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第2节

作者: 草根读史1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世出的玩主隋炀帝,对科举制度其实也有着贡献。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这样,以进士及第进受爵禄的科举制度,才成为天下读书人入仕晋身的龙门。
  接替隋朝大好河山的,是李唐的李渊父子。李渊父子目光如炬,慧眼识珠,不但知道隋朝杨家的江山美女是个好玩意,也知道隋文帝开创的科举,择才用人是个好创意。唐高祖李渊一进长安,武德四年(621年)便开始开科取士,并且定下了每年开考科举的制度。武德四年四月一日,唐高祖李渊下诏:天下各州的学士,以及秀才、俊士、进士等明于事理,为乡里所称道者,通过各县的考试,州里复试,其中的合格者于每年的十月,汇集长安参加贡考。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深知人才对国家管理,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因而对科举十分的重视。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到端午门去观察,见到新进士在榜下鱼贯而行,不由得喜心翻倒,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加大对进士的录取人数。对人才的选拔录用,坚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摈弃了门第等级的观念。由于唐太宗的重视,科举入仕因此成为了超越门荫、流外,最受大家推崇的入仕途径,“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许多出身寒门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的示范引导作用,吸引了广大的士人一心向往科名,即使老死科场也心无所恨,“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李唐王朝对科举的重视,除了开国的李渊、李世民父子,还有武则天和唐玄宗。武则天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者,还曾令吏部将复试者的姓名糊住进行暗考,开创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诗赋则成为了最主要的考试内容。
  日期:2013-05-20 21:05:48
  (更新)
  有了李唐王朝的长期实践,作为后来者的赵宋官家,对于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自然就看得更加的清楚。宋代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在许多方面作出了改革。宋代的科举,仅管与唐代一样也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是相比之下,宋代的常科科目已大大减少,进士一科则更加受到重视,后来成为了官至将相的必经之路。“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宋代将科举考试,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代初期,科举考试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是一年两年不定,宋英宗治平三年(1061年),正式确立为三年一考。每年秋天,先由各州进行取解试;第二年春天,合格者汇集京师,由礼部进行省试;省试合格者,接着于当年进行殿试。
  与唐代不一样的是,宋朝殿试以后,及第者不须再经吏部考试,便可以直接授官。唐代考生尽管金榜题名,出仕为官还要再经吏部试选,需要有名人的推荐,因而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宋朝自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实行殿试以后,下令考试及第之后,学生不准对考官称呼师门,或者自称门生,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为了天子门生。
  宋朝殿试以后,分为三甲放榜,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在录取的人数上,宋朝的名额则成倍地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最多也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科考,录取的人数少则二、三百人,时常达五、六百人,至徽宗时达到了七、八百人。同时,宋朝的授官,也比唐代显得优越。唐代科举及第,只是授予从九品的小官,而宋代所授予的,大多数是从八品或正九品的阶官。并且科举出身的官员,仕途升迁也比较迅速,国家的许多要职,必须由科举出身者担任。高科及第者,甚至可以不到十年就升任为宰执。

  为杜绝考试的徇私舞弊,宋朝在科举中,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制度。宋太宗时,只是对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宋仁宗以后,则是对州试、省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通过笔迹、标记或者做暗号进行舞弊,于是科考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在评阅试卷时,不仅无法知道考生的姓名,甚至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改观了隋唐以来,徇私舞弊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宋朝在科举上的改革,还有锁院制的实施。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苏易简此举,得到了太宗皇帝的大为赞赏,“后遂为定制”。此后当考官一经确定,按制度便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以避免泄露试题与举子请托现象的发生。宋真宗时还两次下诏,重申这项制度,并将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与知贡举一例锁宿。整个考试期间,考官都得锁宿,和外界完全地隔绝,连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

  在大力推行制度建设的同时,宋朝对应考人员的资格,也予以大幅度地放宽。“取士不问家世”,朝廷规定,无论是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凡应试者,各地皆应允其应举。乃至是“工商、杂类”出身之人,也可投牒自进。对于边远地区的家境贫寒者,还予以食宿盘缠等方面的照顾。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下诏:“国家岁开贡部,敷求俊义,四方之士,无远弗届”。宋太祖开宗明义,指出国家开展科举考试,广求各方人才,不管多远都要能够恩泽。对那些路途遥远,进京赴考有实际困难,或者家境贫困经济上无力承担的举人,太祖甚为怜悯,令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予以财政资助,使得许多家境贫寒,以前无法参加科举考试的平民百姓,也得以顺利走入了考场。

  日期:2013-05-21 17:55:53
  (更新)
  宋朝在制度源头上的公平公正,对人才的录用唯才是举,择优录取,一大批地位低下,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因此通过科举脱颖而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象吕蒙正、范仲淹,都是自幼家境贫寒,靠着奋发读书,通过科举走入仕途,成为了帝国的宰相。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打破了过去的血缘世袭,世家大族垄断,从而吸引了天下的读书人抛弃门第、士族观念,纷纷将科举及第引以为荣。社会各个阶层的子弟,不论贵贱地位高低,都可以通过科举,走上帝国的荣耀岗位。

  “学而优则仕”。宋朝利用科举,吸引天下优秀的人才,不但通过制度建设,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而且还从思想意识形态上,予以大力的宣传和鼓动。这方面,就有宋真宗亲自上阵写下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