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密码》
第6节

作者: 孟松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正是呼伦贝尔地区相对稳定并带来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畜牧业发展又带动和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贵福利用这一时机,和成德一起,责成副都统公署内有关人员创办了呼伦贝尔蒙旗皮毛公司、蒙旗官钱局、蒙旗合作社、哈伦阿尔善等公司,草原呈现出暂时性的繁荣。
  日期:2009-12-04 21:11:04
  从北大经济系毕业的葆定此时已回到海拉尔,任副都统署笔帖式,也就是秘书之职。葆定同时在副都统署所辖的蒙旗皮毛公司、哈伦阿尔善公司等地监理着财会事务。热血而稳重的葆定,以他熟练的业务、清楚的账目、廉洁的作风深得上司和周围人的信任。一有机会,他总是对曾经的校长郭道甫兴办的学校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也不管那学校里还有多少老校长的影子,但那是老校长的根,是草原的根。

  生命不息革命不止的郭道甫只身来到了阿拉善旗,他刚刚从第三国际领取了指令,要去基本还没有革命组织的阿拉善旗一带宣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主张,迅速地把他们组织起来,伺机发动武装暴动。只有越来越多的草原之子都被组织起来,都能投入到这场即将开始的暴动之中,革命才会因为规模而有连锁反应。
  郭道甫几乎走遍了阿拉善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激昂陈词和苦口婆心又点燃了一堆堆的火种,他每天累得骑马都在睡觉,但只要他一站到人群之中,他就又浑身激情,灵光四射。可是,令单纯而心直口快的郭道甫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政治信仰不同,他与随后赶来一起宣传革命的白云梯发生严重分歧,容不得一点渣滓的郭道甫一怒之下,转身就奔乌兰巴托,向第三国际揭发白的错误。第三国际一时也不知怎么调和,就让郭道甫留了下来。随后,郭道甫当选为蒙古全国职工总工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并代表蒙古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工联会议,会上又当选为工联委员。

  就在同一年,思念着要跟郭道甫见面的华林泰也访问了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华林泰中途从乌兰巴托回了一趟家乡,就在经过阿尔山庙时,他被早就也想见他的奈勒尔图截住了。朋友相见,分外亲密,酒酣耳热之际,华林泰主动宣誓加入了奈勒尔图的情报组织。
  在乌兰巴托,哈斯巴特尔夫妇又一次盛情地款待了郭道甫,随后,夫妇俩再一次向上级请求,要回到家乡去。于是,蒙古第三国际就让哈斯巴特尔夫妇进入了一个专门培训学校,接受了情报工作的专项培训,随后委派他俩回海拉尔的家乡南屯建立情报组织。
  阔别四载,草原仍是那么的葱绿和坦荡。草,很多的草,一望无际的草,每棵草尖上顶着一颗露珠,每个露珠里都有一个太阳。每棵草根都会生长蘑菇,今年不生明年一定得生。
  云,一朵就是一朵。
  羊,一头就是一群。
  哈斯巴特尔语无伦次,贪婪地凝视着这片美丽的家园,他急不可耐,心神不定。他真想骑上每一匹儿马,由着它奋蹄狂奔,真想揪住每一朵云彩,一把给扯下来,或者就由那白云带着飞上天去。
  在南屯东面,久违的樟子松,密密层层,亭亭直立,纹丝不动,千百年来一直就以这种方式做着天然的屏障,守护着自己的家园。羊群正在往山坡爬去,几堆散落的奶牛远远地回头望着,它们也许都还记得南屯的这个身材魁梧的青年。有四年了,他的身边多了一个叫色丕勒玛的妻子。
  奶牛们点点头,又继续朝山顶走去。

  一轮一轮的蚂蚱跳腾着从身边飞过。
  一草一木都还是那么熟悉,有山,有湖泊,有草场,还有围合的樟子松树林,这就是生养哈斯巴特尔的家乡。
  一只四眼狗猛烈地叫了起来。哈斯巴特尔听出来了,那猛烈的声音一点也不凶狠,一定是那只从前朝夕相处的四眼狗嗅到了他的气息。它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家里人,他们的亲人在阔别数年之后回来了。
  亲人们都迎出门来。哈斯巴特尔远远地看到了自己的哥哥荣琏,身后跟着他的儿子贡格布;随后是自己的妹妹乌克布,妹夫额尔登毕力格,以及他们的女儿马茹西。
  哈斯巴特尔与哥哥用力地拥抱在了一起。荣琏一身标准的蒙古牧民打扮,皮袄外扎着腰带,别着一个美丽的荷包,里边装着烟斗、烟叶和火镰。当然还少不了那只精致的鼻烟壶。而几年不见,恭格布早已长成了一个壮硕彪悍的蒙古汉子。

  日期:2009-12-04 21:44:39
  哈斯巴特尔夫妇决定先办一所小学,经过历次大小战役洗礼的哈斯巴特尔更成熟了,他知道革命不能只凭热情,一定要有策略、步骤,要有强有力的组织。
  南屯小学开办起来了,他们表面是办学,实际则是肩负着共产国际的使命,以此形式为掩护组织情报网点。
  哈斯巴特尔当然不会忘记引领他走上这条道路的老校长,办学就是在延续着老校长郭道甫的教育救国志向。所以,在学校里,他一边向学生教授文化知识,一面宣传蒙古平民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以及消灭封建统治的革命理想,并在学生中不断发现骨干力量,单独辅导。当时机成熟时,这些未来的火种就可以经共产国际的帮助,选送到苏联、蒙古去学习——就像当年老校长选送自己去蒙古一样。

  郭道甫要从蒙古回国,当他在阿尔山庙附近逗留,正好奇地打量着新修的庙门时,突然被一个遮得看不清脸的人一把抓住了。
  “请你跟我走一趟。”来人绷着严厉的口吻。
  “啊!像个做情报工作的。”郭道甫怔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
  奈勒尔图揭下伪装,也跟着大笑。
  “你怎么就知道一定是我哩?”

  “你的身材,更主要的是你的声音,更更主要的是我这一趟经过这里就是要专门来找你的。”老校长再次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奈勒尔图随即把老校长接到贝尔湖分社。
  “请老校长视察训话。”师生俩见面,分外高兴,奈勒尔图说话也没高没低。实际上,这正是郭道甫的风格,他总是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他似乎永远都是个年轻人。
  “我对你这些不感兴趣,说说你的情报工作吧!”
  奈勒尔图简单地介绍了情况,就把话题转到一个名叫额尔钦巴图的身上。在这片与蒙古接壤的土地上,自从额尔钦巴图担任左翼总管后,在阿木古郎附近建起了约1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总管衙门,结束了近200年的游牧式办公状态。同时,额尔钦巴图又在此地创办了该地有史以来第一所公办学校。此后,阿木古郞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额尔钦巴图还个人出资,兴建了阿尔山庙,并在庙内开办了一所喇嘛医学校,培养为牧民看病的喇嘛医生。实际上,额尔钦巴图自己就是一名蒙医好手,按指甲断症,用九种花治病。他经常给牧民治病,分文不收。

  “哈哈,都是办学的人,同道同道。”郭道甫又朗声大笑起来,“带我去见见这个人吧?”
  奈勒尔图就请老校长上了牛车,赶往阿木古郎镇。
  日期:2009-12-04 22:00:00
  额尔钦巴图正在给学生上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