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43节

作者: 东野牧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12 14:38:12

  《不是废话的废话二(人性的,太人性)》
  每一种世界观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所以这个世界可以是黑色的,白色的,甚至于是绿色的。而意志主义也只是一个视角而已。
  (道德)
  道德是世间的谎言,却是一个民族必须拥有的谎言。无论是多么衣冠楚楚得人都只是相对于他的文化。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荒谬的时代。
  贫穷的人因为不知道如何富裕,而抱怨富人不仁。在这样的抱怨中他们自身得到了慰藉。不必再去用心思考,只要偶尔骂一两句就可以了。
  愚蠢的人因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而焦虑。他们不愿攀登知识的山峰,反而通过使用打击爬山的人来满足自身的懒惰。
  脆弱的人恳求着强大的人的怜悯,也通过怜悯着更脆弱的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

  当弱者们不必再为了自身的弱小而负责的时候,当强大的人也开始愧疚的时候,奴隶的道德产生了。
  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他都可能是奴隶。他的主子可以是其他某个人,也可以是整个社会,当然也可能是他所假定的道德。总之他不是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不愿意为自己负责。
  人们说人人平等。而这是世间最为梦幻的谎言。所谓的平等只是站在上帝面前。而不是站在这个世界上,在你没有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堆难以更改的参数。不过这个最为梦幻的谎言却最容易催眠。
  (仁爱)
  儒家说我们要仁爱,似乎爱别人是每个人的本质追求。而爱本身或许是一种罪。

  爱是充裕的,就像是太阳,太阳不必为了追求回报而发光,因为他的能量实在是太多。他没有目的的向整个宇宙辐射能量,它燃烧自己,但却无所顾忌,以为他充裕。
  一个小火球因为自身的寒冷不敢面对宇宙的虚无,于是它不断地向四周发射光芒,它需要来自周围的回应,由于没有回应,它愈发孤独,于是它拼命地燃烧自己。可是当它烧尽了最后一丝能量的时候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它开始吞噬,吞噬一切能量。然后整个宇宙更加黑暗了。
  在那里只有一些不能发光的天体静静地伫立,又或者一个个的黑洞拼命地吞噬,几个微弱的小火苗向四周发射着求救的信号。
  你若不是太阳,就不要发射太多光芒,还不如将一切能量化为一个光圈在周身环绕。
  (个人价值)

  人是依靠价值观活着的。但是价值观却有两个来源,自身的经验,社会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的可以将社会道德作为价值系统,那么他是幸运的。接受了社会道德得人可以得到社会的补偿。如果一个人的自身经验过于排斥社会道德那么他就是不幸的。他将不断地徘徊在道德和反道德之间。
  他渴望接收道德却发现说服不了自己,他可以按照自身经验来判断却发现难以形成自圆其说的体系。他们害怕道德是真理,自己会因为失去道德而陷入地狱。其实大可不必,道德是世间最没有理性的东西。无论人们如何证明,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不属于任何道德体系。
  只要一套价值可以自圆其说,那么它就是可行的价值体系。只要一套价值可以带来力量,那么它就是一套有效地价值体系。
  我们不是依靠道德活着而是依赖价值,所以一个人只要问心无愧就够了。只不过太多的人因为懒惰而直接接受了道德,而有的人因为自身的懦弱又或者无知总是向道德跪拜希望可以让自己融入进去。
  这并不是反道德,如果一个人可以有效地接受社会的道德体系是一种很幸福的事,这最起码意味着就算是你不披着羊皮也没有人将你当成狼。可是对于自身经验与社会道德冲突太重的人来说,买一张羊皮比独自痛苦划算多了。
日期:2011-11-12 14:39:21

  《不是废话的废话三 (有缺陷的世界观)》
  在一个诗人眼中,整个世界充满了情感,然后无论是活着的人还是死了的树无一不是因为他而存在。万物因为有了感情而有了意义,而这些意义也就仅仅在感情上而已。
  在一个阴谋论者看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人们的所有活动都带有着或多或少的利益纠纷。于是没有了善恶而剩下了强弱。
  不同的世界观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而这些不一样的世界又都是真实的世界。
  不同的世界观
  你是一个集体主义者还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你是一个感性主导者还是一个理性主导者,你是一个理论主义者还是一个实践主义者,你是一个模糊逻辑者还是一个因果逻辑者。这很重要。
  对于第三条几乎全部的人都会觉得理论主义者都是傻逼。之所以会这样并不是因为理论低于实践,而是因为我们中国社会文化体系选择的结果。
  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说过,极端的实用主义会沦为行动主义,也就是说你的全部思考都是为了行动。我们很多人一定会疑惑,思考不是为了行动思考干嘛?在他们看来艺术一定要把颜料撒到画布上,但是艺术不是为了把颜料撒到画布上,否则人的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和其他人的看法之所以不一样,来源于我们国家接受的马克思体系中,人是实践的存在物。而在某些体系中,人是理性的存在物。
  我们的世界观
  对于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是集体主义,实践主义,模糊逻辑主义。
  其中集体主义来源于马克思和儒家思想。

  实践主义仅仅来源于马克思(因为在中国两千多年,知行问题也没有解决)。
  模糊逻辑完全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的遗留(马克思体系的逻辑思维是非常完整的)。
  当我们使用这样的一种世界观去观察世界的时候,我们希望看到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关心国家战略而不是自身的问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似乎非常的严重,一旦得不到满足就转化为民族自卑感。而这恰恰来源以集体主义。我们没有自己承担错误的倾向,我们拥有忍耐一切的体魄而这无不来源于我们的集体主义,我们无论承不承认思维系统中是离不开国家的。
  我们为何如此的看重金钱,真的是我们的人民吃不上饭吗吗。我们为何总是使用有用没用来评论一个行为。我们为什么那么重视经验。我们为什么如此藐视书本上的东西。我们赞美一个白手起家的富豪,而嘲笑一个每天空想的书生。
  在《沉思录》中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到,亚历山大,凯撒和苏格拉底,第欧根尼有什么差别。他们都看到了世界的本质,而前者被物质所束缚。
  我们对于实践的看重应该说是现在整个社会无知的源泉。理论不是用来实践的,人也不是实践的存在物。否则人们将永远成为物质的奴隶无论你是否富有。
  如果我们的国家仍然像培养一批螺丝钉那样培养人才的话,那么很多年后这个国家就真的只剩下接受指令的机器人了。即使是美国的实用主义都受到欧洲一些人的讽刺。更何况我们的实践主义。
  至于模糊逻辑就不说了,从最为古老的孔子不论道,到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到了中国的禅学。模糊逻辑越演越烈。人们不愿意实用严格的因果理论,也不愿意使用一定的框架去思考问题。而是一种无聊的感悟。这个世界上除了一个最为核心的本质,一切都是可以思考可以分析的,只不过分析的深度不同罢了。
  模糊的世界
  不同的世界观将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当一个人只是使用中国的世界观来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么一切都是中国式的。
  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个人可以真的看懂这个世界,但是切换一下世界观会让你的思维更加清晰一些。我们会看到太多知识量很丰富的人见解非常浅薄,估计是世界观太低级了吧。
  以前的时候总是有人问,哲学有什么用。其实对于哲学我还没有入门,不过哲学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观并同时附带着理性的分析框架。
  如果一个人要想多一些世界观,那么没有什么比学习哲学更有效的了。
  一头猪在一个猪群中很难明白一个猴子的所有行为。因为猪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猪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上的。而猴子的行为却是建立在猴子的文化制度上。于是猪看猴子是傻×,猴子看猪同样是傻×。至于谁是傻×,就看你是什么了,就是再傻的世界观体系都会受益于一部分人的,否则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