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7-19 08:41:23
过了几日,熊复恳求父亲,要拜史学为师。此事史学也提过几次,但熊恪一直未答应,主要因为侯府内本就有魏偲做老师教导三个儿子,如果单独令史学教导熊复,难免会引起他人的关于储位之争的猜想,这对山令城是大为不利。熊恪灵机一动,心道如熊复认史学为义父则不同:史学无儿无女,且才华横溢,多了个义子,必定会倾尽全力教导。而且,史学刚立下大功,自己还未封赏,令熊复为其义子可算作一种封赏,他人也不会多想,实乃是一举两得。于是熊恪说道:“复儿,史先生之才非一城一池可限量,强过为父数倍。如果你想将史先生留下来,你就要拜史学为义父,你可愿意?”
熊复毫不犹豫地说道:“复儿愿意!”
不数日,熊恪便安排熊复拜史学为义父,场面极其隆重。史学半生漂泊,此时多了个义子,直笑得合不拢嘴。况且这个义子还是自己心仪的徒弟。熊复一声“义父”叫出去,史学哈哈大笑。
山令城朝堂,熊恪高坐在主座之上,堂下左侧是熊家三公子及各文臣,右侧是山令城的诸武将。此时,离熊复拜史学为义父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八年了,时移事迁。熊恪也渐渐感觉自己老了。
昨日,子乾城传来消息,先荆公去世,荆文继位。熊恪得到消息后,忙与众大臣商议,如何恭贺新主继位。山令城诸人商议一致,应当出动一个大员,亲自到子乾城称贺。为此,熊鲤、熊凯都力争出使子乾城。唯有熊复一言不发。
熊恪洞如观火,这是儿子在争夺储位啊!
说起来,熊鲤也有自己的苦衷,本来熊鲤才能出众,处理政务多年,功绩卓著,是储君的最佳人选。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熊鲤与熊凯都已将兄弟之情看得淡了,权势之心却日盛,渐渐地两人有了嫌隙。由于熊鲤为人刚正,处理政务之时常常不给山令城臣子颜面,部分臣子对熊鲤不满。熊凯看准机会,暗中联络对熊鲤不满的臣子,借机与熊鲤作对,尤其是熊操暗中相助,整得熊鲤灰头土脸,熊凯却是声望大涨。如此一来,熊凯渐渐有了与熊鲤一较高下的能力。但熊鲤的优势还在。
其实,熊恪内心一直中意于熊鲤,一则熊鲤是嫡长子,名正言顺;二则熊鲤为人孝悌谦厚,处事公正分明。虽然近来,熊凯声望大涨,但是熊恪看得清楚,熊凯无论从哪方面都不如熊鲤。
但三年前,荆文与荆武争斗中取胜的消息传来之后,熊恪心里却是悚然一惊,连熊凯都想争夺储位,为什么十岁便能看清楚上华国国君必是荆文的熊复却毫无动静?难道…熊恪不敢望深处想!
******
实则上,子乾城的局势还真如熊复所料一般。
八年前,熊恪初继位的时候,带着三子熊复朝见华君,返回的途中,只有十岁的熊复,一言断定能为储位者,必荆文无疑。熊恪开始还不相信。但是事情却果如熊复预判般的发展。
六年前,山戎汇聚十万骑兵,侵犯子乾城边境,南关。荆武奉命迎敌,在南关下与山戎大战,相持三十余天,最后荆武以诈降计大败山戎,斩首两万余,是子乾城前所未有的大胜。华君大喜,封赏荆武为一等公。
四年前,华君偶然查阅子乾城内财税账目,见国内税金共有三百余万金,竟被子乾城内官吏借走将近二百余万金,致使国内空虚。华君大怒,令内政大臣务必于三月内追回国债,三月后无果,华君大怒,罢黜内政大臣。下令荆武讨回国债,荆武当仁不让,用了两月时间,追回国债一百八十余万金。华君连呼:“天降我武儿,已成大事啊。”于是,立荆武为储君。
日期:2013-07-19 18:30:26
荆武本就才智出众,继位之后,更加气傲。一次,荆武突然检视各部,月河无故缺席,荆武大怒,令人将月河从家中绑出,当众打了十鞭,又罢免了月河的官职。月河乃是静华夫人最喜爱的侄子,年纪尚小,仅有十八岁,静华夫人为了磨练月河,才令月河在子乾城任职,为了给月河求得这个职位,静华夫人费尽了心机。静华夫人听闻此事后,不但没有动怒,反而亲自带着月河到荆武府上致歉,希望荆武能够保留月河的官职。荆武却一口拒绝:“荆武虽然想徇私情,奈国法何?”静华夫人大怒而去。
事后,荆武的心腹言召,也是荆武的主要谋臣之一,进言道:“世子,您已经责罚了月河,立了威信。何不给静华夫人几分薄面,恢复月河的官职?何苦要去得罪静华夫人?”荆武言道:“古来有训,后宫不得干政,静华夫人持父王宠信,屡次干政,我正要趁机给她点教训,否则我继任了王位,如何处置?”言召屡劝,荆武不听,言召郁郁而退。言召心知静华夫人乃是华君宠妃,不能得罪,于是暗暗地探视静华夫人,言道:“不日里,世子将会恢复月河的官职。”静华夫人才怒气稍减。荆武身边有一近臣,名叫西门庵,知道此事后,向荆武进言道:“小臣听闻,言召曾于深夜拜访静华夫人,密谋计议,不知道计议何事。”荆武大怒,召回言召询问,是否有秘密谒见静华夫人的事情。言召直言不讳,荆武大怒:“你安敢背主谋事!”,就要处死言召,幸得诸臣子苦劝,荆武才息了杀言召的念头,将言召逐出世子府邸。
荆文世子之争虽失败,但争位之心一直不死。听闻此事后与自己的师父李易商议对策,李易言道:“荆武外表宽仁,实则内心残忍,做事狠毒,如若为君,必有大乱,公子当为上华国着想,推翻荆武才是!”荆文深以为然,但是却畏惧荆武的势力,于是向李易问计。李易回道:“虽然现在荆武已经是世子,但能决定荆武是否能够继任,只有华君。能影响华君之人,唯有静华夫人。”李易又道,“静华夫人虽然得宠却无子,华君在位之时,静华夫人当然不必忧虑。一旦华君去世,荆武继位,岂容静华夫人恣意行事?静华夫人曾经数次示好荆武,也是为将来留下余地,但是荆武却毫不领情。臣下料想,静华夫人也必定是心中忧虑,如果公子能够联合静华夫人,共同对抗荆武,还有一丝机会。”荆文方才大悟。
第二日,荆文便准备好了玉石翡翠等珍贵礼物,带着李易前去探视静华夫人。谈话间,荆文故意说起月河之事,静华夫人笑而不言。离开之后,李易言道:“静华夫人喜怒不形于色,乃女中丈夫!”荆文也心有同感。自此,荆文每隔数日便前去探视静华夫人,尽儿子应尽的义务。如此过了一年有余,静华夫人终于被荆文感动。静华夫人的外甥翁勇,借机进言道:“夫人,翁勇听闻,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夫人年月日长,爱弛将至。现在公子荆文伺候夫人十分恭敬,且荆文生母去世日久,夫人何不趁机纳荆文做儿子,将来也好有个依靠。”静华夫人言道:“我正有此意,但不知文公子有此意否?”翁勇将此话,传递给荆文,荆文大喜,便认静华夫人为母。
且说静华夫人自从得荆文为子之后,荆文伺候静华夫人更加恭敬,静华夫人愈加疼爱荆文。一日静华夫人忽然想起:“如果荆文继位,岂不好过荆武,就于我月氏一族,也可有个保全。”静华夫人越想越是满意,于是单独召见荆文,言语里暗暗提及此事。荆文回道:“如果荆文为君,必定立母亲为王太后,大力提拔月氏一族,如若相负,当受刀剑而死。”静华夫人笑道:“此事不过偶尔谈到,你不用放在心上。”荆文压抑住心中的兴奋而退。
数月后,静华夫人四十岁寿辰,华君在宫中大摆宴席,为静华夫人庆寿。荆文甘心充作仆从,里外忙活。荆武却心恨静华夫人认荆文为子,与自己作对,不仅不前去参加,反而劝诫华君,不要为了一个后宫宠妃,大事铺张,有伤官家颜面。华君不听,反而将此事说给静华夫人听。静华夫人大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