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岁》
第3节

作者: 既然在人间QQ
收藏本书TXT下载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将近1000年前,一个叫紫式部的日本女人写的。”汪佩云对儿子说。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居然是出自日本那样一个国家?这怎么可以?不合情理嘛。”亚贺摇摇头表示不满。
  兆麟笑笑。

  汪佩云接过书来放进小箱子里,起身进屋来,去卫生间洗了手,一面说:“这世界上很多的事没有合不合情理,只有发生过和尚没有发生而已。”她擦了手便走去西面墙边的小佛堂上香。
  汪佩云笃信佛教,佛龛里供了地藏王菩萨圣像,供桌上除了时令水果,还摆了很多灵位。
  从亚贺记事时起,地藏菩萨圣像和那些灵位就在那里了。因为每天看着,他最早认字大约就是从这些牌位开始的:周文娟、江楚恒、胡三儿、朱琪瑞、李凤鸣全家、杜瘦鹤全家。再后来,爷爷奶奶大伯婶母去世后又加上先父、先母、先兄、先嫂,自家人的灵位上都没有写名字。这些牌位都一样大小,在旁边,有一个稍小一些的牌位,上面写着:先夫之位。亚贺曾经问:“为什么我们家人的都不写名字呢?”

  “因为我们家的人我们自己知道是谁啊。”
  “但是菩萨不知道啊?”
  “菩萨知道的,菩萨什么都知道。”
  “但是为什么爸爸的这个这样小呢?”
  这个问题,汪佩云从来没有回答过。实际上,有关爸爸的所有问题,妈妈都没有回答过。爸爸这个人,对亚贺来讲,始终就是一个谜。
  汪佩云上好香起身过来,亚贺低声念叨说:“家里供这么多死人的牌位,还留着爸爸的骨灰在家里,阴气这么重,怎能不生病。”
  汪兆麟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汪佩云也走到桌边来坐下,一面给他们倒水一面悠悠的问:“检验结果该拿到了吧。”
  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不说话。
  “不说我也清楚的啊,”汪佩云继续浅浅的笑着,仿佛说的病情并不是她。
  “你文娟姨来看过我好几次了。”她顿了顿,“这么多年了,她还是那么年轻。”姑姑把杯子放在兆麟面前。
  兆麟记得周文娟,那一年北平的冬天特别冷,他放学回家拐进胡同口时,两个伪警察正把文娟姨抬回家去,她面色惨白,仿佛流尽了身上所有的血,她紧闭着眼睛不说话,棉旗袍上血迹斑斑,很多地方都被打烂了,露出来的棉花上凝结着黑褐色的血块,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还在向外渗着血,在她身后的尚未融化掉的雪地上,滴下一道鲜红的血迹。
  日期:2013-06-05 12:40:23
  《残岁》 楔子(3)
  “段医生说过还要多久吗?”汪佩云漫不经心的问。
  “他只是说要你少受些痛苦才好。”兆麟低头看着杯子。  
  汪佩云点一点头,侧过脸来看看放在露台椅子上的小皮箱。
  屋里沉默了一下,汪佩云才继续说:“我正在头脑里整理我这一辈子。反倒觉得太过漫长了。”
  “妈!不要这么说。”亚贺抬头看着她,眼里蒙了一层泪水。
  妈妈抬手拍拍儿子的肩头说:“这没有什么,每一个人都会死去,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只是歉意,我这一世并没有为这个世界做过什么,而我后半生所作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弥补之前的所做。但无论如何,我已经尽了全力。”
  兆麟和亚贺都落下泪来,反而汪佩云是平静的。
  “后天是周末,你们都过来吧。我这两天整理好记忆,周末给你们讲北平的那些日子。”
  “北平?”亚贺抬起头来惊异的问。

  “就是现在的北京。”母亲说。
  “北平怎么了?”亚贺依旧不解。
  “姑姑!”兆麟急切的看着汪佩云,“这个还需要讲吗?”
  佩云温和的看着他:“我原本也想把这段日子带走算了,全当没有在这个世上发生过。总归讲我们家是问心无愧的,你姑父他,唉……”汪佩云叹了一口气,“他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时候你年纪还小,很多事情怕也不会记得。亚贺现在四十几岁了,有些事他应该知道。毕竟,事情就是那样发生的。”
  兆麟和亚贺都想要留下来照顾汪佩云,但她坚持不肯,她说一个人孤独惯了,而且现在精神很好呢,让兆麟和亚贺他们周末再来。
  两个人走出社区时,亚贺问:“大哥,北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家不是从青岛来香港的吗?还有爸爸,对爸爸我一无所知,全家人也从来不提起在内地的日子,从来不提起爸爸,你们总是对那段日子,对爸爸这个人讳莫如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妈妈说我们全家都是问心无愧的,可爸爸就是另一回事了?”

  兆麟不回答,只是闷头向前走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的说:“或许到周末,你就都知道了。”
  周六一大早,兆麟和亚贺两家人便都赶来汪佩云家。佩云已经煲好了一锅汤等着他们。
  兆麟的妻子退休前是东华医院的药剂师,他们的一双儿女汪嘉恒和汪嘉惠如今都二十几岁了,兄妹俩都是姑奶奶照看大的,跟佩云感情很深。亚贺和妻子都在银行上班,女儿迟若禹今年17岁,直到读中学以前都是由奶奶接接送送,常在佩云身上缠来缠去,被娇惯的不行。
  佩云精神很好,并看不出身染了什么重病,大家也绝口不提这回事。几个孩子和媳妇围着佩云说了会子话,兆麟打电话叫了中午的外卖。他知道,那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虽然他不能确定佩云是不是想让家里的所有人都听。他本来不想带妻子和儿女过来,或许,那段往事只有亚贺一个人知道就可以了。但一来姑姑在电话里对他说,既然是已经发生过了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再瞒家里人;二来妻子和孩子们听说了佩云的病情也一定要赶来看望。

  迟若禹正喝着汤,忽然注意到桌子上摆着一个木质盒子,盒子的前侧,插在金属边框里的黄色卡片上写着“先夫”,就问:“爸爸说奶奶一直把爷爷的骨灰留在家里,这个应该就是了吧?”
  佩云看了看盒子,点点头。
  “很障碍食欲耶,怎么会忽然摆到这里了呢?”迟若禹皱着小眉头说。
  “你爸爸没有告诉你,今天我要讲一些家里面,过去的事情吗?”
  “告诉了,告诉了!”汪嘉恒咽下嘴里的最后一口汤凑过来,爸爸昨天晚上很郑重的跟家里人说了这件事,让他非常好奇。嘉恒还不到30岁,但已然阅历很广,他从小就隐约地察觉到,他们的家庭,还有姑奶奶,一定藏了很多的故事。
  “那么姑奶奶什么时候开始讲呢?”嘉恒问。

  汪佩云坐在桌边的靠椅上,腿上盖一张薄毯,毯子上放着那只很旧的小皮箱。拍了拍箱子,她淡淡的笑笑:“你们若是想听,现在就可以了。”
  听到这句话,屋里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大家都放下手里的事情围拢过来。家里椅子不够多,嘉恒和嘉惠就坐在小板凳上,若禹拉过奶奶平时上香跪拜用的蒲团来紧靠着奶奶坐下。
  大家都看着汪佩云,她稍作沉吟,就缓缓打开那只箱子,从里面提起一条挂链来。那是一根墨绿色上好的丝线编成的环形绳子,下端坠着个一时看不出是什么的东西,若禹接过来看看,不明所以,嘉恒又在一边接了过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