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贲张的青春帝国——汉武时代的故事》
第13节作者:
龙业 李少君是在刘彻最需要的时候进宫的。太皇太后窦氏去世,刘彻可谓正式亲政,可他心中丝毫没有喜悦轻松的感觉。老祖母身经数朝,年岁之高,在大汉君后中当属第一,然而,也不过区区七十多年,就回归道山了。摆在刘彻面前的是无限的江山,无限的事业,可是一想到纵然能像祖母一样长寿,自己也仅有五十年的施展空间,他就觉得很沮丧,很无奈,很无助。他想,若是真的能羽化登仙,那才可以永远地享用天上与人间无穷的福慧境界了。刘彻需要能人,需要方士,需要有人引路,深泽侯嗅觉灵敏,他弄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不失时机地推荐了方士李少君。
李少君逢人从不报上年龄,若是看他模样,该有七十多岁。他鹤发童颜,目光炯炯,自然地带有种让人说不清的仙气。李少君的本事,刘彻耳闻过,目睹过,亲自享用过。向社区举报违规内容
日期:2012-08-04 21:09:53
李少君逢人从不报上年龄,若是看他模样,该有七十多岁。他鹤发童颜,目光炯炯,自然地带有种让人说不清的仙气。李少君的本事,刘彻耳闻过,目睹过,亲自享用过。
李少君长生不老。据说,在丞相田蚡的家宴上,请来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翁,李少君与其交谈,提到当年曾跟老翁的祖父在乡校后大枣树下一起练过射箭,靶标就在某个枝杈上。而老翁小时候跟从祖父游玩,知道那个地方。于是,老翁大惊,满座大惊——李少君该是个数百岁的神人了。
李少君见识非凡。李少君来拜见皇上,刘彻指着宫中新进的一尊铜器问他,李少君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器物是齐桓公十年摆放在柏寝台上的”,召来博士查验上面的铭文,果真如此。
当然,对刘彻最具吸引力的还是李少君的方术,他有一套完备的升仙之道,很切合刘彻的欲求。
刘彻问他怎样才能像黄帝一样成仙,李少君没有直接回答:
“陛下,臣李少君可否只用‘我’而不用‘臣’来自称?”
“当然可以!”刘彻感受到了的恭敬和庄严。
“陛下,首先需要祭祀灶神,”看到刘彻的疑惑,他娓娓道来,“祭祀灶神,就可以获得天下的奇异珍宝,获得奇异珍宝,就可以把丹砂变成黄金,获得黄金后就可以把它变为饮食器皿,就可以延年益寿,延年益寿就可以见到海上蓬莱山中的仙人,见到仙人就可以去泰山封禅,就可以长生不死,黄帝就是如此成仙的!”
听了这一连串的“获得”与“就可以”,年轻的刘彻两眼都发直了,心里暗叹,修炼,封禅,成仙,这些不正是我孜孜所求吗?——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少君也!
日期:2012-08-05 10:21:20
君王的赏识夸赞,没有使李少君感激涕零,或是沾沾自喜,看他的样子,是心如止水的,这更使刘彻对他倍加尊重。
刘彻也知道,李少君是有来头的,因为他的师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千岁翁安期生,战国时就闻名天下。
“我曾到海上,拜见恩师安期生,看到他用巨枣为食粮,用巨枣招待客人。可是,他的那枣太大了,个个大如甜瓜,吃不上一个就饱了。”
刘彻的眼睛都放光了。
“陛下,这安期生才是真正的仙人,我只学得他的皮毛。安期生以白云为衣,骑海风为马,黄金为屋,自由往来于海上三山,但很少有人能见到他。”
“那是为什么呢?”刘彻又听得入迷了。
“与他心意相合,他就面见,否则就隐身云中。”
“哇——”刘彻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洋溢着羡慕之情。
“陛下,唯有圣君方可受其恩惠。”李少君现出期待的眼神,“当年,安期生曾接见秦始皇,与他长谈三天三夜,可是,因为始皇用心不诚不纯,安期生丢弃了始皇赠送的数千万礼物,隐身海上。始皇派徐福带三百童男童女入海寻找,也终无音讯。”
“唉——黄帝至今已两千年了,当有圣君现身的,陛下多自勉啊!”李少君说得很有力,里面有强烈的期待。
刘彻心潮翻滚,相见恨晚啊,相见恨晚!李少君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沦落民间呢?天赐少君,他必须也只能为大汉为朕所有所用!
从此后,刘彻情绪更加高昂,精力更加充沛,苍生鬼神双管齐下,他的感觉是,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他不改国策,继续务耕织,实边关,国力日渐增强,百姓安居乐业;他用心神鬼,祭灶神,炼丹药,祈福天地鬼神,拨给安期生亿万经费,造大船,准备入海寻找安期生。
一切循序渐进,日见功效,刘彻预感巡狩天下、海上拜见安期生的日子快到了,可就在此时安期生病了,病得很沉重。
不过,刘彻不那么看。他想,凡人之眼,只能看到躯壳的生生死死;有道之人眼里,李少君是要蝉蜕,要摆脱尘世,要羽化登仙终成正果了。可惜,我修炼得还不够,尚不能与他同行。刘彻祈祷苍天,千万别让他先我而飞仙啊!
刘彻的祭祀、祷告和祈福终究没有起什么作用,几个月后的一天,慈祥而神秘的李少君去世了,刘彻失落之余,也觉得仁至义尽问心无愧了。宫中正式消息说,神仙李少君尸解升天,灵魂永存了。消息的准确性也得到了证明,有好事者盗掘了李少君的墓穴,结果,仅仅见到他的衣冠,别的什么也没有。
日期:2012-08-10 19:06:36
回敬淮南王
刘彻作为皇帝,只是在四年前与淮南王见过面,但仅仅是那些天里发生的事情,就足以使刘彻耿耿于怀、终生难忘了。
淮南王刘安比刘彻大二十二岁,是刘彻叔叔辈上的。虽已人到中年,但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自然让人觉得潇洒英俊。那一年刚入冬,他率领长长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进长安,朝觐新帝。不同于其他诸侯王,他满车所载,除了书外还是书,而且都是他主持编写的书,有人把它命名为《淮南鸿烈》,赞为第二部《道德经》。他把刚刚写出的《内篇》献给了年轻的皇上。刘彻欣喜不已,我大汉王室里也有如此儒雅之人,一大幸事啊!
刘安在长安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刮起了一股讲黄老的旋风,引动着人们如痴如醉,就连祖母太皇太后都听得入迷了。不过,老太太还是提醒刘彻,学问归学问,朝政归朝政,孙儿你可要留心啊!刘彻早就明白这道理,冤家宜解不宜结,可是淮南与皇家这恩怨恐是难以了结的。当年,刘安的父亲淮南厉王刘长,因为谋反被祖父文帝流放,途中自杀,从此他的子孙就发誓文帝及其子孙,据说,七国之乱时,刘安就曾策应吴王准备反叛——我不得不防啊。
刘彻打量这位叔叔,刘安的的神情总是温和平淡略带点忧郁,也略带点诡异的,这也更增强了刘彻的好奇心。刘彻喜欢吟诵楚辞楚歌,想领教来自楚地的叔叔的本事,刘安当日就草创出洋洋洒洒的《屈原赋》,赢得满堂喝彩。刘彻想,我们假如都不是或帝或王的,肯定会成为忘年之交、莫逆之交,可是,现实很残酷,没有“假如”。
日期:2012-08-11 09:46:42
叔侄二人都喜欢谈神仙方技文学辞赋,一谈就到深夜。一来二去,自然就说起了治国方略,刘安总是请皇上先讲,刘彻也喜欢侃侃而谈,推销自己的新政,什么更化改制,什么荐贤举能,什么积极进取。但是,谈着谈着,刘彻就留意到这位叔叔的神情不那么自在,于是就请叔叔提点改进意见,刘安却吞吞吐吐不肯表态,被追问得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就敷衍,陛下之举已达尽善尽美之境,何须改进。刘彻明白,朝廷现在推行的崇儒复古政策,与刘安信奉的黄老之术是格格不入的,刘安闪烁其词,肯定因为政见与我截然不同,却又不便直言。
刘彻想,刘安不会甘于如此沉闷的,那就给他机会表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