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恢弘唐史:唐风烈烈》
第7节作者:
长安江伦
《新唐书》的记载很是精彩:李世民与李渊的好朋友晋阳行宫的副总管(晋阳宫副监)裴寂密谋,由裴寂偷偷挑选晋阳宫的妃嫔服侍李渊。李渊喝的酩酊大醉后,面对着既成事实惊恐万分。裴寂这才将策划起兵的事合盘托出,并且说:“您非礼皇帝妃嫔的事情要是被人告发肯定也是一死,您看着办吧。”李世民也趁势进行劝说。李渊最初不同意,还想把李世民交给官府,最后想了想才勉强答应。他说:“我这可是心疼你,不想告发你,才不得不跟你们一起上贼船的。”此时,突厥趁隋朝内乱又来搞偷袭,李渊一时半会儿无法取胜。杨广就派遣使者,要把他抓到江都去治罪,李渊非常害怕。李世民就说:“事已至此,我们不如就反了吧!”等到杨广想通了,不想刺激李渊而是他反叛,要再派使者对其赦免时,李渊父子造反的大旗已经竖起来了。这样一看,李渊全然一个窝囊废,还虚伪透顶。抬高自己,难免贬低别人。欧阳修的《新唐书》为了成全李世民,就顾不上他老爹的感受了。
比较起来,《旧唐书》的叙述应该比较符合事实:李渊派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各自招募士兵,壮大实力。凭着李家的声望和这几个人的才干,十几天就招募到了将近1万人。同时,他还秘密派人把次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从河东(在今山西永济)调了回来。李渊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正式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但是,只在山西当个土皇帝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父子的野心,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天下。因为有长远而明确的政治目标,这样李渊的部队就肩负了与其它各路人马截然不同的使命。
很多事情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李家造反的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差一个借口。正好,在晋阳的另外两名隋朝将领——杨广派来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看到李渊父子到处招兵买马,恐怕他们图谋不轨。于是,请李渊来晋祠一起求雨,并借机将对其采取行动。晋阳的基层官员(乡长)刘世龙知道了这个阴谋,便提醒李渊早做防备。此时,隋朝全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窦建德在河北乐寿称王,瓦岗军逼近东都洛阳,隋军主力被牵制在洛阳附近难以分身。江淮地区的起义军威逼江都,江都已是孤城一座。李渊父子经过缜密分析认为,他们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五月,李渊和王威、高君雅会面,李世民秘密派兵在外边护卫。同时,私底下派遣太原18府之一的开阳府驻军参谋长(司马)刘政会,当众宣布王威、高君雅等人以图谋反,并当即将其斩首。本来是李渊自己要谋反被别人发觉,现在却以谋反的罪名处决了检举人。两个终于本职的隋朝将军试图阻挡李渊的野心,却莫名其妙地做了隋朝的殉葬者。看来,有强权的地方就没有公理。他们两个能向谁说理去啊?
就这样,李渊父子终于起兵了。当然,书上写的都是“举义兵”。中国的词汇分得很细,经常让外国人云里雾里。就如同在汉语里,叔叔、舅舅、伯父、姨父、姑父的亲疏关系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在英语里都是Uncle。同样,在汉语中造反、叛乱是贬义词,起事、起兵都是中性词,起义、革命则是褒义词,而这些在英语里都是revolt。“起义”“造反”本质上差别不是很大,关键在于评价者的立场。要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揭竿而起,肯定是正义的、进步的。但就李渊父子起兵的企图来看,并不具备高尚的目的。各路反王群起反抗暴隋,而后又混战不休,凭什么唯独说你李渊父子的就是正义之师?所以,我在这里就用“起兵”这个中性词,不凑热闹了——不参与关于这个事件定性的复杂而无聊讨论了。
李氏造反集团的事业发展顺利,一个崭新的政权很快就要出现在世人眼前了。由于这个王朝后来的成就极其辉煌,一次原本普通的改朝换代也就显得不同寻常了。
日期:2013-07-31 22:04:01
1.7唐朝的建国的大业
太原在隋朝就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自西魏、北周以来被称为“天下精兵”之所在。并且隋朝在这里的仓库中,还储藏者不计其数的粮食和布匹。谁让杨坚、杨广父子光会敛财不会理财呢,隋朝的仓库成全了瓦岗军,也成全了李渊。现成的这些东西一旦为李渊所用,他的人力、物力和号召力就都非常雄厚了。
起兵后,很快李渊就开始为建立政权做准备。六月,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他首先建立大将军府,设置三军,并将军队交给长子、次子分别统领。他任命世子(他的法定接班人)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统帅左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大都督,统帅右军。因为李渊做过隋朝的唐国公,所以他的军队就称为唐军。建功立业的机会,对于29岁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来说是均等的,这也为日后两兄弟的反目种下了祸根。
奉父命攻破西河(今山西汾阳)的李世民,斩杀副郡长(郡丞)高德儒,声威大震。同时,李渊派遣亲信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正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于是,李渊一方面继续召募军队,一方面趁机于七月率师南下进取关中(今陕西中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末农民起义时,就是项羽在河北战场牵制着秦军主力,致使刘邦得以顺利地先行夺取关中。
然而,李渊夺取关中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李渊大军西进时,隋朝大将宋老生率领精兵两万驻扎在霍邑(今山西霍州)抗拒。刚好这时下起了连阴雨,唐军的粮食也快吃完了。李渊就想先回师太原,以后再做打算。李世民对形势认识的更清楚一些,看的也比较长远,他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等瓦岗军攻破洛阳一路西进,长安怕就轮不到他们李家了。于是,就诚恳地规劝父亲道:“咱起兵是为了天下老百姓,现在应该直接攻打长安,以号令天下。要是回去,就成了造反不成的贼寇。”李渊不听,还打算马上就把队伍带回。李世民就在大门外高声痛哭,并对父亲说:“要是打算回去,军队可能现在就会解散。瓦岗军等各路敌人趁势攻来,转眼间我们就会没命,真让人感到悲哀啊。”李渊很无奈又带些破罐破摔的语气说:“要造反的是你,成败就由有你折腾吧。”
唐军留下来后,李世民果敢的精神使士气得到鼓舞,他趁机指挥军队进攻宋老生。李世民担心宋老生不敢出战,就派了几名骑兵来到城下,高举马鞭挥舞旗帜并扬言要攻城,来激怒宋老生。宋老生果然沉不住气了,怒气冲冲的出城迎战。李渊与李建成率兵在城东布阵,李世民与柴绍(李渊的三女婿,平阳公主的丈夫)在城南布阵。宋老生率兵攻来,首先逼近李渊。李建成受惊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宋老生趁势掩杀,李渊部退却。幸亏李世民率领两名警卫出其不意的杀出,阻断了追军并及时组织反击。宋老生大败,手下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他想顺着吊桥上的绳子爬上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被李世民一刀斩于马下。《旧唐书》此处的描写也很夸张,李世民只带两个人就能在万马军中救出李渊,武艺直逼关羽、赵云!李建成真的就那么菜,一交战就就摔下马,还差点拖累父亲?胜者王侯败者寇,好像有啥光明磊落的事都是李世民做的,有啥龌龊的勾当都是李建成干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