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14节作者:
罗衾不耐 书归正传。既然督邮来了,作为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县武装部主任和县公丨安丨局局长的刘备自然要去拜见。可是,令每个被审查干部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督邮拒绝接见刘备。看来这个督邮不是想“办”刘备,就是想索贿。如果是一个平常的县干部,此时此刻估计不是心脏病发作,就是当场休克。可刘备是何等样人?一听不见,二话不说,掉头直奔县衙,抄起一根水火棍,飞步回到县委招待所,上去咔嚓就是一脚,把大门踢开,迈步直闯总统套房,一把从床榻上像拎小鸡似地把年轻的正干人事的人事科长拖到地下,又像拽死狗一样拉到院子里,(服务员小张惊叫一声,拿起床单裹住娇躯跳下床慌忙逃走。此处按下不表),刘备拿起都邮的裤腰带结结实实地把这小子给捆了起来,挥起水火棍劈头盖脸地砸向督邮。一边打一边怒火万丈地说:“你们也干人事?你们也干纪检?你们除了吃拿卡要还会干什么?我叫你贪!老子在前方吃紧,你们在后方紧吃,老子还要拿银子孝敬你们?……”这一打不要紧,等到刘备把怒火都发泄出来,也着着实实狠狠打了督邮二百来下,直打得胳臂都抬不起来,直打得督邮头破血流、奄奄一息。刘备自知闯下大祸,索性这个官也不当了,于是让人拿来县尉的大印,丢在地上,恶狠狠地说:“没有钱,就不能当官吗?好!老子不当了行不行?”说着解下系印的绶带把督邮绑在马桩子上,带着关羽、张飞、简雍三人以及几十个兄弟策马离开安熹县,扬长而去。(“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事实上,刘备如果对这个督邮加以贿赂,这个县尉肯定会平平安安地做下去,也许以后还会顺当地做到县令。不过要向这样一个黄嘴小儿低头,那还是刘备吗?那样中国历史上怎么会出先现一位刘先主?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打督邮的事,安到了张飞身上,本意是“美化”刘备,不过却反映出他太不清楚英雄的涵义了,事实上他笔下的刘备从一开始就不是刘备。其实以张飞“世家子弟”的眼界,对这个督邮估计还不至于如此恼怒。老张家是土财主,对官府敲竹杠的事情应该见得多了。《三国演义》说是刘备劝住了暴怒的张飞,但历史上可能出现的真实场景也许正好相反,应该是理智的张飞一把拉住因为丢了面子而勃然大怒的刘备,说道:“主公,别打了,再打就出人命了。”
不过,上级人事科长跟地方干部的冲突,到不是什么新鲜事。无独有偶,两百年后,在东晋朝也发生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而且比刘备的这个故事还有名。其实,那就是几乎尽皆人知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只是很少人注意到这个故事也正是由一个督邮引起的。那时,地委组织部干部科派了一个小科员来到陶潜任县委书记的彭泽,县委办公室主任慌忙说:“陶书记,市委组织部的人来了,您要见他,得穿好西装扎好领带,然后带着县里党(委)政(府)工(会)青(年团)妇(联)五套班子赶到县境恭恭敬敬地迎候,这才是不丢礼数哩。”陶书记一听半晌无语,突然骂道:“什么?为了见这个鸟毛还没长齐的乡下娃子,我还得这样?去他妈的!这碗饭老子不端了行不行?!”说完,挂印封箱,也是扬长而去。(《晋书•隐逸传•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英雄不遇,千古皆然!一叹!
尽管刘备这件事做过了头,但也不是多大的罪过,毕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跟关羽那样的通缉犯大有不同。估计那个督邮回郡复命得这样写:查该员慌报军功,滥充县职,且贪墨搜括,生活腐化(刘备与县招待所小张乱搞男女关系,经过连夜讯问,查有实据),现已革职查办。不过,挨打的事情,这个督邮未必会说,因为那实在太丢脸了,要是让人知道,以后还怎么混,再说也不会被评为工伤。此事之所以被写入历史,估计是刘备他们经常把此事挂在嘴上。这个故事类似于当年曹操和袁绍抢新娘、曹操以五色棒执法,也具有独创性并足以显露刘备的个性。
古人写历史其实比今人好看得多,因为他们很注意挖掘和保留那些充满勇敢、智慧乃至“淘气”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人性的光辉。有人说“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其实这句话是个笑话,也就是蒙骗一些没有读过书的人。古代历史写得本来就很好看,我没有看到今人谁写的历史有超越古人的。其实,古文也并不难读,当时的作者也无非是把鲜活的生活语言“翻译”成文言,甚至在许多地方还原汁原味。我们应该明白,古人说的其实也是白话,读懂古书其实是把古文再翻译成白话,并读出那些曾经是那样鲜活的东西。
毕竟是乱世,刘备对鞭打督邮的事情也没太放在心上。在逃亡的路上,刘备他们遇到了一个军官毋丘毅,他是大将军何进派往丹阳郡招兵的。此时的毋丘毅应该是有权无兵,听了刘备的履历,到也愿意刘备为他保驾护航,同去丹阳。果然,路过下邳时,他们遭遇了小股敌寇。对此,刘备及其小分队到是见多了,于是一鼓作气杀退敌人,保得毋丘毅到丹阳完成使命。毋丘毅知恩图报,他手里没别的,就是有官,保刘备做了下密县(山东昌邑县东)县丞,又是一个副县长。
刘备在下密当县丞不久,“复去官”。这次《先主传》没给出原因,难道刘备又一次把那个郡的人事科长打了?总之是英雄本色,不吃眼前亏。大概还是得毋丘毅保荐,刘备很快又做上了高唐县(今山东禹城西南)的县尉,这次大概总算是坐稳了,于是由县尉而升为县令。但面对敌寇的来袭,寡不敌众,刘备弃官而走。
几年间,刘备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在安喜、下密、高唐不同的州不同的县做过三任副县长,一任县长,可惜都没做长。这显然是因为他没有后台,他现在谁的人也不是,再加之以一个县的兵力对付小股敌寇还行,但遇到大队人马就没有办法了,五百破五万、八百破十万的故事毕竟只能出现在小说里,结果最初几年,刘备总是输得很惨。别人有关系还可以交了学费换个地方,而刘备就没有那么顺当了,只好辗转奔波,见缝插针地找位置了。
大概在初平元年,也就是灵帝驾崩、董桌进京的那一年,独自闯荡数年的刘备,终于想到要投奔老同学公孙瓒。
这个时候不投靠一个主子也不行了,因为那时朝廷已经不复存在,董卓擅自废立,关东诸政已经政由己出,而且大致划分了势力范围,自己的地盘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想做官,其实不是做朝廷的官,而是做张三的官,或李四的官。对于刘备来说,现在投靠的最佳的人选自然非公孙瓒莫属。事实上,刘备那时也没什么第二人选,其他诸侯谁认识他呀。
初平元年,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也正是三国的真正开端。那一年,刘备投靠了公孙瓒。此后,刘备的道路似乎顺畅了许多。特别是进入徐州后,刘备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娃俨然成为与二袁、曹操一样的一方诸侯。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七回:平原发迹。
周舆(罗衾不耐)于天津蛰居斋
2008年4月3日上午
日期:2008-4-6 12:41:53
第七回、汉室倾坍(1)袁绍始祸
刘备辗转这几年,东汉王朝发生重大危机,随着灵帝驾崩已经名存实亡。这段历史背景是不能避而不谈的,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刘备创业的艰辛与意义。为此,把《平原发迹》放到第八回,第七回先讲:汉室倾坍。
刘备辗转于青徐之间的那几年,东汉王朝也是摇摇欲坠。也正是在这几年,将来要与刘备打交道的诸侯如袁绍、曹操、刘表等人都已早早卷进历史漩涡的中心,他们的动人事迹是时任县委书记的刘备同志所不敢想象的。不过,再过五六年,刘备会让天下人知晓他的名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