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额尔钦巴图把奈勒尔图师生俩迎进自己的蒙古包。“我喜欢在蒙古包里迎接客人。”就着手把肉和马奶酒,额尔钦巴图谈起了他的蒙医生涯,以及自己独创的“以振治震”的理论,因为草原上的牧民长年要在马背上活动,脑震荡、胃下垂、心肾移位、胎动等病不少,但医院又很匮乏,且很多病都要紧急处理,因此,他着力教授学生各种非药物性外治疗法,取凡贴近人们生活的水、火、木、石、砖、砂土等现成材料或日用品,以独特手法及刺激感来治疗疾病。类如灸疗、针疗、放血、推拿、按摩、温泉、热罨法、砖疗、石疗、皮疗、砂土疗法、刮痧、骨浴、羊粪疗法、烙疗、接骨术、包扎疗法、炒糠热敷疗法等,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之列。额尔钦巴图还同时延请了本地喇嘛名医巴拉登来定期给学生授课。
“多好的地方啊,全赖你一个人的功劳,就全都改变了面貌,可见办学还是个思路。”郭道甫似乎被触动了某根神经,若有所思。
“光靠办蒙医学校还不行,还必须要把蒙医学所倡导的生活观念传给普通牧民。比如,你们都知道,以前,草原上的习惯,是不允许妇女在自己的蒙古包中分娩,而是要将其移至另一个蒙古包里,蹲着分娩。分娩后让产妇喝一碗凉水,三天内不准伸直腿躺卧,睡觉时也要背靠粪筐。可是这样陈旧而落后的生育方式对产妇有多大的害处啊!所以,我就叫学生们课余都去推广新式生育,但凡知道谁家将有生产,必定赶去大力劝说,并给以实际帮助。”
“多好的方式啊!”郭道甫神情激动地握住额尔钦巴图的手。
日期:2009-12-04 22:26:00
感谢阅读此贴的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最美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来做客。
我们每年都会在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举行诺门罕战争国际研讨会,以及成吉思汗国际学术研讨会,欢迎有心的朋友参加。
日期:2009-12-05 17:59:17
第六章大特务寺田利光来到海拉尔
1927年隆冬时节来临,在海拉尔河西正阳街上,一家日本商社——国际运输株式会社——正式开办起来。
街上的日本人随即多起来了。
奈勒尔图暂时回到了海拉尔,华林泰接着他,大致介绍了一下情况,奈勒尔图就决定先不回贝尔湖分社。
当国际运输株式会社第一次打出招牌,就引起了华林泰和哈斯巴特尔的注意,他俩先后几次来到附近,远远地观察进出于商社的脸孔。
奈勒尔图也开始去到附近观察,好几次,他去的时候,都碰到哈斯巴特尔。他们本是同学,多年不见,但都只是互相若无其事地笑笑,并没有深谈。
他俩都有自己的情报组织,都已发展出了一些成员。
没几天时间,奈勒尔图和华林泰就摸清了这家商社的主要人物寺田利光的活动规律,他主要来往人物是东北军镇守使,以及凌升和乌尔金。此时的凌升正式身份为厄鲁特旗总管,但实际掌管着整个呼伦贝尔都统衙门,乌尔金则为布里亚特总管。
“你怎么看寺田利光这个人?”奈勒尔图问。
“我的直觉,他是个标准的日本老特务,而且是一个头目。”华林泰回答说。
“说下去。”
“他白天去或不去商社,晚上住在日本人开设的松江旅馆。也就是说,商社是个幌子。我近距离地瞄了一眼他的手,从走路的姿势和气质上看起来,我觉得他应该是个职业军人,当然,能和他握握手就能更好地判断了。”
“有道理,从他裤子膝盖处的褶皱来看,的确不像个普通职业的人。”奈勒尔图表示赞同,“你还需要些什么辅助的方法来帮助判断吗?”
“不需要,”华林泰简短地说,“搞清他和凌升、乌尔金以及镇守使交往的具体细节更有价值。”
两人低头冥思苦想着。
“要不,找找人,把你塞进都统衙门里去?”奈勒尔图突然抬起头来,意味深长地看着华林泰。
“我看行啊。”华林泰微笑着回答,“这办法应该很有效。”
哈斯巴特尔也一点没有放松对寺田利光的跟踪,他的两个情报员,德文斌和鄂廷寻连续跟踪了十多天,也摸清了寺田利光的活动规律,这个矮个子的、面容和善的日本人,几乎每天都要上街散步,常穿着牧民的衣服,对汉人说自己是蒙古人,对蒙古人说是汉人,对俄国人说自己是汉人。
“我觉得他一定是特务,当他在公园里坐着的时候,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脖子挺得很直,十分注意听周围人说话。”德文斌说。
“有一次我和他靠得很近,问他现在几点了,连问了两次,他才掏出怀表看了看,告诉了我时间。”鄂廷寻附和着,“他在很专注地偷听,偷听任何人的谈话”。
“那只怀表能告诉你些什么吗?”哈斯巴特尔马上插嘴说,“做我们这种工作,重要的就是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
“感觉不到明显的什么细节,就觉得是很旧的一只怀表。”鄂廷寻回答。
“哦,你还得用心,”哈斯巴特尔扭住不放,“很旧的一只怀表,这就是个很重要的细节,但还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比如,表面儿光滑吗?有划痕吗?如果是很光滑,说明这个人很心细,很讲究,如果是有划痕,就说明他常常把怀表和硬币啦或是钥匙放在一起,这就说明他是个放荡不羁的人。”
“我感觉他最喜欢往俄国人身边靠。”鄂廷寻补充说,“有一次他跟两个俄国人说过话走了,我就去问那俄国人,他们都谈了些什么。原来,是俄国人主动问他是否听得懂俄语,他表示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几个俄国人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所谈的一切,都可能被身边这个日本间谍听到了,他不可能听不懂俄语。”
“你这个情况很重要,”哈斯巴特尔警觉地说,“这个家伙懂俄语,让我想想,综合你们了解的情况来看,那么,我就会首先怀疑到他曾随日本西伯利亚远征军到过俄国的赤塔、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日本在内的14个国家大举入侵俄国,企图将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联系我在蒙古炮兵团时听到过些情况,他应在这些地方待的时间不短,而且,假如要是他在这些地方待过,也就极有可能到过海拉尔和满洲里。日本人派遣特务都喜欢让他们到熟悉的地方。而这些地方都是当年日本远征军到达过的。”
“这样分析很有道理,我估计他也曾在满洲里的小原公馆待过一阵子。”德文斌若有所思地回答。
“以后还得注意观察得更细才行。要会观察,更要会分析,如果他很注意和呼伦贝尔的上层交往,说明他要长期在此地居留,如果短期内他很注意收集俄国人的信息,说明他的任务里就会有关于俄国人的事情。从我掌握的情况来看,他已和呼伦贝尔上层人物交道上了,很多人都到他商社去作过客,他还去参加过凌升比较大的盛会,而乌尔金则赠送过他一匹带鞍子的好马。有了这层关系,我判断,接下来他应该从松江旅馆里搬出来,搬到这些人物帮他物色好的住宅里,大摇大摆地开始他的特务工作。要是这样的话,这说明这个家伙很有心计,做事很有层次,深思熟虑后才行事。至于他对俄国人感兴趣,我的直觉是与白俄土匪头子谢苗诺夫有关。”
日期:2009-12-05 19:22:41
当华林泰跟踪一个白俄士兵进了一家俄国人开设的酒馆门口,奈勒尔图也赶到了。他们远远地站着等了一会,不见那白俄士兵出来,进酒馆一看,人早已不在了。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绕到酒馆的后门。初冬的雪地里,一溜清晰的脚印已延伸到很远。
两人照着脚印追了一阵,突然发现地上的脚印有些异样。
“怎么回事?”华林泰不解,“这脚印又倒回来了。”
“还是同一个人,”奈勒尔图盯着脚印看了看,“他把脚上的套鞋反了个方向穿,但还是朝前去了。在雪地里走的特务经常用这一招,做一个脚印模子的脚套,反着穿,你顺着脚印追,就追到了他出发的地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