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博弈华尔街 -- 写给不甘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们》
第18节作者:
税尚楠 日期:2013-07-31 14:53:30
我从学校赶到太太上班的快餐店,她正收拾好准备下班。我先给她报喜,然后道:我们去餐馆吃晚饭吧。来了美国快两年,我们还从来没有上过餐馆。美国人只要兜里有几个钱,甚至花信用卡的钱,一般周末都会去餐馆。而我们因为穷,舍不得花10元20元去餐馆“挥霍”(我们一周食品总开销也不过10多元),所以总是自己在家做饭,初战告捷,让人有了挥霍一把的欲望了。
那是一次终身难忘的晚餐。温馨,浪漫的烛光中,一人一瓶啤酒,一人一份牛排,还有帅气的服务生伺候。有过在餐馆卖笑的经历,现在换位过来被人当作“贵宾”伺候,那感觉实在不是一般。感到的是一种颠覆,一种从头到尾都颠覆。制造这种颠覆的表面上是因为钱,但实质上却是我们自己的理念和行动。人的一生中,真正能颠覆我们的,是我们自己。
日期:2013-07-31 20:35:50
七。不只是随机漫步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比中国人对钱更敏感,更向往。我周五买股票一天赚了1000多元,太太只跟来往最密的彭太太隐晦的炫耀了几句,结果很快就在学校的中国学生圈子里传开了。“牛弟”和“牛妹”两口子,竟然是最早来登门造访的。
“牛弟”比较喜欢“讲理”,一落座就开始问我操作时受那种投资理论的指导。我语塞,我距离思考理论问题的距离还远。“牛妹”是重庆人,火辣辣的“直肠子”:下回找到好股票了,也给我们通个风,报个信,不要一个人吃独食。
几个联谊会的死党“趁火打劫”要我准备下一个讲座,不用讲理,只说我是怎么买股票的。
这伙人走了,另一伙人来,整个周末都在“应酬”中消失了,也免去了对买下的股票周一开盘价格的猜测和胡思乱想。反而被大伙的访问激发起心底丝丝虚妄的得意:买股票竟然还出了个风头,成了中国学生社团的“风云人物”。
周一起了个大早,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决定逃课去玛丽处等开市。临出门前,太太叮嘱:见好就收。
日期:2013-08-01 15:34:34
股市上的等待是艰难的熬煎。虽然面临的是世上最简单的两种可能性:是或不是(涨或跌)但因为股市上的结果和人对钱的期望有关,和自我满足感有关,因此这种简单可能性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失望的痛苦,失败的恐惧或是满足预期的欢愉,成功的刺激。在一个互相依存的社会中,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期的进化过程,在漫长的发展中,人类逐步学会了通过交换物品或服务实现互利。但在交换中,会做“买卖”的更容易生存,而“死脑筋”最终会败落。这样,金钱就成了交换中胜出的象征,成为成功的代表。人类喜欢竞技,与其他动物相比,有更为强烈的胜出的本能。而“赚钱”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最容易上瘾的博弈,因为通常钱被作为胜利的记录。这使得有金钱卷入的博弈变得格外刺激和诱惑。
玛丽惊讶的叫声把我从瞎想中唤回:开盘价24元!
我喜出望外,想都没想,对她说道:快全卖了。五分钟后,交易证实传回,实际卖价是24.1元,因为我们卖出指令发出后,股价继续在涨。
离开玛丽办公室,有一种完成了一桩惊天动地壮举的感觉,更有几许胜利者的洋洋自得。看来,人类创造股市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其自我宣称的“有效的投资市场”,还有针对人性,去满足人类对金钱的欲望和实现丛林中称王的野心的功能。也许正是如此,无论最终是多么惨烈,人类在股市上前仆后继,奋斗不息,创造出了今天遍及全球,日益兴旺的股市。
此后的两个月,再交易了两个经营赌船的公司上市新股,按照同样交易方法:新股上市交易第一时间买入,只要股价超过新股定价的1倍,即刻卖出。这么进行交易的依据是目前所有上市的赌船公司股票,均毫无例外的低于其翻倍的价格。幸运的是,两次交易都同买“好莱坞博彩”公司的经历大致相同,只是新股开盘价格的涨幅更大,接下来继续上涨的幅度更小。但依然有赚的。
日期:2013-08-02 15:20:09
按照随机漫步理论,我快进快出交易“好莱坞博彩”公司的股票“获胜”,完全是运气使然,纯属偶然。但是几乎是采用同样的方法,我居然能获得相似的结果,这就说明股市不一定完全被随机过程左右。在随机过程主导的发展中,运气掌控一切,那么努力,能力不会对结果发生多大的作用。这就成了股市宿命论。但是,无论概率如何主宰过程,但它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控的却是万千股市上人的行为。人虽然善变,也千人千面,但在特定环境下,也可能出现相同行为,因为“本性难移”。也许,这就是股市上有分析师们关于公司的报告可以左右其股价的缘由吧。
在美国读书,一般在期中考试前都比较“清闲”,但半期考试一过,各科的大考逼近,我的学业和助教工作也一天紧似一天。培根教授安排的课程项目也不断加码,这样一来,我也没有太多的闲暇。不过给资产定价课学生的课程项目评分,也是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培根教授的课题完全是现实翻版,在质疑随机漫步理论后,我为了提高自己对股票的分析能力,也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做课题。
培根教授出的课程项目题多是现实的翻版,作为期末考试项目题,是给一个食品行业的公司新股上市定价。
这个课题的基本材料是这个公司过去5年的财务报表,学生们据此给公司估值。在投资银行的实践中,公司定价常用的三种技术:同类公司对比分析(comparable company analysis),先例交易分析(precedent transaction analysis)以及现金流量折现分析(Discounted Cash Flow Analysis),学生们运用这些基本技术来确定公司的新股的价格。在过去几十年的金融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中,一整套量化公司价值的指标和方法不断完善,但是,所有的这些指标和方法都是有一定假设为前提的。比如,因为一个公司的价值主要是其“未来”的经营决定的,估算公司的价值,需要计算公司未来几年的销售额,税前盈利和纯利润等,为了计算这些“未来”,公司的销售增长率,成本变动都需要“假设”,在运用“折现分析”时,还需要“假设”宏观因素决定的利率。此外,当公司拥有跨国经营业务时,汇率等也要“假设”。
“假设”实际上是制造异议的基础,更留下想象的空间,而一旦想象染上金钱的色彩,其飞舞和腾跃的空间就会无限扩展开来。这大概就是股价可以被股市占上风的舆论左右的缘故,因而可以“人为”让股价变得“可控”而非“随机漫步”了。换句话说,在股市上赚钱并非全靠运气。
“随机漫步”理论包含着大量的虚无主义色彩:如果有人在股市上赚了钱,不是因为努力而获得的,而是运气使然。但若以为努力加聪明就可以赚钱,也是错的。“随机漫步”的意思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或者说,虽然有因就有果,但并非同样的因会产生同样的果,并非发生的结果一定是特定原因引发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就决定了不同结果,不可确定的原因,于是我们只好“听天由命”。总之,就象经济学的很多其他理论,似是而非,让人不知所措,最终只有认命的份。
倘若在股市上不认命,那么对公司财务的分析就是认识公司,预期其股票走势的基础。而在这之后的几个月,我的大多课余时间都用来复习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 我上过《公司财务》这门课,并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股票。因为课程和助教的工作繁忙,还要准备毕业论文初考,所以在一段很长的时间中,我主要是学习和股市模拟,没有实际投资,按玛丽的建议,又将赚的钱买下更多的沃尔玛股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