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海经的钥匙》
第36节

作者: 小砚的白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位于房山区周口店村西的龙骨山,距市区48公里。周口店最早发现的地点是第6地点,是瑞典科学家安特生于1918年发现的。1921年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发现了周口店第l地点,又称“猿人洞”,即著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出土地点。1921年和1923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发现并进行了试掘,1927年开始正式发掘。由步达生负责野外工作和人类化石研究。1927年发现了一颗保存很好的人类下臼齿化石,步达生经过仔细的研究,提议给这种中国古代的人类一个古生物学的学名:“中国猿人北京种”,后来葛利普教授将之命名为“北京人”,这个通俗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遗址开始发掘,中国地质学家李捷参加发掘工作,并发现了周口店第3和第4地点,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也是新地点的发现者,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5、7、8地点,找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根据对文化沉积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之间。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 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 砸击法,偶见砧击法。北京人还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七七事变后,周口店被日军占领,发掘人员被杀,裴文中和贾兰坡的办公室被捣毁,发掘工作终止。抗日战争时期,已发掘出的六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存放于美国开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中美双方计划将其转运美国,以防其落入日本手中。途中头盖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在龙骨山顶部于1930年发掘出生活于2万年前后的古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山顶洞人”。1973年又发现介于二者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看看这北京人,比元谋人靠谱多了,至少别人留下了几个头盖骨,可以用于计算比较脑容量。“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当年是震惊世界的发现?为什么喃?因为,在上一世纪20年代,“北京人”是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因为这一的发现,全世界很多学者当时甚至认为人类起源于中国。
  无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还是元谋人牙齿化石都是在进化论的指导下找到的古代猿人证据。
  我国官方沿用至今的人类起源理论是达尔文同志的进化论――通俗说就是:人类是从猴子逐步进化而来。复杂点说,如果以能够直立行走(猿人化石附近发现打制石器,表明上肢被解放,推测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为标志,那么古人类最初出现于500万年到700万年前,并于20万年前进化成早期智人,大约10万年前进化为晚期智人,我们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或称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但是,这一理论大致是一种猜想,人的分阶段也是按照头盖骨化石的脑容量和现代人的脑容量比较而来的。(这个脑容量不是绝对脑容量,想想大象鲸鱼脑子比人大多了,我们谈的是相对脑容量,相对于动物本身的个体大小,一般认为,脑子占身体比例越大的动物越聪明)。

  问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自然现象观察后的一种总结,这一理论的核心缺少科学依据,尤其是缺少当时已经有了的遗传学的依据。更不要说因为时代的局限,他的理论根本经不起现代基因学的检验。随着基因学的发展,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我们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基本是一个错误的假想理论。科学家把人类的DNA和非洲猩猩,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的DNA来比较,甚至和果蝇(喜欢吃腐烂水果的苍蝇)的DNA来比较,我们得不出非洲猩猩和人类相比果蝇具备更近的亲缘关系的证明。这说明―――人―――不是从猿猴进化而来。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很可能都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物种。(在这里,我得申明一下,我不是宗教信仰者。)而基因学还显示:所谓的北京人,元谋人等等也都不是我们的祖先。那些被当成宝贝的头盖骨化石,当年还被抢来抢去,失踪后还被当成悬案让人扼腕痛惜...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浮云。北京人同学,长得丑的确不是你的错,但是长得丑还要出来糊弄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第二十一话完
  日期:2011-03-29 23:15:59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二十二话,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下)
  2.4.2 基因学的研究成果――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我们先学习些基因的基本知识(有些是在初中生物学过的,不过我早都忘光了,下面这些是从网上新学习来的):

  什么是染色体,DNA,线粒体DNA?
  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其中一对叫XY染色体,Y染色体是男性独有。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Y染色体上的基因是父系传承,父子代代相承。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大多缩写为mtDNA),是承载线粒体遗传密码的物质。存在于细胞质(cytoplasm,又被称为细胞浆)里(注意这是新发现的东西,以前我们提到的23对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结构)。因为精子细胞基本不包含细胞浆,不对受精卵贡献细胞浆,这样男性的线粒体基因只伴随此男人生活一生,然后就终结了,不能遗传给后代。只有女性的线粒体基因能随其卵子遗传给后代。因此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

  什么是基因学喃?
  “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 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 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3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 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基因学就是围绕着解读微观世界的基因序列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基因学是新兴科学,在国外已经有了30多年的辉煌,这个学科最初的形成是因为显微技术的不断发达,我们可以对细胞内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最初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疑难病症,例如癌症和艾滋病,我们对他们的原因不清楚,想通过微观的研究搞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直到今天,医学的应用仍然是基因学最主要的应用方向之一。用基因学来揭示人类的起源,这完全是个没预料到的副产品,谁曾想,这副产品还越发展越厉害,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基因考古学(genetical archaeology)。最初基因学的难点在于剥离和解读基因序列,但是今天,随着各种显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我们可以轻易的解读人的全系列基因。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基因身份证,里面记录着这个人的全基因。在能够轻易解读人的全基因以后,下一步是弄清每一个基因片段的功能。这样可以主动修复某一段受损的基因,或者主动植入某一段想要的基因,改变这个人的形态功能(变成生物机器人)。是不是写得有点像科幻?哈哈,我想告诉的是,这是事实,已经有试验室在做人的基因片段的功能解读上的尝试了。并且对其他动植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某些成果,看看现在泛滥而来的转基因食品,克隆动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