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下的那一抹风情》
第4节

作者: 谷小中
收藏本书TXT下载
  儒家祭祀活动一般都冠以礼或奠字命名,其种类大致有成服礼、点主礼、朝、中、夕奠、客奠、堂奠、遣奠等。拯孤礼很少出现,一般只在大型祭祀活动中才有。拯孤,顾名思义就是对孤魂野鬼的一种救助,要给他们烧化纸钱、衣物,还有给他们吃的荤素食物。荤的就是杀猪宰羊,素的就是包子之类的。拯孤的过程中还要读拯孤文,其目的就是劝慰这些孤魂野鬼安身立命,早脱苦海 

  日期:2015-05-04 17:12:12
  第一章是介绍滚泉潭的大体情况,让读者诸君对这里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出现的人物都是滚泉潭的真人,与后面的章节无关。马上就该切入正文,有必要将谷家几位人物作过交代。
  满太,富甲一方,解放以后将所有财产交公。土改时期被评为大地主,但滚泉潭的人民感念他一直以来的乐善好施,没有批斗他,村民曾经将他二儿子作为地主分子批斗,满太来到批斗会现场,要求村民批斗他,村民随即散开。满太寿终正寝,无疾而终。
  谷继光,民国时期利用他商会会长的身份,掩护保护救助了大批地下党员、进步学生。张闻天夫人刘英就是他从国民党牢房中救出并护送去延安的。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批斗,他的大儿子谷远新是中南财经学院教授,他在武汉大儿子那安度晚年。
  谷霁光,著名历史学家,
  日期:2015-05-04 17:33:35
  著有《中国兵制史》,江西大学校长,江西政协副主席。现在江西大学附近还有一条路被命名为霁光路。

  谷政亚,文『革』与其弟光亚、妹妹新亚被合称三亚,打为右派。目前其子谷怡格尚在滚泉潭务农。
  谷光亚,八十年代平反。其子谷靖,湘潭雨湖杂志主编、《故园行》编剧、湘潭市广播电台台长、湘潭市电视台副台长、湘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退休。
  谷新亚,终身未嫁,一个非常著名的人民教师。平反以后居住湘乡。死后葬在滚泉潭一片黄花菜地中,墓碑书“人民教师谷新亚”之墓。
  谷旭光,孟良崮战役被俘,后脱身回南京,被任命为杜聿明炮兵部队长官,将级军衔。淮海战役再次被俘,以战犯罪判刑。1955年特赦回老家,不堪批斗自杀身亡。

  日期:2015-05-05 13:00:32
  第二章  八代单传
  滚泉潭肖谷二姓是望族,几乎囊括了这里的风云人物。其社会地位是高大上的。有名门望族,自然也有人丁凋零的破落户;有高大上的神级人物,自然也有寂寂无闻的屌丝草根。
  这里每个姓都有一个共同的始祖,是开发滚泉潭这地方的第一批人。只是各种因素造成了不均衡的发展,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自然资源不足的滚泉潭,争夺资源的竞争也是需要多方面的力量的,人多势众自然优势明显。但蛇有蛇道,鸟有鸟踪,居住在滚泉潭的少姓居民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学技术。
  中国传统手工业五花八门,被统称为七十二行。现在估计大多数人都细数不出来。八十年代以后,就消失了不少行业。机匠、盖匠、染匠已经绝迹,铁匠、木匠、篾匠、弹匠、石匠、裁缝等比较热门的行业也因为机械化、集约式工厂的大规模生产的强有力冲击,也行将绝迹于农村。
  手工业者竞争也非常激烈,特别是相对于这些人口基数小的姓氏。他们要想得到外姓人的认可,技术、效率都必须是一流的。少姓民族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操持手艺那确实比肖谷二姓的子弟要用功多了,最后就形成了滚泉潭独特的社会分工,肖谷二姓的子弟以耕读传家,张李外姓则各有各的的手艺,并且已经成了祖传。滚泉潭除肖谷以外,还有十几个姓,这些外姓人人数最多的也不到二百人,少的才几十个,还有一家柳姓人,竟然是八代单传,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柳家世代以木匠为业,木匠是农村中需求量最大的手工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也是最多的,滚泉潭人口才一千多人,做木匠的就多达十人。但柳家木匠的技艺是冠绝群芳。
  湘潭人给匠人的称呼是这样的,名字加他所操持的手艺。齐白石本名齐纯芝,是一个木匠,白石铺的人就叫他芝木匠。柳家八代单传,大概是第三代起当地人就开始叫三木匠,一直叫到了八木匠。

  日期:2015-05-05 15:41:58
  在没有计划生育的时代,人丁稀少也是一个困惑家族繁育的囧事。柳家八代单传,也很是奇葩,据熟知柳家掌故的人说,他们家娶进来的媳妇都不是驼驼妹子,生过一胎男丁以后就再也生不出来了。柳家是小姓,没有祠堂族人约束,讨进来的媳妇个个作风不好,这家风也一直流传了八代。
  女人不能高产,责任从来不会落到男人身上。俗话不是说了:不怕天干,只要地润。你们不相信,看看地里的庄稼就明白了。土脚深的地,天再怎么干,庄稼都长得好,那带沙性的地,当西晒的地,一天不浇水,庄稼就会枯死。
  农村人普遍结婚早,柳家木匠手艺好,收入稳定,最难得的是独子。因为滚泉潭地区有太多的家庭儿子多的甚至有七八个,三兄四弟的不在少数,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很难相处,分家的时候经常会兄弟反目,妯娌对殴。因此就有“千金难买独家当”的说法。而且像他们做手艺的吃的是百家饭,看的姑娘就多了,普普通通的驼驼妹子就看不上了,先追求的是视觉冲击,乌黑靓丽的头发,脉脉含情的大眼睛,挺直的鼻梁,唇红齿白,玉颈削肩,盈盈一握的柳腰,修长的双腿。这些要素符合的越多成为柳家的媳妇的可能性就越大。

  家风的延续是有渊源可寻的。有官宦世家、有书香门第、也有专门出小偷、荡*、忤逆子的家庭,用滚泉潭的话说就是“屋檐水点滴点,下下都在现眼里”。这个眼不是眼睛的眼,而是水滴石穿的那个穿下的小孔。

  柳家的儿媳妇进门,大多数时候是婆媳两个在家。那个时候做婆婆的年龄也就三十多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又是欲望最强烈的时期。柳家木匠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长期处在竞争的危机感中形成的一个优点,喝烫茶,屙涨尿。刚刚吃完饭,主家泡的滚烫的茶,他端起就溜着茶杯的边儿喝,茶杯转了三五个圈,这茶水就下肚了。为什么要溜边呢?因为茶杯刚刚清洗过,温度比较低,这茶水也就相对温度低了不少。这样喝茶的唯一好处就是节省时间。尿尿也耽误时间,就一直憋,憋到忍无可忍地时候才跑去尿桶边放水。长久的憋尿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好,特别是对肾脏和前列腺损伤很大,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得肾衰竭,也就是俗称的尿毒症。

  还有一句俗话:“粗木重石”。什么意思?就是说木匠干的是粗活,石匠干的是重活。原木变成美轮美奂的家具,用的工具就是锯子斧头刨子凿子,除了雕花以外的细活,剩下的都是力气活,累了一天下来,那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就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侍寝,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