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王》
第20节

作者: 鹿林12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熊恪与史学碰下杯,喝了一杯酒,笑道:“什么事都瞒不过史兄。我有意立熊鲤为世子,熊鲤为人孝悌仁厚,且跟随我处理政事多年,经验丰富,是侯爷的不二人选。”熊恪与史学少年相交,就是知心朋友。这几年又与史学朝夕相处,凡难决断的事情都咨询史学,几年下来交情日深。史学人品高尚,熊恪早已知晓,所以,储位大事都会向史学直言不讳。
  史学笑道:“既如此,侯爷便立了熊鲤为世子就是!”
  熊恪看了史学一眼,道:“我何尝不想?但是,我见大夏国和上华国两代新旧君主交替,哪一个不是刀光剑影,阴谋诡计,血流成河?我岂敢不谨慎?”
  史学笑而不言,只给熊恪倒上一杯酒,与熊恪碰一下杯,两人又喝一杯。熊恪见史学依旧不言,心知要得史学的真心话,必须先自己说出心里话,这就是史学的作风。
  熊恪无奈,只得继续说道:“我这剩下的两个儿子,二子熊凯虽然有争位之心,但熊凯为人粗俗,不善于经营,不配为君,也不足以对熊鲤造成威胁,我倒是不放在心上。三子熊复,也就是你的义子,为人沉默寡言,心机深沉,尤其是荆文继位之后,我更是担心,熊复十岁便能看清荆文必定会夺嫡取胜,此等智慧,难道肯居于熊鲤之下?”
  史学笑道:“既如此,熊侯何不立熊复为世子?”
  熊恪苦笑道:“史兄是不肯帮我啊。你想熊鲤是嫡长子,从政十余年,党羽已成,岂肯轻易放手?即使他想,依附他的臣子岂会束手?一旦立熊复为世子,山令城必定会大乱啊!”
  史学知道熊恪这些都是真心话,但也知道一旦涉入天家骨肉之争,则必有性命之危。史学早已料到会有今日的事情,但事情到来之时,依旧难下决心。
  史学沉吟许久,才说道:“恪兄,我有一言。”
  史学这声恪兄说出来,就意味着史学是下定决心,帮助熊恪。熊恪心下感动,道:“史兄放心直言,此事出你之口,入我之耳,唯有天地知之,绝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日期:2013-07-22 18:37:00

  史学点点头,举起酒杯一口饮下,没与熊恪同饮。史学说道:“近几年,我也觉得复儿心机深沉,非你我所能看透,但我敢确定,熊复有一片赤诚的爱民之心。史学以为熊鲤为君,可保山令城无虞,但难保不会引起熊复争夺。熊复为君,却能振兴山令城,光大熊氏一族。但是恪兄不论立何人为君,都须未雨绸缪,省得又惹得一番腥风血雨。”
  熊恪沉思良久,道:“此事容我三思!”
  当夜,熊恪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一时想立熊鲤为君,但又怕几个儿子手足相残;一时又想立熊复为君,但又觉得对不起熊鲤十几年的辛劳,两种想法纠缠心中难解。熊夫人本已就寝,却被熊恪惊醒,怒道:“这深夜了为何不睡?”熊恪回道:“还不是在想几个孽子的事情。”熊夫人吃了一惊,睡意全无,默想片刻,问道:“有性命之忧么?”熊夫人见惯了宫廷争斗,知道自家也是难免。熊恪回道:“世事难料!”熊夫人沉默一会,只说道:“无论如何,只要几个孩子没有性命之忧,凡事都无所谓!”熊夫人无心之言却点醒了熊恪有心之人,熊恪当即决定,说不得只好立熊复为世子,否则几个儿子必定会骨肉相残。

  第二日,熊恪便下令熊复前往子乾城向华君称贺。熊恪此举本是表明自己欲立熊复为君,但是熊鲤与熊凯却不如此想,只觉得是父亲怕两人分出个高下,给山令城内臣子错误的信号,所以才令从来不争的弟弟前去,避免两人争执。就连山令城的臣子也以为如此。
  ******
  熊复接令之后,带好贺表,启程赶往子乾城。熊复此行除了日常差遣的侍从之外,还带了三个人,分别是阿牛、刘飞和刘洪。在阿牛跟随熊复不久之后,熊复又收留了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刘氏兄弟。熊复当然不能收留所有的孤儿,但刘氏兄弟是熊复儿时玩伴,情谊深厚,熊复还是奏请父亲收留了下来,养在侯府里。熊复从未将这三人当做仆从看待,而以兄弟相处,吃喝用度,习文练武,都在一起,四人关系也愈加亲密。其中,阿牛性情耿直,习武有成,刘飞和刘洪更多习于兵法,颇多谋略。

  熊复自官道经过河头城,嘉阑关,最后来到子乾城。熊复八年前曾经跟随父亲走过一次这条路径,当时熊复还感慨嘉阑关南北分割,百姓生活差距过大,但今日差距更甚于从前。熊复见此,感叹道:“关中皆骨肉,关外皆匪寇。”
  一行人来到子乾城之后,熊复按照规矩,在驿站下塌。安顿之后,熊复向宫中递交了拜帖,求见华君。又按照父亲的吩咐,向宫中递交了母亲亲手写的拜帖,求见静华夫人。做完之后,熊复便返回驿站。阿牛等三人因为第一次进子乾城,出去游街去了。当日,宫中来人传达华君旨意,令熊复明日一起随子乾城臣子参加早朝,早朝结束后,静华夫人在后宫摆宴,宴请熊复。
  熊复上了早朝,递了贺表,华君,也就是荆文,对熊复说道:“边关乃是要害之处,望熊氏一族好好镇守,不要出了差错。”熊复躬身领命,说道:“熊氏一族定不辜负陛下期望,用心镇守边关。”华君不再理会熊复,便开始议论政事。熊复也不再言语退在一边,沉默不语。
  散了早朝之后,早有宫人在门外等候熊复,接了熊复来到后宫。熊复进了宫中,只见众官家夫人侍女拥簇着一女子,猛看去似乎年过半百,细看去又似二八少女,身穿锦花红袍,头戴双凤玉簪,浓妆淡抹,眉目流转之间流露出一股英气。熊复知道这便是静华夫人了,忙跪下行礼,口中叫道:“山令城熊复叩见夫人。”静华夫人回顾众侍女及子乾城内的几位官员夫人,笑道:“这便是我妹妹的儿子了,也是我的娘家人。”又对熊复说道,“快起来,让姨娘看看。”静华夫人的精神气色可比荆文继任前好太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