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夜班,下口把钩。今天真是齐全,除我之外,尹兵,赵文阳,孙龙龙,徐维维,全都是新人,也就是我这个帖子的开头所提到的那几个小伙子。临下井时,班长叮嘱:这里头就你最大,好好带啊,千万别出什么纰漏。我答道:好来!你放心吧。然后和小家伙们开玩笑:今天一定认真点,可别害我,万一被抓“三违”,你们还没定岗,只能是我去“坐牢”了。其实根本无需叮嘱,他们干得很好,而且精神十足,没活的时候居然不睡觉,还在叽叽喳喳的聊天,到底是年轻啊!
当初一共来了五个小伙子,今天一起下井的就有四个,让我怎能不想起那个渺无音讯的尹子翔呢。唉,不说什么了,只愿他无论漂泊何处,都能健康平安,路,毕竟都是我们自己选的。
日期:2009-3-7 9:45:00
三月二日
上午睡觉,下午上网。晚上吃饭的时候,妗子说今天我的那个远房表叔又来街上了,在那儿吹牛说我家的地垫好之后,国家至少也要补贴四五万元钱。四五万?做梦去吧。妗子开玩笑说:这下子你不用愁没钱娶老婆了,赶快找个吧。异想天开的事,小时候倒是经常想,但现在,已经没兴趣了。再说即使那是真的,和我又有什么相关呢?即使那些钱属于我,又真的可以改变我的命运吗?
上口打点,小赵北门,尹、朱南门,活不是太多。自从大井综采开工以来,西部井的产量不再那么高,我们总算可以喘口气了。明天开始休假,夜里的气温还是很低,大衣我就没收,直接放在工具房里,谁想穿谁就穿吧。
日期:2009-3-7 10:03:00
三月三日
下午醒来,外面还在飘着雪花,远比上次下的要大。十字路口的戏已经停了,各个摊位也开始收拾,准备奔赴新的地方。歌舞团更是早就撤了,虽然他们一天到晚声嘶力竭的招徕看客,但跑调的歌声和裸露的大腿显然已经吸引不了多少人,生意没有过去那么红火。
晚上和大哥聊天,他说深圳那边的价位也低不了多少,选择网购也不错,让我自己上网看看,然后给了两个网址。我曾经在网上买过东西,那是帮朋友购书,连书加运费花了六十多元,而且折腾了十多天才收到,后来去淮北的书店,原来也有那本书,还可以打折,只需三十元,从那以后再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哥哥笑话我说:你不要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网络走进生活,现在只是开始,难免有些不足,但随着时代发展,它早晚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应该多去体验一下。好吧,那就信他一次,而且他那么忙,我也不想再为这么点小事麻烦他。
闲着无事,在网上找帖子看,无意间看到一篇《小文正传》,然后顺藤摸瓜,又找到一篇《十年》。对我来说,那里是个陌生的天地,居然也会让我唏嘘不已。
日期:2009-3-7 10:14:00
三月四日
休假。海子的会已经结束,所有摊位全部撤离。看着满地的垃圾和空旷的街道,好像是一阵风雪把所有的繁华和喧闹吹得无影无踪。
跑到邮局取了七百元钱,以供这个月开支。上个月工资略有降低,但不是传说中的三成,另外,岗位工资取消,每个月要少开二三百吧。
下午小胡来还钱,一千元。从网上订购相机,一千一百三十九元,希望不会出什么差错。
七月份的自学考试又开始报名,替吕家宝报了两门公共课,无论怎样,我始终不想让他轻易放弃。
日期:2009-3-7 10:23:00
三月五日
休假。天气转晴,看着窗外阳光明媚,心情也开朗许多,漫漫冬季总算过去,就算看不到梅花绽放,我一样听得到春天悄悄走近的声音。
正在写日记,网友上线,自从认识他后,还很少见他在白天上网呢,加为好友,聊了几句闲天。
下午无事,补写日记。虽然不需要当日必写,但拖得久了,简直成了回忆录,哪里像日记?还是尽量追上吧。
正在写东西,手机响了,仅两声,又挂断了。看看号码,是1158,这么晚会有什么事呢?有些人,难道我真的打算遗忘?
日期:2009-3-11 23:36:00
三月六日
继续休假。昨天打电话给吴军,让他帮我打听普通话考试什么时候报名,到现在还没回音。求人不如求已,还是自己去趟淮北吧,即使事情办不成,冲着窗外的融融春意,就当是去远足。主意既定,和舅舅打个招呼,立马出发。
到处都在修路,车子宛如醉酒,晃晃悠悠近两个小时才赶到。三个月前,我就已经问清了所有程序,一切自然轻车熟路,填表格,贴照片,回家静候通知。走过教学楼的时候,我伫立片刻,前面的操场上欢声笑语,打球的、做操的、跳绳的、玩单杠的……一个个生龙活虎。面对这近乎陌生的场面,我不由得心生感慨,还是做学生好啊!既不用费心勾心斗角,也不用操心柴米油盐,更不用担心事业前途,任凭世事沧桑、风云变幻,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不过还好,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又可以旧梦重温了。
正事已毕,想起帮吕家宝报的两门课书还没买呢,现在正好有空。由长山路到鹰山路,虽不是春风得意,也可以走马观花,毕竟是淮北最热闹的地段,到处熙熙攘攘,尤其淮海路的麦当劳正当开业,礼炮齐鸣、汽球乱飞,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书店依然旧貌,老板也没换人,只是书却不再打折,两本教材,两套习题,五十五块钱,一分不少。
讲好了中午请吴军吃饱,顺便聊聊天,没想到他却带来几个同事,说是为我接风。席间他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讨论是非恩怨,抒发儿女情长,我根本无从插嘴,又不会喝酒,只能耳听八方,满脸堆笑,根据需要时不时的附和两句:对!对!眼观六路,哪盘菜好吃就朝哪盘下手,不大会儿酒足饭饱,然后呢,静听高论。
两瓶白酒喝完后,又来了一箱啤酒,我正愁无法脱身,手机忽响,道声有扰,赶忙跑到门外去接,原来是吕家宝的电话。他还以为我现在上夜班呢,怕打搅我睡觉,所以连昨天的短信都没回复,这家伙!说起报名的事,他连连道谢,我说:行了,喊我做哥这么久了,帮你做点事还不是应该的?客气什么呀。叮嘱他保重身体,然后就挂了。
打电话给1158,无人接听。辞别众人,踏上归程,上车之前又拨了次电话,依然无从接听,于是发了条短信:
今天是三月六日,零六年的今夜,葛婷、赵书平还有你、我在一起吃的饭,除此之外,前年的九月四日,我们又见了一面;现在,你大概连我的样子都忘记了吧?今天到淮北来报名,本想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给你个惊喜,看来我的心血又白费了。我回去了,有机会的话,我想我们一定还会见面的。保重!
车过北善,居然接到她的电话,车上人声噪杂,我的破手机什么也听不到,只好草草结束。到家后重打过去,这次通了,她说中午太忙,没法接听,然后告诉我葛婷已经生孩子了,刚刚满月。四年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只是世事却已经几多变幻:葛婷和赵书平早就形同陌路,现在嫁为人妇,而且已经做了母亲了;我和她呢,数年离别、相隔两地,至今若即若离。感慨倒是真有些感慨,遗憾却也没什么遗憾,我们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一路走来,是非得失,根本无需抱怨。
日期:2009-3-12 22:32:00
三月七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