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的生死较量》
第39节

作者: 锦城金牛
收藏本书TXT下载
  齐军代表也是冰雪聪明的人物,对坏人坏事那是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
  他当机立断:原地休息,静观时变。
  果然不出宋义所料,赵高的赌徒心理再次发作,鼓动胡亥全力增援章邯,以求毕其功于一役。
  九月,孤注一掷的赵高再次赌赢,楚地革命军主力在定陶遭到兵力大振的章邯夜袭,大输特输,项梁赔上了脑袋瓜。
  陈王做先驱,项梁为后继,先后在大功即将告成的紧要关头翻了车送了命,可谓功亏一篑。
  看来,面对一时的巨大成功,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冷静,多么的重要,又多么的困难。
  胜不骄败不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做到了,成功;做不到,失败。
  客观效果,就是如此泾渭分明。
  总之,我参加革命以后的第二个领导也报了废。

  下面,轮到我的第三个领导上场。
  该任领导,历史证明,只是过渡性酱油人物而已。
  而我刘某,即将因为历任领导都被敌人或者自己的人干趴下,轮也该轮到我自个儿当领导。
  所谓领导,就是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自己的事情交给部下办,并把部下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过问。
  不远的将来,我也会走上这样的领导岗位。

  当然,那还不是现实。
  当时
  日期:2013-08-09 23:20:32
  第十二章 兵分两路
  李良进攻信都被陈馀击败,赶紧南逃,投降章邯,重回秦朝怀抱。
  为了复仇,他劝说章邯北伐:“赵王新立,人心不定,正是一举歼灭赵军奋勇再立新功的最佳时机。楚地乱党接连遭受重挫,已经不值得你老浪费宝贵时间!”
  按章邯本意,是想充分休整之后,将楚地义军残余统统装入垃圾桶。

  然而,他经不起李良的诱导,误认为楚地义军真的遭到毁灭性打击而不足挂齿,故掉头北上。
  闰九月,希望再立新功不断升官的章邯,不顾连番恶斗的疲劳,挥师渡过黄河,助王离夹击赵地革命军。
  章邯的毅然掉头北伐,让我们这些虎口余生者,得到了大口喘气的时间,重振旗鼓的机会。
  而项梁生前派出的魏地贵族魏豹同志,继承其兄魏咎的遗志,大展拳脚,一口气拿下故魏国的大部分地盘。
  面对这一空前利好消息,楚怀王就像打了强心针似的,精神大振,当即签署委任状:着魏豹同志出任魏王。

  魏豹称王以后,众将无人对木偶王的任命提出抗议。
  怀王见状,误认为项羽一干人都被章邯一伙砸晕了,不敢继续将本人当成木偶王。
  反正已经迈出独立处置军国大事第一步,军事集权者项梁又升级去了天国,本王正好借此机会,把军权和政权统统抓在手头,免得再次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当摆设。
  做人木偶的日子,真的好难受。
  因此,希望从此摆脱木偶命运的楚怀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下数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为了对付空前强大的反动派,将吕臣、项羽两军整编为一军,寡人不辞辛劳,亲自兼任大军统帅。

  有军才有权。我是老大,大军统帅,舍我其谁!
  第二道命令是:提拔刘老三做诸侯,兼任砀郡地方政府一把手。
  怀王认为,此事充分体现了他的念旧情怀。
  第三道命令:重用项羽为诸侯,官衔是鲁公。
  让项羽做鲁公,因为鲁国是孔老二的故乡,怀王真心希望对方能像孔老二一样讲道理,不要成天只知提刀砍人。

  当然,鲁国当时还在秦朝反动政府手中,这就需要项羽同志哥哥继续奋勇当先,去把那块地方圈过来才行。
  而这,也算是充分发挥羽哥的砍人特长,给劲敌章邯树立一个死磕到底的强硬对立面。
  第四道命令:提拔当代忠臣标杆吕臣及其教子有方的父亲吕青,出任楚王国高级干部。
  一个篱笆两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身为革命领袖,怀王急需能人帮扶,而忠诚能干的吕家父子,正是最佳人选。
  怀王相信,吕家父子定会像忠于陈王一样忠诚于他。

  第五道命令: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本军之中,有谁能够抢先闯进秦都咸阳,那就先占先得,无条件升格为关中王。
  怀王之令传达后,面对风头正劲的秦军,除了报仇心切的少壮派项羽,没有敢摸敌人屁股的好汉。
  我刘某,自然也不肯接陈王、项梁的班当革命烈士。
  而项羽已经被楚怀王趁火打劫剥夺了部队指挥权,心里感到相当窝火,不知找谁出气。
  当他得知新领导最后一项命令的内容时,立马感觉反败为胜讨还血债的机会降临了。

  这时,项梁重用的范增,认识到秦军主力远征燕赵,关中地区必然空虚,正是猛虎掏心擒贼擒王的绝佳机会。
  而且,对他有莫大知遇之恩的项梁出师未捷身先死,也令范增发誓,无论如何都要鼓动项羽替项梁报仇雪恨!
  范增悄悄找到项羽,鼓励对方充分利用众将畏敌如虎不敢西征而秦军主力又被牵制在赵地的千载难逢机会,大胆申请西征,积极建功立业!
  项羽热血沸腾,决定向怀王请缨,西征函谷关,把秦二世和赵高掀翻在地,再痛快淋漓地砍成几段,让叔父含笑九泉。
  计划没有变化快,项羽将再次品尝被人挡道的滋味。

  项梁阵亡后,齐地革命军代表恰到好处进入楚王宫。
  该代表对楚军同志进行了雪中送炭式慰问、鼓励,表示齐军会与友军同呼吸共命运,一起砍杀秦朝政府的走狗军。
  随后,宾主双方达成了共识,认为失败是成功的妈妈,革命军要共同吸取血的教训,避免重蹈陈王和项梁的覆辙。
  陈、项二大猛人,生前怎么也不会料到,他们死后竟然会成为革命后来人的反面教材!
  假如泉下有知,不知二位英雄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

  会谈即将结束,怀王向来自智慧之邦的齐地代表请教,问对方有何建设性意见,尽管开门见山提出来,不要客气。
  齐军代表沉思片刻,然后建议怀王重用外交官宋义,理由是途中巧遇宋先生,他预言项梁必败,而战争结果完全如其所料,战前能够准确预测战争结局,说明此人精通战争之道。
  楚王闻言,未置可否。
  此时,王离以众击寡击溃赵国革命军于河北邯郸,在捣毁邯郸城池泄愤以后全速推进。
  赵王歇与丞相张耳被迫撤退到钜鹿(河北平乡),来不及战略转移,就被来势汹汹的王离大军重重围困。任凭他们如何挣扎,始终无法挣脱王离手中那根凶残的绞索。
  祸不单行的是,比大老虎还凶猛的章邯,率领二十万久经战火洗礼的秦军,在棘原(钜鹿南数里处)虎视眈眈。
  章邯精明地分兵为二,一部从物质上坚决支持王离大将军与赵军互相伤害,另一部陪同本人坐山观虎斗,随时准备上演以逸待劳围城打援好戏。

  得到友军支持的王离,朝锯鹿城内抛石头更加卖力。
  侥幸漏网的赵将陈馀,北奔途中狂抓壮丁,很快拼凑起数万救援大军,迅速南下。
  援军抵达钜鹿城北一百里处的时候,陈馀听说王离围城部队铺天盖地,王离身后还有章大老虎在兴致勃勃地摇旗加油。
  他担心本人成为虎将王离、章邯的口中食,弄死都不敢向南再迈一步。
  面对两头坐等扑食的饿虎,我部自救都成问题,还谈什么救人?

  自保吧,先!
  当时,燕、齐等地革命军首领,面对赵军的被困,大起唇亡齿寒之感,故纷纷率部前往钜鹿。
  张耳之子张敖在代地狂抓壮丁,然后带队南下钜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