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的生死较量》
第21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比如传说是岛国祖宗的齐地琅琊(江苏赣榆)徐福兄,正是借口帮忙找药,率领若干童男童女下海。
  后来,据说他们漂流到父皇鞭长莫及的陌生群岛上,躲起来努力生育孩子,结果给后人制造出一个充满敌意的岛国。
  父皇梦想长生不老的举动,后人也是毁多誉少。
  我只想问一句:但凡是个人,谁没有长生不老的梦想?

  常人与父皇的唯一差别在于,芸芸众生没有条件,而我父皇有条件够资格付诸行动而已。
  父皇隔三差五就外出饱览名山大川,令年少轻狂的我快乐得像一只欢蹦乱跳的小兔子。
  因为,做为他的宝贝小儿子,我可以沾父皇的光,遍游名山和大川,饱看蔚蓝的汪洋大海。
  骑马狂奔、划船戏水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塞北和江南,风景殊异,可同样悦我耳目啊!
  在我眼里,父皇就是我生平最最崇拜的超级大偶像。
  偶像做的事儿,总应该是靠谱的。而我所见,一是父皇拼死拼活操劳公务,二是得意地游山玩水修房造坟。
  好逸恶劳,人的本性。我自然而然就拿定了主意:“操劳国事,这活脏累差,有人代劳最好;游山玩水愉悦身心,这事儿不错,亲历亲为有利健康!”
  长期耳濡目染,我没能学会父皇经天纬地开拓进取的雄才大略,却不教就会他的吃喝玩乐全套本事。
  先贤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大概指的就是我这种不腐自败情形吧。
  那不是我的错,更不能把烂账记在我头上。谁叫我命那么好,偏偏生在帝王之家?
  父皇落下千古骂名的第二宗罪,是残酷的税收政策。
  官员、军队、修路工人、建筑大军、出游队伍,都是只能消费不会直接生产的,全部需要国家养活。
  养活前述人等,无法寄希望于天上掉酒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这叫皇粮国税,又名税收。

  鉴于上述人等数量空前,国家税收也只能是水涨船高无限增加。
  最初,我朝农业税标准是农民年收入十分之点击此处继续阅读》》》
  日期:2013-07-29 19:44:10
  第十章 为何被贴“暴秦”标签(二)
  果然,比狐狸精明的李斯,很快想出一套办法:全力攻击政治对手的弱点。
  要彻底搞垮对手,就必须牢牢抓住对方的弱点;要抓住对方的弱点,前提是找准其弱点。
  否则,可能酿成打不成狐狸反惹一身骚的悲剧。
  那么,儒官们有什么弱点?儒家又有什么缺限?
  如今天下,全部姓秦。劳动者应该埋头修理地球,读书人应当懂得法令,因为没有规矩就画不成方块和圆形。
  然而,现实政治生活中,孔孟信徒一心崇古不顾现实,以古非今妄评时事。
  搞乱人心,浪费空气,正是这帮富贵闲人的一大罪状。
  他们的口诛笔伐,好像计算机病毒一样,严重地损害着政府的威信,不利于维系人心和社会的稳定。

  要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得统一人们的思想,让人们的言行整齐划一,而儒家学阀的存在,就是最大障碍!
  李斯毫不犹豫,将“不稳定因素”这一政治标签贴在儒家身上。
  他也明白,要想阻止儒家老男人们咸鱼翻身,必须借用我父皇那把锋利无比的宝刀。
  为此,李斯在父皇心情愉悦的时候,主动献上若干忠心耿耿的意见,供父皇决策时做个参考。

  其具体主张如下:
  第一,将秦国历史书籍之外的列国史书,无论竹简还是帛书,一律烧毁,以清除人们对国家分裂状态的记忆;
  第二,孔丘、孙武、李耳、鬼谷等捣蛋学者的书籍,只准研究员即博士官收藏,其他人等的藏书集中到郡政府烧毁;
  第三,胆敢子曰诗云者,处死;借古人古事讽刺当代政治者,灭族;知道这些违法行为而不处理的官员,与违法行为实施者同罪;命令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不烧掉私人藏书者,就地强制劳动改造;
  第四,医药书籍能够救死扶伤,算命书籍可以预知未来吉凶,农学书籍利于粮食生产,均不在焚毁之列;
  第五,对法律感兴趣者,可争取成为在职官员的学生。

  对于上述主张,李斯给出的理由是:“老百姓无知无识,才会像拉磨的笨驴一样,俯首帖耳听从政府的指挥,而不会思考到底该不该拉磨,该拉多少磨。”
  换言之,李斯的论断是:强制统一思想,利于维系政治稳定,确保江山永远姓嬴。
  父皇闻言,欣喜不已,因而出台公布即生效的配套规定“挟书律”。
  挟书律,专门规定哪些书私人可予保留,哪些书必须无条件交出,否则一经发现就要付出不听话的代价。
  律令一经公布,就得到雷厉风行的执行,全国霎时陷入书山火海一片,烧得比未来的北京奥运会放焰火还壮观。

  父皇没有料到的是,他狠狠打压儒家学派的举动,会让自己辛苦开创的秦王朝背上暴秦恶名,骂名千载。
  他更未料到,本朝贬低的儒家,拥有巨石下小草一样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发展为中华封建文明的主流派别。
  得势之后的儒家信徒,被门户之见蒙住双眼,将父皇的开创精神一笔抹倒,夸大过失缩小功绩,鸡蛋里面挑骨头。
  但是,对于借刀杀人的奸猾之徒李斯,他们不仅没有唾沫横飞,反而念在李斯后来遭到权宦酷刑侍候而同情于他。
  并且,对于汉朝刘老三玩尽阴谋和血腥手段,全面继承我朝制度、土地和人口一事,他们却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看人下菜碟,什么玩意儿。
  更可气的是,这帮别有用心的读书人,竟然还将一千多年以后的清朝文字狱的罪过,也算到我父皇头上。
  他们一口咬定,认为父皇烧书埋活人开了坏头,带坏一大批政客,甚至把落后的满族人教坏了教聪明了。
  好事轮不上,坏事全沾边,清朝生病,秦皇吃药。这,算的又是哪门子的滥账!
  当然,上面那些事,都是未来才会发生的,我们且来细看眼前事细品杯中茶。
  按照李期报废百家以吏为师的建议,我朝正式取缔民间办学,禁止传授积极参政的孔孟之道、参悟人生的老庄哲学、潜心战争的孙武兵法。
  有所废必有所兴。父皇的规定是:只准在职官员有资格做老师,现行法令是最好的教材。
  要让鱼儿上钩,诱饵是必须的。那么,拜官员为师有啥好处呢?父皇抛出的诱饵是:学成以后,你有资格当官做老爷。
  换言之,我朝奉行的是官员教学模式,分散的干部培训点遍布全国。
  那与后来汉武帝搞的太学教育模式差别较大。
  太学是集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我朝官员教育模式,以法律为主,不搞集中教学。
  两者的相通之处,就是都要管学生的工作分配。

  另一相通之处是,什么百家争鸣,啥子百花齐放,都他娘的集体拜见周公去吧。
  孔孟信徒本就对父皇重用法家李斯一伙万分不爽,如今又被迫交书烧书,而且被砸掉在家教书育人的饭碗,无不感到特别憋屈、难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