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
第10节

作者: 铜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有心事?”
  “是。”
  “能告诉我吗?”
  我略一犹豫把事情从头到尾的讲给她听。我讲的异乎寻常的完整顺畅,我说我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我爸要知道我连个毕业证都拿不出来非拿大铡刀斩了我。我还跟她说我现在很矛盾,我跟柳如雅像是熟悉的陌生人,根本没有点恋人的意思,完全用以前的默契和好感硬撑着。我好像很乐于跟她讲我的事。这种毫无防备滔滔不绝的快感我从未有过。
  王忆霏听到我谈起柳如雅时打断了我,“我不想听你的这种故事。”
  王忆霏说你毕业证这事还不简单,好好复习准备补考,实在不行就去找任课老师求情,十有八九总能让你过。
  我笑,“真这么简单我就不发愁了,打上大学开始我就上过一次课,老师是男是女长什么模样我全不知道。求情的人多了,人家凭什么要照顾我?”
  王忆霏沉默一会抬起头朝我慧黠一笑,“也不难,你知道你们管理学院的副院长是谁吗?”

  日期:2013-04-05 16:19:51
  “你爸爸?”
  “少胡说,”王忆霏笑,“他是校报的总编,你可以想办法跟他认识认识。”
  “什么校报?”
  “人文报,你看过没有?我宿舍一个同学在那,听说他还不是一般的重视。”
  “我看过我看过。”我说。我真的看过,最开始搬出宿舍那阵还总回去玩,宿舍里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校报,什么《学生报》《就业指导报》,不一样的报纸一样的乱七八糟,我每隔两个星期快速浏览完,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审丑能力,让我以后面对各种女生都心平气和。我说:“我记的那上面的文章千篇一律,滑稽幼稚,大一生谈的是理想与抱负,常用的句型是‘我愿意……我愿意……’;大二生谈的是现实与迷茫,文章中一定会见到‘可是现实就是如此……’;大三生谈的是美女与野兽,常发感慨‘……恐怕这就是爱情’;大四生谈的则是不舍与憧憬,十有八九就是‘虽然有些……但我依然坚信……’”

  王忆霏笑。
  “我觉的他们一是见识短浅,以次为好,所以翻来覆去拈来的都是老一套,毫无信手可言,像一根放久了的油条,既难看又难吃;二是八股文精神死而不僵,真正八股文所强调的逻辑性在他们文章中看不到,看到的只有五四时代所攻击的老派和机械。”
  “你说的那么好听你倒来试试。”

  “好,我来就我来,那院长姓什么叫什么。”
  “叫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姓贾。”
  日期:2013-04-05 22:16:41
  我回去的时候路过食堂,每到饭点这里都人潮涌动进进出出好不热闹。我看到食堂门口林林密密立着一个又一个的木板,上面的“请君注意”从唱歌舞会到滑旱冰打游戏一概的不着边际。再往前紧挨着的是一排贴满各种告示的宣传栏,大多是补习班招人你不来悔死你来了就对了几十年同学信赖伦绝对高品质和考试资料倒卖以旧为贵全都号称笔记做的倍儿全还写满了考试经历。即便有个有生活气息的无非就是钱包掉了身份证还在里面求好人归还,我明白这里面的猫腻,还不还主要跟性别和照片上的相貌有关,跟道德人性并不沾边。我看着这花花绿绿的广告,脑海中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本又一本集结成册的大字报,我想起几句话明明挂在嘴边可就是捋不通顺,我一边走一边反复思索,那段话终于连贯起来。“英勇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恩维尔?霍查同志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英明领导下,正在展开一场具有深刻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的革命化运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我推开公寓门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说我的名字,我蹑手蹑脚的推开门又猛的关上把正在吃饭的周志远、光明和王倩吓了一跳。“谁在背后说我坏话呢。”“谁也没在背后说你坏话,提你还能吃的下饭去么?”“少来,我都听到了。”王倩撇撇嘴,“属狗的。”我笑说不客气。
  “听志远说你和柳如雅把一件波澜不惊的小事弄的跌宕起伏?”光明一边大口嚼着饭一边问我。
  “没错,虚张声势化简为繁一贯都是我的拿手好戏。”
  王倩笑,“缺心眼的光荣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不管什么小事都得挖出道道来,哪怕八竿子打不着没关系,一是转移话题,二是显的深刻,他们大学生都爱玩这套,是吧志远?”
  “那你跟柳如雅这又算是春风吹又生了?”
  “本来是,可刚好了又分了。看来这春天过的太快,眨眨眼又是寒冬了。”光明用餐巾纸擦着手用眼睛直瞥我,这次你倒是处之泰然看来知道以前多丢人了。放屁放屁,我说我用情伤心都是假的,演有人情味给你们看呢。光明随手把餐巾纸放在桌上,真的假的我不知道,我觉的这事儿上你有点作死的意思。王倩说这回不对劲,你老实说是不是又认识了别的什么人,真要那样我就替柳如雅抽你。光明笑,这你放心,别看着他整天油腔滑调骨子里其实特别专一,你们不知道,他总是在这种别人都不在乎的方面高度重视,显的自己特有格调。

  日期:2013-04-09 21:04:51

  我那晚用了挺长时间赶完一篇文章,写好后打出来对着电脑屏幕呆呆的看:
  谈教训
  自大学伊始到现在,算下来也有三年有余,期间接触了不少高年级的同学,他们的热情和关心让我感动,但爱教训这一点却让我在尴尬同时又小小的厌烦。他们实在太爱教训,一旦开口,种种案例信手拈来,各样排比也呈奔腾之势让人无法招架。教训是个形式,教训的内容是成功学。我实在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和讲故事的能力,能把平淡如水的东西叠加成汪洋大海,这种惊讶就好像我发现金圣叹说花生米和豆腐干一起吃能吃出烤鸭的味道。

  几年前读过几本所谓“成功学”的书,内容上大同小异,有些走的还是《伊索寓言》《列子》一类的老路子,那时候根据作者浅薄的断定,这样的事情与民族性有关,大概是美国人和去过美国镀金的人才会大谈特谈这样的“成功学”。后来知道《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全球竟卖了近3000万本,不由的大吃一惊。钱钟书的《谈教训》一文中说“中年人好教训”,看似正确但不全面,他能认识到此事与年龄有关已然不易,可惜他毕竟是流于表面,也犯了“读书不化”的错误。实际上,爱教训这东西确实与国籍无关,与年龄有系,但其相通处却在于大小之分、长幼之别。年龄大的遇到年龄小的总要忍不住在心里说上句“你这小兔崽子”。

  这里的年龄自然是笼统且意象的定义。有种种原因导致“年龄”上的偏差,比如有人虽上大学却比高中生还小,有人三十岁却已经取得一般人五十岁才能取得的地位和成就。因此不妨给这里的年龄加个定语,叫做“地位年龄”。
  日期:2013-04-09 21:05:1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