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那个故事》
第11节

作者: 捧红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司搬到一个离市区很远的地方,阿华每天只好在市区办完事情再到公司去,即使这样,他也差点成为一名自行车运动员。这一天阿华到公司已经接近中午了,邓经理正好和那些新调进来的人在会议室开茶话会,就是边喝茶边瞎掰,以为他是赶去吃中午饭的,喊了一声,把他叫进去。刚好阿华去市政府取出入境审批表,见到阿华拿来了一大叠,首先是那些人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出国有望了,接着是邓经理发现错怪了阿华,装出很慈祥的样子,说:“好,好。收好。”

  伟雄就是邓经理在会上说把公司当成菜市场逛来逛去的那个人,两天后邓经理把他的摩托车收起来交给阿华使用。这时候阿华也已经不想干了,觉得与其这样没命地给他干,还不如自己干。才这么想着的时候,机会就来了。
  这天下午,少东和一群电大同学要去海滨浴场游泳,在门口等邓经理的干女儿,见到阿华坐着邓经理的车从外面回来,以为他混得很不错,跑过来跟他打招呼。少东是阿华小时候的朋友,这时候刚从一个进出口公司独立出来,生意做得很艰难,见到他就像见到一根救命稻草,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晚上阿华再打电话给他,表示愿意到他公司做生意,两人一拍即合。
  日期:2013-07-23 20:36:15
  (三)
  以后阿华跟邓经理展开了一场类似于《狼》里面所描写的、屠户与狼之间那样的较量。阿华没有直接去跟邓经理说要走,而是跟新来的办公室主任说要到贸易部做生意。这个新来的办公室主任是邓经理重新找来对付他们的,无奈他一方面在对付他们,另一方面也在对付邓经理。他听了阿华这么说后,马上当成自己的筹码,去跟邓经理说。邓经理说:“不能挑,如果可以挑我也要挑。”阿华很高兴他能这样说。

  几天后要刮台风,公司里的人都被留下来值班。阿华的妻子一个人在家里,很害怕,叫他回去。阿华去找邓经理请假,他说:“去跟阿顺说。”阿顺就是这个新来的办公室主任,说:“不行。”阿华“拂袖而去”。

  “拂袖而去”这个词深深地烙在阿华他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七六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四人帮批判邓小平对**充满抵触,看电影《春苗》时,只看了一半就口称“极左,极左。”然后拂袖而去。粉碎四人帮后,这成了邓小平立场正确,有先见之明的证明。但不久传出真相,原来当年邓小平在看这部电影时,正好有人叫他去会见外宾,他说的是“就走,就走。”而不是“极左,极左。”

  星期一阿华到公司,一会儿邓经理也来了,看得出他这时候心情很舒畅,夹着个皮包,迈着轻快的脚步,只差没有吹起口哨来。他见到阿华在房间里,说:“少华,把地扫一下!”他把阿华当成扫地的,阿华回敬他,说:“邓经理,我要走!”这时候他还能表现得很镇定,说:“什么,噢,要走是不是?好的,什么时候走,等阿顺来好不好。”他又拿阿顺来说事。
  唯一遗憾的是这时候经协办改为经协科,苏主调到办公室当副主任,许科调到经协科来当科长。这一天许科从苏主办公室拿到很多报告,要送给秘书长批,其中一个报告是阿华拿来的,阿华跟在他后面出来,他转过身来对阿华大声呵斥,说:“要干什么?你等一下!你有事哩等一下再去哩,人家请示领导你要跟着去干什么,真是乱弹琴的!”这让阿华丢尽了颜面,同时也更坚定了他走的决心。

  两天后邓经理见到阿华,说:“少华啊,这两天来逐步移交,摩托车看下午还是明天开去经协科,然后开张收条回来就好。”他以为阿华还会舍不得这辆摩托车,阿华没有吭声
  又过了两天,邓经理把阿华叫到办公室,说:“我这里不刁难人,你当时要来,我也没说什么,是不是。”说:“来,抽支烟。”说:“怎么想到要走的,会做生意在这里就可以做哩,哪用到别处去。”阿华还是没有吭声。
  阿华就这样走了,两三个月后回去办理正式手续,刚好是在春节前,看到公司里那几个人正在忙着到楼上插彩旗什么的,联想到这时候外面的人都在忙着赚大钱,觉得他们也太可怜了。
  关于邓经理还有一个笑话,他一直没有给员工发补贴工资和奖金,只发两百多元的基本工资。他一定是把他们看成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或者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这时候社会上又掀起新一轮的公司热,阿华以前的那个办事处跟着也成立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名义上是办事处的,实际上都是外面挂靠的,剑群被调到其中的一个公司。
  他还是经常到阿华家来,讲了主任说欣荣想要回来,哭了几次,老马也哭了几次。
  讲了办事处搞了个合资企业,申请到很多进口免税额度。
  讲了主任说洪会活,但活过了头,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办成,上一次叫他去湖南签订大米合同,没有签订就回来,要是签订了,这时候每斤赚六分钱。
  老马这时候还没有调回来,每次回来休息也到阿华家来,讲了办事处的人从九月份开始,每人发八成工资,主任自己领十足。
  讲了他要回家,主任说去向周弟请假,他说去问个小孩说好不好,周弟是什么人,承包又没包死,经理是你主任封的。

  讲了主任跟一个发廊女老板搞上了。
  日期:2013-07-24 20:34:03
  第二卷 下海
  第七章(一)
  这时候又是全民经商时期,阿华像抗战时期的一个热血青年奔赴了延安,整天耳畔响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这样嘹亮的歌声;阿华又像神话故事里的孙悟空,一下子跳出十万八千里,从一个政治社会跳到一个经济社会;阿华还像在节假日,来到一个大型商场,优哉游哉。
  阿华到少东公司后,看到他主要的业务是在做进口物资的免税批文,就是找些项目,然后向市政府和海关申请,批文拿到手后卖给人家,觉得他是美国小说《帽子魔术》那个魔术师。
  阿华在市政府和海关都有同学和朋友,正好帮少东做批文。第一次批了十吨农药,赚到一万多元,第二次批了三十吨奶粉,赚到五万多元。第三次做电解铜,少东项目没有找好,被退下来。
  一天阿华到少东家,他母亲像一个通灵的巫婆,给他们打气说:“这一次一定要坚持到发起来才可以走。”阿华一下子仿佛看到自己真的发起来,又有了信心。
  元旦前总公司开大会。总经理原先是个市长秘书,下海经商,先当副总,再当正总。当了正总后对公司进行了改组,设立进出口一部、进出口二部……八个部,公司里面会做生意的和不会做生意的都当了经理,他自己不会做生意,就在看别人做生意。
  他在会上说:“说过职工大会要少开,但一年开一次还是应该的。我业务能力比不上好多经理,但我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来弥补比经理们不足的那一部分。我在为公司争取一些权益方面做了几件事,比如公司改为总公司……”下面有人在打电话,他说:“我不会不同意你们到外面打电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