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落寂:品读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第2节

作者: 余楚颜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二十二岁时,容若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被康熙皇帝破格授予三等侍卫官职,寻晋一等,从此步入仕宦之途。直到三十一岁去世。侍卫是皇帝贴身随从,虽官职不高,却极为重要。多次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多次出巡京畿、塞外、辽东、山西、江南等地。
  因容若心有壮志,初时对侍卫生涯颇有微词,绝少开怀。也是因无力改变生活轨迹,且心有广阔天地,后便沉迷汉文艺术,广交文友,成为心性恬淡之人。“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贫贱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二十四岁时,容若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编辑一处,合为《纳兰词》传世。
  日期:2011-10-20 10:30:58
  爱情。
  关于容若妻室问题,素有异议。据考证,在容若取正妻之前,在家养病期间,家中曾为他纳颜氏为妾,照料容若生活,以慰寂寥。容若二十岁时,方才迎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兴祖之女为妻。彼时,卢氏十八岁,两人十分恩爱。是旁人眼中极为相衬的一对人。
  只可惜,成婚三年,卢氏便亡于难产。这对容若来说,是极为重大的一次生命打击,令他伤情彻骨。也因此,容若之后词风为之一变。所谓“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几乎可以说是无词不伤、无词不泪。

  卢氏去世之后,容若续娶官氏为继室,赠淑人。但因与官氏内心相隔,容若实觉孤寥。康熙二十三年冬,容若扈驾南巡归京之后,纳江南艺妓女词人沈婉为侍妾。并为沈婉置一曲房,请友人严绳孙书额曰“鸳鸯社”。
  只是沈婉身份低微,遭人非议。因其社会身份复杂,纳兰明珠强迫容若与沈婉分手。康熙二十四年,沈婉返回江南。两人相处不过百日,一切便尽化乌有。纳兰容若,也是才子风流,感情生活亦总为人津津乐道,市井流言也常有捕风捉影之说。
  且有容若表妹入宫一事,可备做一谈。
  日期:2011-10-20 10:31:45
  交际。
  学者张任政在《纳兰性德年谱•自序》当中记到:“生平挚友如严绳孙、顾贞观、朱彝尊、姜宸英蜚,初皆不过布衣,而先生固已早登科第,虚己纳交,竭至诚,倾肺腑。又凡十之走京师,咤傺而失路者,必亲访慰藉;及邀寓其家,每不忍辞去,间有经时之别,书札、诗、词之寄甚频。……惟时朝野满汉种族之见甚深,而先生友俱江南人,且皆坎坷失意之士,惟先生能知之,复同情之,而交谊益以笃。”

  容若虽是生长于高门华阀的贵介公子,却长成为一个心性单薄的磊落男子。是深情幽婉,亦是落拓不羁,全无八旗子弟之浮靡。他所热衷交往的人,如严绳孙、顾贞观、朱彝尊、姜宸英辈,皆是“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
  他们多是江南布衣文人,与世两无争。容若待人又极是真挚,用情极深。朋友落难,不论险阻,必定相助。友人吴兆骞曾深陷科场案,被流放在外,容若百般努力,终将吴兆骞救回。此一事更是一时传成美谈。
  他与他们之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平淡如水,不尚虚华。要做的,不过只是在那“渌水亭”聚一聚。读书。写字。填词。作诗。感风吟月,叹念年华。
  日期:2011-10-20 10:33:48
  饮水词。

  纳兰容若这一世,最受世人瞩目的,便是他留存的那三百余首词作。极清新隽秀,又极哀感顽艳。纳兰词是词坛无可争议的一座丰碑。在词坛中兴的彼时,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
  纳兰词初名《侧帽词》。康熙十七年,容若委托友人顾贞观在吴中刊成《饮水词》。《饮水词》收词不多,只百余篇。此二本刻于容若生前,今皆不见传本。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编辑一处,并为《纳兰词》。
  纳兰词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诸多方面。虽以其身份经历,词作数量不能算多,眼界亦不算开阔,但因了那旖旎词情,尽出佳品,为后世人大力推崇。
  王国维赞容若道:“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况周颐更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容若一生,恰如三月春花。生,之于容若,只是一趟短途旅程。生无完满,来去无涯。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暮春,容若抱病。五月,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而逝。彼时,他三十一岁。
  他是人间惆怅客。

  不知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日期:2011-10-20 10:34:51
  【词话一】西风一夜剪芭蕉
  恨因谁(忆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纳兰性德《忆江南》
  是为《纳兰词集》开卷第一首词。
  思忆当中有一种清微的愁。却愁中有美。
  这一首二十七字小令。题材习见,却因为经了纳兰容若的笔,变得如此情媚动人。词里,有美人独立,有夕阳斜照,有心香成灰。词外,是思盼,是顾念,是深致不悔的情意。

  上阕有情,“昏鸦尽,小立恨因谁”,心中有爱念。下阕有意,“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萧索淡静的景,竟处处有哀痛。
  他写了这样一个痴心女子。在这日暮昏鸦扰攘群飞的时分,不知因谁,依旧立在那一处,踟蹰、张望、心不安。窗外柳絮飞如雪,轻缈缈飘入内。又有微风轻浮,与她插于胆瓶内的数枝梅交相缠绵。柳絮、清风、寒梅,本是温柔景意,却在这一日凉了她心。
  如许经年,她早已失了他的音讯。不知道他何年何月身在何处,周身有何人相伴相依。她一如你,我,每一个人。是,总是有那么一个人是长住心底的。平日里绝然不敢肆意去想,去念。只能偶在宁静日暮的时分,偷偷探身去望一望。望一望过去。望一望曾经。望一望那些共相依偎的温柔年光。
  只是。过去,便就是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不能再拥有。唯念一句“心字已成灰”,关上窗,拉上帘,转身一生叹,然后结束这一程不为人知的黯淡心念。
  末句“心字已成灰”写得最是怆然,最是凉薄。心字成灰,一语双关。既是写心字香烧,也是小立女子心意灰凉。关于“心字香”,明代的杨慎在《词品•心字香》当中写道:“范石湖《骖鸾录》云:‘番禹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索篆成心字也。”

  一句“心字已成灰”写下,似是真就要从此绝了她对他的想头。从此以后,再不牵挂、再无心念、再不追忆不休,纵她心中有千万不忍不甘不舍不愿。至为感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