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传奇》
第24节

作者: 冯烽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现在的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高中毕业生怎么不会英语呢?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教育背景所决定的。一是响应最高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学习内容是空泛的政治口号。学习方式是走出书本、走出学校,参加轰轰烈烈的大运动,参加工业农业劳动,有一段甚至是“停课闹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从小学到高中的所谓九年学制,真正坐在课堂上的时间连五年都不够。就是这不足五年的学习时间,还被一些滥竽充数的“老师”耽误了一部分学时。以英语学习为例:

  我们是初一开设英语课,一册课本仅40页左右,内容更是没有实用价值的革命单词,第一课全文仅一个短句:Long Live Chairman Mao! 教学方法更是闻所未闻。当时,奉行工人阶级管理学校的政策(农村则是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从企业工人中抽调革命觉悟比较高的工人(有没有文化无关紧要)组成“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负责学校的领导的管理工作。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思想指导下,凡优秀老师均被打倒,调离教学岗位,做学校清洁工或校办工厂工人。学校原有两位上海籍本科学历的英语老师,运动中被打为臭老九,离开教学岗位,负责打扫厕所。

  在这种情况下,师资严重短缺,只好由文化水平低但革命性高的“工宣队”员承担教学工作,教我们英语的黄老师就是其中之一。黄老师是高小文化,汉语都掌握不好,英语更是一窍不通。这样怎么教英语呢?他自有办法。每天晚上把打扫厕所的英语老师叫到办公室训话,同时拿出课本考考人家会不会,还装模作样的用本子记下人家的思想认识,实则是用汉字记英语读音。你这种笨法子自己偷着用就是,到课堂上装也要装出有学问的样子呀!可这位黄老师才真是极品,第一天上课,首先对着课本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抄上"Lesson one",然后又拿起备课本看了一眼,在"Lesson one"的下面赫然写上了“来三碗”三个大字,惹得学生哄堂大笑,从此在学生中落下了一个外号:来三碗。用这种方法,教几个外国人听不懂的半调子英语单词或许还能唬学生几天,但国际音标却是无法用汉字注音的,只好放弃,光教单词。教到"Lesson four",“来三碗”老师自己也背不下去课了,最后彻底砍掉了英语课,还美其名曰:“宁当社会主义的大老粗,不学资本主义的鬼子话”。

日期:2009-10-05 22:14:45

  56.
  有一次,外宾从我草把子上拔下两只玩具玩了一会,向我询问,我虽然听不懂,但明白是问价。于是告诉他单价:One yuan。他拿出一美元交给我,转身要走,我急忙喊住:No!No!他转过身来,不解地看着我。我又不会用英语告诉他,我说的是单价。只好从他手中把玩具拿回来,连说带比划。先用一只手拿着一只玩具:One.One Yuan。又把一只玩具加进去:Two.Two Yuan。老外终于明白了,又付了一美元。 

  收到的兑换券可以到友谊商店买东西,收到的外币却不能流通。拿到中国银行去换,必须持有一定级别的介绍信,我根本换不成。后来,看到旅游景点都贴有汉语提示:“不要在黑市兑换人民币,以免受骗”(不知道老外如何看得懂,可能是针对国内商户的),才知道还有黑市兑换,经向景点商户打听,了解到非法兑换者经常出入的地方,并且知道汇率比银行更高。美元换人民币是1:9(银行是1:8),港币换人民币是1:1(银行1:0.8)。

  找到地方把这些天攒下的港币和美元一古脑换成人民币,得到一百多元,回到祝圣祠,老乡们非常羡慕。小方说我也遇到几回付外币的,但不认得,不敢收(本文作者冯烽。仅连载于[天涯杂谈])。
  有一天下午,小方兴冲冲空手的跑了回来,他老婆简子就问,你的草把呢?他高兴的说:“今天发财了!有一个日本的旅游团,把我的玩具全包了,给了1000元!我怕导游等我走了再使坏,让他们后悔,转身丢下草把就跑了回来。”
  “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看看,还是日元呢。”
  两人喜不自尽,我走过去说:“给我看看。”
  他把外币递给我,我看了一下:“这倒真是日元,但不值钱”小方急了:“谁说不值钱?你一美元还换九元呢,日元比美元换的还要多!”
  “如果真是那样,你一下就成万元户了。”
  “是啊是啊,全国也只有那么几个万元户啊。”
  “可是你的1000日元只能换十块钱。”
  “绝对不可能!”
  怎么说他也不信,也就不和他多说了。
  他们两口子兴奋的不能自制,也不知盘算什么,反正是嘀咕了一整夜,弄得大家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小方就跑去找地方兑换人民币,生意也不做了,结果可想而知。等他哭丧着脸回来,发财梦才算也醒了。(原文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66714.shtml)
  长期在外的流民,一般是不控制生育的,顺其自然,有多少生多少。我对生育问题看得很开,在家时就办了独产子女证。可是经医院检查,宋开玲不适合放节育环。所以出来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节育措施的。

  由于流浪生活的艰难,我们不打算再要孩子,可如何控制却成了问题。在南宁的大医院也做过检查,结论依然是不能放节育环,放多少就会掉多少。如果穿小雨衣,一是按规定必须到户籍所在地领取,不像现在满街都是成人保健品店,买多少有多少。二是我一直对这种节育方法持抵触态度,认为隔开了肉体的接触,不算真正的性爱。只能使用长效避孕药。可时间长了,宋开玲身体有明显的副反映。有时只好停药,采用安全期避孕。

  1984年秋天,宋开玲发现还是怀上了。出门在外,无处做人流(那时做人流比计划生育还严格,总怕有人敢于偷尝禁果而不被发现),只能等着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