在跑到中国来巢居,这是权臣欲自下居上之象。)
一般人读历史看到这些典故只会把它当作是神话传说或是神秘天启,而邵雍却悟出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正是其过人之处。邵雍真可谓中国气候历史学的始祖。
一朝天子一朝臣,面对试图有所作为的新君,重臣富弼自知自己已成为阻碍历史进步的绊脚石,他主动提出了辞职。宋神宗召江西人王安石为翰林学士。
第二年,大宋王朝正式改元熙宁,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
再过一年,即熙宁二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熙宁变法正式开始!
日期:2012-05-08 16:00:13
2.邵雍16:盛世
虽然已经预知历史即将发生巨变,但面对朝代兴亡、人民疾苦,邵雍惘然无措。驻足于天津桥畔,邵雍只能将这种历史洪流中个人的无力感寄情于诗篇: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洛水只闻湔去棹,西风惟解促行人。
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此景分明谁会得,欲霜时候雁来宾。”
数百年后,当明朝大儒薛瑄读到这首写于治平四年七月二十三日的诗篇时不禁感慨:
“天津桥上听啼鹃,只是当时已惘然。
妙意都应穷卦画,余情聊尔托诗篇。”
据后世的无产阶级革命史学家分析,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是地主阶级革新派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大地主顽固派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坚持革新前进还是守旧倒退的儒法两家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斗争。王安石的改革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缓解当时的阶级矛盾。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儒家路线的反动本质,也有助于深入批判林副统帅的修正主义路线。
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太低,他们只看到了新政高压下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因而对王安石恨之入骨,恨不能“手刃其头,刳其心肝而食之”。:看来王安石还不懂宣传洗脑的重要性。否则广大人民即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还能忆苦思甜、高呼万岁。
国富民贫、国进民退,帝国的GDP保持着二位数的高增长,不单是全世界第一,还占了全世界GDP总量的90%。财政收入更是持续超越GDP大幅增长,大宋无疑已迈入前所未有的千年盛世。
人民的生活日见凋敝。物价高企,酒价更像坐了火箭一般。终于,没有公款买单的邵雍也无酒可喝,只能与朋友面面相对。
邵雍《无酒吟》有云:“自从新法行,常苦罇无酒。每有宾朋至,尽日闲相守,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