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博弈华尔街 -- 写给不甘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们》
第6节作者:
税尚楠 其次,政府的政策变化影响经济运行,进而影响公司经营,影响公司利润。公司利润增减影响股票的价值。
由于股票有帐面价值和实现价值之分,要实现价值,就要通过股票市场交易,因此股票市场是评判和实现股票价值的关键。因为是市场,所以影响股票市场交易价格的因素相当复杂,比如市场对此股票的供给(卖)和需求(买),市场本身的状态,即是 “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上涨),还是“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下跌),都影响股票交易的价格。
日期:2013-06-26 05:01:18
美国股市的交易规则
美国有三大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 NYSE),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NASDAQ)和 美国证券交易所( AMEX )外加一个柜台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其中, 纽约证券交易所 历史最长,至今已有 200多 年的历史,上市股票超过 4000 种,包括大部份历史悠久的“财富五百大企业”,公司要在这里上市,要受到相对严格的审查。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历史不长,建立于1971年,这里交易的主要是科技公司。两家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在股票买卖方式。在纽约证交所,经纪人在场内走动叫喊来寻找最佳买卖主,后者的买卖在电话或计算机上谈。
美国证交所是美国第二大的证券交易所,交易方式大致都和纽约证交所相同,只不过在这里上市的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因此股票价格较低、交易量较小,流动性也较低。柜台交易市场的交易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证交所,主要是经由庞大的计算机系统来进行买卖交汇的。
无论在那一个证券交易所交易,基本的规则是“你情我愿”,即公平交易原则。交易双方要就交易价格,数量达成一致时,交易才能进行。而买方和卖方的经纪人,不仅是交易的执行人,也是交易的见证人。为了防止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问题,在政府的主导下,美国制定了证卷法之类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发股市和交易。为了量化股票市场的兴衰,目前主要由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三大股指来代表着美国股市的。
……
讲到这里,坐在前排的数学系的“牛弟”站了起来,打断我的“演讲”,“你能讲点合用的?比如,怎么买股票,该买什么股票。”我语塞,因为从未操作过,事前也没准备这些具体的资料。正想老实招认,几个联谊会的死党已抢到前面帮我下台:“饭菜快凉了,今天就讲这么多,开始聚餐。”
一说起聚餐,大家欢呼起来。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每月组织一次这样的聚餐:每家自带一份够2-3人享用的菜肴,集合到一起共同分享。因为校友们来自中国不同的城市,加之国人都好面子,怕被人看低,都会施展全身绝技做带来聚餐的菜,这样,我们的聚餐会就很象全国美食大比拼,尤其让人向往。因此,一说开始聚餐,大家都抛下我,奔餐桌去寻找自己喜爱的食品了。不过用餐时,“牛弟”和他刚来不久陪读的太太 - “牛妹”,仍然不放过我,不断追问我一些具体的问题。我只能诚实面对,告诉他们“这些问题我正在研讨中。”
日期:2013-06-26 19:08:46
五。 餐馆没有财路
美国的中餐馆,实际上可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中餐馆,大多都会经历短暂兴隆后落入惨淡经营的宿命。
菜谱的单一,就那么几个,10个菜,而且就两个所谓“适合当地人”的口味(很多餐馆的调味都是事先调好,甚至是买的。一种是“黑汁”(酱油和味精加蒜末调出的),一种是“白汁”(盐巴和味精加蒜末调出的))。对于食品,一般西方人不喜好辛辣和“怪味”,所以中餐“本土化”就主打“咸淡”和“甜酸”,结果味道单一。同时,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很多人吃中餐主要是“尝新”,而非日常饮食,所以新鲜劲都会很快过去。而当地的华人又很少光顾这些“变了味的中餐“, 结果,我们餐馆几乎没有多少回头客。
不过,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国人的《螃蟹文化》和中餐馆最具完全竞争的特性。
“螃蟹文化”主要指的是国人不容他人出头的传统恶习,是说人们生存方式就象螃蟹:如果把一堆螃蟹放进一个篓子中,即便不盖盖子,也没有螃蟹能够爬出来,因为只要有一只往上爬,别的螃蟹就会纷纷攀附在它身上,都要一起出去,结果,爬在最前面的不堪负重,被后面的螃蟹们拽了下来,尝试几次不成功后,没人再动出去的念头,最后大家都会在篓子里老老实实的呆着。
在商业上,“螃蟹文化”首先的表现是“山寨”,是“复制”,是“抄袭”。如果发现有人在购物中心开餐馆赚钱,很快就会有人“山寨”出一家,甚至几家类似的餐馆。由于开中餐馆的初始投资不大,西式中餐味道差异不大,“产品”完全同质,因此餐馆一多,竞争就激烈。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价格是唯一的竞争手段,最终大家只好“竞底”,都不赚钱。
我打工这家餐馆未能逃脱此般厄运,自从离我们2,3英里处又开张2家中餐馆后,我们店的生意就日渐冷落,过去周五晚餐至少有200多个客人,现在能有8,90客人就很不错了。卖自助餐赚钱主要靠人气,客人少了很难保本,因为虽然食品的原材料价格不高,但房租,水电占成本的二分之一左右。为了扭转乾坤,摆脱困境,老板出了个奇招,雇了个美国人来当大堂经理。
此人名字非常大众化,叫约翰(美国人喜欢叫人名,而非姓,以示亲热),30来岁,长得很像我们中国人讲的那种“奶油小生”,头发梳得油光水滑,总是西装革履,还散发着男人香水的味道。虽说只是社区大学的“大专生”,但也能说会道,还自信满满。有了他以后,老板让原来的“带位小姐”下课回家,约翰除了照管里里外外,和客人们,尤其是年轻女客人嬉戏笑闹外,还负责“带位”
- 安排客人座位。
一开始,大家相安无事。虽说很反感这小子把中国开会多的坏习惯引进了餐馆:上午开店前开准备会,晚上关店前开总结会,还人模人样的侃侃而谈。但因为我们是周末工,不用天天开会,也指望店里的生意兴隆,所以也就逆来顺受了。但日子一长,发现这家伙不仅喜欢和一个叫阿米的女士“勾兑”,眉来眼去,而且开始“以权谋女”。
阿米是老板台湾的远房亲戚,老公也是在我们学校读博士,她闲得无聊,所以来餐馆打工。开始是做收银,但嫌工资低改做了跑堂。约翰来后,他们两人越走越近,同时,阿米的裙子越穿越短,上衣的胸口也越开越低,约翰也常常追在她后面,干些拍拍屁股,搂搂腰之类的揩油勾当。在美国,对于男女之间的关系,没人管闲事,说闲话,所以,不管他们怎么“勾兑”,大家都象没看见一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