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演义——战长平》
第25节

作者: 嵩阳云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建信君一直妖娆在赵王的左右,这时插话附和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嘛。”
  赵王道:“相国意下如何?”

  赵胜道:“司寇大人之分析,纵贯全局,高屋建瓴,微臣亦基本持此观点。不过,平阳君所言亦句句在理,不可轻慢。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倘秦、赵因此而发生战事,情理上我们到底理亏,在外交上很难争取主动。”
  建信君语带讥讽道:“哎哟哟,相国大人,瞧您四平八稳的,正的反的都让您占尽了。要我说呢,六国联盟(合纵)要搞成的话,还忧虑什么多助寡助啊;眼下这局面(意指合纵搞砸了),自然是该忧该虑啰。从这个角度看,相国是对的。”
  赵王面色不悦。
  赵禹恶狠狠地瞪了建信君一眼,而赵胜的眼神表明,只要是妖孽,他基本都无视。

  赵王看着赵禹道:“撇开任何外部因素不提,只与秦国单打独斗,我们有几成胜算?”
  赵禹沉思片刻道:“这个……打个平手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他把肯定的语气给赵王,却把疑问的眼神给赵胜,仿佛在说,综合国力的事,那可是相国的职责范围。
  于是赵胜接口道:“从综合国力上来讲,平心而论,秦国似乎略胜一筹。但这些年来,他们自信过头,到处惹事生非,杀人放火,非仅国力日损,又惹得众怒,想来也是不怕他的。”
  赵王道:“若马服君在,寡人也不致于这样无助。”
  赵胜看了一眼赵禹,赵禹也看了一眼赵胜,他们这是在互相提醒,不必计较赵王话里的意思,口无遮拦的小孩嘛(相对来说)。

  建信君道:“听说马服君的儿子赵括,熟读兵书,精通兵法,马服君在世时都自叹弗如,甚是了得,可否请来一议?”
  赵王问赵胜:“相国怎么看?”
  赵胜道:“雏凤清于老凤声。”
  日期:2013-05-29 07:53:35
  正文【54】
  不一会儿,锦衣华服的赵括,气宇轩昂,应诏前来,张口便是《司马法》曰:“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顺应天时(顺天),就是要利用天候季节,因时制宜地行事。广集资财(阜财),就是要利用敌人物资以增强我之实力。悦服人心(怿众),就是要顺应人心,鼓舞士气,勉励杀敌。利用地形(利地),就是要牢牢控制隘路、险要、阻绝等地形。重视运用兵器(右兵),就是在战斗中要懂得诸兵种的配合使用。倘若战争爆发之前,我庙堂之上能将此五虑计算精确,谋划清晰,则胜券必然在握矣。”

  赵王不住点头道:“那么依你之见,目今情势当如何区处?”
  赵括道:“上党军民怀德来归,是为怿众;我顺天应人,接收上党,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是为顺天;彼若心有不甘远道来袭,我则收缩兵力,在空仓岭一线布防,扼守小城、古寨战略要地,彼劳师远征,我以逸待劳,是为利地;上党地形复杂,彼粮草辎重需长途输送,我则就地取材,是为阜财;至于“右兵”,则我武有廉老将,文有赵相国,何惧之有哉!”
  赵王登时龙颜大悦,连声称好,于是命赵胜亲往上党一趟,妥善处置接收事宜,同时五百里加急命廉颇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不得有误。
  从王宫出来,邯郸早春也是煞有景致,只是赵胜已无心去领略这些,因为他多了二颗心:心事重重与心不在焉。御者(车夫)问:“相国大人,回府吗?”
  “这个……去清平子家。”
  御者扬鞭,马车转了一个弯,朝另一个方向驶去。

  赵胜所说的清平子,便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筮史,只因一言不合,赵王便要将他轰出邯郸去,亏得赵胜居中斡旋,遂得留居邯郸近郊。但耿介的清平子拒绝了赵胜的奉养,着意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于是,清平子便在闹市摆摊卖卜。然则不久之后,他的怪脾气在邯郸又是远近闻名,原来他卖卜的方法又与别家不同,人家是来者不拒,他则是铁定地一日只卖几卦,不多卖不少卖,赚够一日的费用便收摊回家。

  这日,清平子又早早收了摊,安步以当车地踱回茅草屋。转过一次弯,再转过一次弯,也许还要这样再转N次,才能抵达他的居处。因此,纵有马车,也很难通达这曲折而幽邃的小巷,然而他却怡然自得地逍遥在这遍远的荒凉里。
  N次转弯之后,也还真有一点曲径通幽与豁然开朗的感觉,篱笆维护着一个很敞亮的院子,抬眼掠过眼前的几间茅草屋,便可以看到疏密有致的竹林,以及竹林背后的青山。
  当赵胜象征性地敲竹扉时——于其说是敲,不如说是用手轻拂竹扉以发出声响——在菜畦里忙活的清平子见到赵胜,迎了出来。
  “不知相国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果然好居所,先生越发仙风道骨了。”
  “相国见笑,山野之人,聊以度岁而矣。”

  清平子一边说话,一边将赵胜让进厅堂。赵胜道:“实不相瞒,此番造扰是因为有件棘手的事需劳烦先生,还请先生不吝赐教。”说完,便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清平子。
  清平子道:“军事占领上党地区,其重要性诚如司寇大人所言。然《孙子兵法》有言: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吾恐在乾刚独断与因势权变这一点上,大王恐非老谋深算之秦王的对手。一旦庙算失招,灾殃难测啊。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赵胜道:“此正吾之苦楚也。”
  清平子道:“吾有一法,或可解得此厄。但需非常之人才能办得此非常之事。”
  赵胜道:“先生明示。”
  清平子道:“相国可向大王要得专征之权,全权担起此责。”
  赵胜道:“大王年轻气盛,恐难放权,如之奈何?”
  清平子想了想,低声耳语了几句,赵胜连连点头称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