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和鸣》
第29节

作者: 稻穗麥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春业的母亲身材矮小,穿着身整洁的灰卡其干部服,一头花白的短发掠在耳后。跟他说话的时候,老得仰着脑袋,亲热中不乏敬意。作为主妇,虽然扎撒着手忙里忙外,依然腾出时间来嘘寒问暖。媒人黄美莺老师出名的能说会道,长得眉眼灵动。有她在场,虽然没几个人,气氛依然很热闹。
  这样东想西想,炉子上的水想必早已经烧的开了花。可是出奇得很,锅盖上半点儿水汽也没冒。火,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灭掉了。他这才想起,上一次煤油用完了还没灌上。
  陈雨思喜欢挑灯夜读,半夜肚子饿,就想做点儿宵夜吃。每个月的煤油定量不太够,需要走走后门,买点儿定量以外的煤油。这种礼尚晚来的事情其实并不难,何况他有个小同乡,名师崔仁和经常在他面前做示范。这种事情,看个一两次,再实践一两次,也就会了。无奈他有点儿知识分子的洁癖,不愿意在这拉拉扯扯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桌上的搪瓷碗里,搁着中午吃剩下来的大半个馒头,已经开始发硬了,嚼起来木渣渣的。他倒了一杯热水,又开了个凤尾鱼罐头,晚饭总算不至于太乏味。他这间屋子,虽然收拾的干净利索,但是,有一种落寞肃静的气氛,一看,就知道是一间缺少女主人的单身汉宿舍。
  屋子是长条形,进门左边的东北角,放着一张单人木板床,吊着圆顶蚊帐架子。南窗下一张小书桌,上面放着一个饭盒,两个搪瓷饭碗和几本数理化方面的书籍。书桌和床中间,是他的小竹子书架。西墙下排着两条长条凳,上面攞着他的两口皮箱。皮箱的前面,是脸盆架。除了木床和脸盆架,其余的东西,从他上大学起就一直跟着他。那时候,宿舍里住着七八个同学,都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当年的心情,躺在床上,也好像身体会插翅从窗口飞出去似得。

  现在,四周围的人,一对一对,象小燕子一般,积极地垒巢搭窝,生儿育女。在这个仲春的傍晚,他从没象现在这样,觉得孤清和寂寞。
  他靠在被子上,十指交叉枕在脑后。想想那次相亲已经好几个礼拜了,对方至今一点儿消息也没有。算来两个公社相距不到四十华里,骑上自行车跑一趟,要不了几个钟头。可是,媒人黄老师告诫过他,跟本地的女孩子交往,就得守当地的规矩。如果违背父母的意见,私底下来往,搞不好会被女方的亲友当做流氓痛打一顿。他目前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耐心等待。
  日期:2013-07-20 18:25:13
  ***** 往事如烟(23)*****

  他第一眼看见柳春业,只得到一个笼统的印象:身材五短,相貌平常。
  虽然她穿的是一件黑灯芯绒棉袄罩褂,依然未见苗条。陈雨思看女人并不外行。上海女人向来以美貌著称。他母亲和姐姐就是小圈子里出名的美人。亲友中相貌出众的大有人在。
  初次见面,众目睽睽之下,自然不方便仔细打量。自他落难以来,这是第一个正式相亲的对象,心中不由得一阵欢喜。
  柳家的客厅兼做厨房,看着这两个年轻人,脸红红的坐在一旁,媒人黄老师说道,屋子太小,怕是坐不开。徐老师忙接口,西边有一间教室开着门呢,待会饭开在那儿。黄老师说,既是这样,小陈和春业先去收拾收拾,菜好了过来端就是了。两个人心知肚明,这是给他们制造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呢。陈雨思笑眯眯的站起身来,二话没说,就往外面走。
  一看这间小学校的规模,就知道这个胜利公社是个小地方。两排疏疏落落的房屋,有些顶上苫的还是稻草。这几间跟民房差不多的屋子,想必就是全部的教室、办公室、教职员宿舍了。学校连堵围墙都没有,更不要提大门了。近边的农舍里,不时传来鸡鸭鹅的叫声。

  这间敞着门的教室,门外有一棵碗口粗的柳树,说不定是哪一年的学生贪玩插下的树枝长起来的。这种树,一沾泥土就活,几年的功夫,就长得十分高大。这会儿,柔韧的枝条上缀满了新发的嫩叶。在初春的阳光下,金黄澄碧。
  一只老母鸡不知是从哪儿钻出来的,咕咕咕,呼唤它的十几只毛茸茸的孩子。教室里明显打扫过了,泥巴地上,还留着一条条扫帚扫过的痕迹。
  陈雨思从一堆课桌中,仔细地挑了四张好的,拼成一张大长桌。又一条一条试坐那些长条凳。多余的桌子条凳,把它们堆到一边。他又搬又抬的,竟然出了一头的汗。忽听背后传来嬉笑声:
  “看哪,柳老师的对象!”
  “哎哟,还是个四眼,小二,跟你家大黄狗一样。”

  “嘘!嘘!柳老师来了!小心明天叫你上黑板默生字。”
  他抬头一看,果然是柳春业,咯吱窝底下夹着两张旧报纸,笑吟吟的走了进来。她身后有几双乌溜溜的小眼睛,好奇地往里面张望着。
  苏北地区的风俗,女人结了婚,象孙悟空去了紧箍咒,自由度大的没边儿。他曾亲眼目睹一对新婚夫妻,大白天敞着门,歪在床上打情骂俏。人们从他家门口过来过去,没人当一回事儿。可是未婚的女子,却矜持得象公主一样,半句重话都听不得。当然,柳春业是高中毕业,理应跟村子里的姑娘不同吧?
  他正在那儿犯嘀咕,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位乡村才女,柳春业倒是先开了腔:

  “饿了吧?我看那边也差不多了。再过个半个钟头就可以开饭了。”她的嗓音不高,非常圆润。陈雨思最怕听那种尖利的高音。每个工厂机关学校,都有个***思想宣传队。里边照例有个把嗓音高亢的女高音,开大会的时候,对着喇叭,领头喊口号,听得人头皮发麻。柳春业低低的女中音,很有些安抚神经的作用。
  她这两句平平常常的寒暄,不知怎么地的,听得他心中一酸,眼窝子也有点儿潮润了。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就势把眼睛也抹了两下。柳春业关注的望了他两眼,神态安详地在旁边的条凳上坐了下来。
  这柳春业是个小圆脸,鼻梁高高的,单眼皮,眼泡稍微有点儿肿。若不是身量不高,非常像个蒙古族姑娘。那几个小毛孩子,可能是她班上的学生,伸头张脑挤在门边,指指点点,她却丝毫没有忸怩之态,态度自然大方。
  许多美丽的女子最好能微笑不语,因为一张嘴,她们的美貌就会大打折扣——不是声音粗砺,就是牙齿难看。柳春业跟她们正好相反。当地水质不好,大多数人都是一口大黄板牙。柳春业在洪泽湖边的外婆家长大,那儿的土壤水质好,人人都有一口雪白的美齿,并且非常引以为自豪。
  这会儿,她慢启朱唇,笑语盈盈,一粒粒半透明的美齿如珍珠般闪着光,似乎在等待有缘男子的亲吻。
  日期:2013-07-23 19:49:54
  第五章*****前车之鉴(1)*****
  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吴小杏抬起头,尚未从陈雨思柳春业的世界回到现实。她睁大了迷茫的双眼,追问道:

  “姨妈,后来呢?”
  黄美莺黄美苹姐妹两,在这当儿,手脚麻利的包了许多胖鼓鼓的水饺,一张八人大圆桌,放满了这些小白鸭子般可爱的东西。
  听到外甥女问她,古太太冲妹妹调皮地挤了挤眼睛,神神秘秘:
  “就是为了这个,特意跑来听听你的意见哇,你说说,什么样的结局才能吸引人呢?”
  吴小杏没来由地红了脸,“姨妈,你不是说,这是真人真事吗?怎么个结局你是知道呀?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
  古太太侧着脑袋,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又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

  “那样子,岂不成了新闻报道了?我呢,设计了好几个结局,就数实话实说这个最煞风景。你要知道,我写来是让马克去拍电影的呀。这可是个大投资,弄得不好,百万千万银子,只能换来一堆废胶片!”
  吴小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认真地思索了几分钟,忽然一拍后脑勺,
  “有了!就最传统的大团圆结局怎么样?他们结婚不久,云开雾散,时来运转。”小杏兴奋地站起身来,手脚摆着着粤剧花丹的功架,嘴里拿腔捏调学着粤剧的念白:“
  “那,陈雨思,平步青云;柳春业,妻凭富贵;夫妻双双回到大上海,拜见公婆;喔,对了,对了,再添上一个胖娃娃,更是锦上添花呢。”
  “哟,到底是学了几天粤剧兴趣班。身段念白,还有真是有那么一点儿红线女味道。”古太太说着,然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难怪那些老戏还是有人看,这样的结局光是听听也令人神往呢。唉! 可惜呀,那个柳春业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没福气做大团圆中的女主角。”古太太翘起手指,俏皮地在头上摆了个表示凤冠霞帔的动作。
  吴太太端着两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从厨房里出来,古太太和小杏忙把话头打住,帮着分碗筷,
  剥大蒜,拿镇江醋。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三个人坐下开吃。
  一试之下,纷纷称今天馅子调得咸淡适宜,皮子也揉得很筋道。吴太太正在节食,略吃了四五个就把筷子放下了。
  吴小杏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还在惦记着陈柳二人的结局,刚刚把肚子里的馋虫安顿好了,就急着追问:

  “姨妈,你说说真实的结局吧?也许这才是最吸引人的。”
  古太太夹起一个饺子,蘸了点儿醋,刚准备送入口中,听了这话,她慢慢地把筷子放下,有点儿烦恼地说:
  “真事要是那么吸引,那人家干吗还花钱进电影院呢?真人真事,往往是乏味和扫兴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