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第32节

作者: 手挽长弓思射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昨天玩得实在太疯了,一觉醒来,浑身酸痛,比上班还累。两个小家伙看来也不比我好到哪里去,一早就声明:今天不去了,篮球给你,要玩你自己去玩吧。
  去,还是不去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做出决定:去。人生苦短,哪能半途而废?既然决定要做的事,就一定坚持到底,即使它并没什么意义。
  当我穿着那身旧运动服,抱着篮球,招摇过市的走在街上的时候,似乎感觉到身边的行人“嗖,嗖”的眼光,我的脸“腾”得烧了起来。真想转身回去,假如在家的话,我可以看看书、上上网、听听音乐,何等的自在,何苦来自寻烦恼呢!不过,最终我还是没有回头。

  今天的操场有些冷清,三三两两没几个人,正合我意。昨天还是三个人,欢声笑语,今天居然就只剩我一个了,惆怅总是有些难免吧,但也没什么遗憾。多少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完成梦想?锻炼身体?其实我并不知道我要坚持什么,但我依然会走下去。“不要把脸藏在月光背后 有谁在意我们的生活。”偶然听到的一句歌词,竟会让我记忆犹深。
  日期:2009-5-11 17:27:00
  四月三十日
  “我会用我的后半生去赎回我的罪孽。”言犹在耳,十三年的光阴弹指即逝。半生?会是多久?自己为自己而下的蛊毒,同样无药可救。即便如此,我也该歇歇啦,十三年,那可是我最珍贵的青葱岁月啊,我还能有几个十三年?

  下班之后,赶到临涣。由东门进,经文昌宫南行,西拐,到西码头然后往北,沿萧淮路向东,再回到学校门前。不会有人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任何人。即使临涣又何尝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呢?虽然它的路面越来越宽,楼房也越来越高,但是依然那么落魄,那么寒酸,而且不复旧貌。
  学校的门楼巍然高耸,颇有些气势。在我读书的时候,大门还是朝西的,现在已经朝向南方,对面店铺林立,行人扰攘。也许是明天放假的缘故,很多学生骑着自行车,带着行李,三五成群的结伴回家,一个个青春的背影消逝在远方,撒下一路笑声,恍若当年的我们。
  文昌宫,还是老样子,“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虽只是弹丸之地,但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它早已见惯不惊。传说中的伍子胥曾在此休憩,大唐的皇族也曾在此驻足,而淮海战役的硝烟至今弥漫,还有什么会让它动容呢?不过,它还是稍稍有所改观:后面的墙壁洞开,被辟作一间茶馆;古色古香的建筑整日烟熏火燎,全当是后人虔诚的香火吧。与时俱进嘛,这年头,谁都不容易,总得让人活下去不是?

  三国陈琳笔下焕然成五彩的浍水,嵇康走后,再也没有了奇人异士。然而河水依旧东流,不舍昼夜,它在沉思既往,还是在等候将来?已经没有人再去关注这个问题。十里城墙犹在,松涛阵阵,却掩不住其间的累累荒坟。清明时节,可否有人记得来烧几片纸钱?
  再见吧,再见吧,或许已经不需要再见。我只是你悠悠千载里的一个过客,你也不过是我漫漫百年中的一枕黄梁;如果可以,我会选择遗忘。魂兮归来,再也不必回到这个地方。
  日期:2009-5-11 22:55:00
  五月一日
  休假。昨天是表妹结婚的大喜日子,虽然很早以前就说过我不打算参加婚礼,心里总是有些愧疚,只能以后见面时再送上一声祝福吧。听说父亲在婚宴上又是喝得烂醉如泥,几个人抬着才把他塞进车里,我只能苦笑而已。
  上个月工资一千四百六十八元,全部取出,还了欠舅舅的五百块钱,还剩下近一千元,再加上班中餐什么的,这个月手头应该可以宽绰些了。在海子上班将近五年,我帐户上的余额从来就没超过三千元,想想,自己都觉得可笑。
  《汉语语法理论》的成绩还没出来,嘴上说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其实不过是骗人的;但如果说是在紧张期待,也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分数揭晓之前,确实没心思做什么事:不想看书,不想写日记,只是在网上瞎逛。
  突然下雨,到了街头又回来了,没能打球。一直口口声声说要坚持下去,还没三天呢,居然缺了两天,原因固然很多,但自己总是难辞其咎吧。
  日期:2009-5-11 23:29:00

  五月二日
  上午看帖子,《光盘事件》,非正常的情感题材再加上新鲜的悬疑因素,挺有创意。前段时间看了不少类似的故事,有些自然恶俗不堪,但有些却激起某种莫名的感动,不为别的,只为那一缕真情。不过,我始终认为它只会存在于文学作品或是虚拟的世界,却永远不会出现在现实当中。
  下午打球时出乎意料的见到刘师傅爷俩,果然是上阵父子兵,两人配合默契,小家伙累得气喘吁吁却还是乐此不疲,而刘师傅出手不凡,频频远中,远比我打得像样多了。我正在为自己形影相吊而自怨自艾呢,这下倒好,以后每天都可以来个铿锵三人行了。
  苏叔叔的女儿今天结婚,父亲又去参加婚礼,下午竟没喝醉,安然归来。听说母亲也来了,中午去了妹妹家,我没见到。过年还没几个月,只婚礼丧事就有十几个,对于家里的那点收入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吧。
  晚上,表妹发来短信,原来她趁五一休假,现在已经到家了。

  日期:2009-5-12 8:16:00
  五月三日
  还没起床呢,又接到表妹的短信,说她马上就到海子了。又是几个月不见,她比以前更显得干练从容。社会真是个造就人才的好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塑造成型。从广东调到浙江,虽然条件稍有下降,但离家更近,以后想回来也方便多了。
  本打算过两天再回去,那就趁此机会一起回家吧。过了春节以后,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前不久刚做的检查,他体温、血压都很正常,各个器官也没什么毛病,却总是感觉心虚、头晕。“别担心,也许是该到时候了。”他反倒这样安慰我们,听了这话,心里酸酸的。生老病死,谁也无法抗拒,但是当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谁又能真的做到超脱旷达、坦然面对?

  中午的时候,大姑姑、大姑父也来了。小表妹笑着对我说:“我家里有事,我爸他们都不打算来了,是我打电话说你也到了,他们才过来的。还是你的面子大啊!”最近几年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我确实疏远了亲人,心里总想:以后吧,以后我一定加倍补偿;其实明知道那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却又改变不了自己。小表妹虽然已经出嫁了,但性格还和过去一样,语锋如刀,得理不饶人。

  聊起工作的事,大哥和表妹最近都是麻烦不断。大哥换了个新部门,业务不熟,事情繁多,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表妹调到杭州后,工作上虽然得心应手,但在人际关系上却不是尽如人意,“小哥,你不知道我的那个顶头上司有多变态,他根本就听不得别人笑一声,不要说你忙着的时候,就算是在清闲的时候,也必需绷着脸,好像苦大愁深似的,真受不了!”现实就是如此,不能改变它,那就适应它,否则就选择离开,目前来说,最起码这点权利我们还是有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