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亡宋兴一百年……激荡的五代史》
第7节作者:
帝乡王彦哲 黄巢进城后,部属到处胡作非为,杀人如麻。史书载:“杀人满街,巢不能禁。”而且,黄巢自己也很毒辣,他杀死了留在长安城中的几乎所有李唐宗室,一时间朱门大户,达官贵人皆惶惶不可终日。整个长安城都弥漫着恐怖的气氛和血腥的味道。
这样说有没有证据?
有!
当时一位大诗人亲眼目睹了这个场景,并把这段悲惨的历史写进了他的诗里,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这位诗人就是唐末五代花间词派代表人物之一韦庄。他的代表作《秦妇吟》就鲜活的描写了当时的场景,全诗很长很悲凉,且摘取最出名的几句,以一斑而窥全豹——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场面之惨烈,令人潸然落泪!(补充一点:韦庄后来去了蜀地,由于才华横溢,很受主上喜欢,一路平步青云,官居前蜀宰相!前蜀便是所谓“五代十国”中“十国”之一。)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长安城中如此一派人心惶惶的场景对于黄巢极为不利。像韦庄这样的文人贤士都离开了长安,老百姓也没有得到预想的安宁生活。可是,冲天大将军黄巢似乎并不在乎这些,依旧在他的皇宫中做着安乐天子,殊不知人心已在思变……
此为黄巢第一败——安抚不周人心变!
二、粮草殆尽
其实当时长安城中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粮草不足。一方面,长安附近的豪门大户因为怕被处死,所以纷纷逃进山中,把粮食都藏了起来。另一方面,黄巢派人出去催粮也催不到。譬如河中军阀王重荣,此人的经历很丰富啊,初为唐将,后来降巢,而后又叛巢降唐。而他背叛黄巢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粮草纠纷,黄巢向他要粮,他不愿给,于是双方闹僵,遂摊牌!不仅如此,据说王重荣还劫持了黄巢的四十多艘满载粮食的船只。一下子把饥肠辘辘黄巢给气饱了!后来他派朱温去与王重荣决一死战,遂上演了朱温改旗易帜,投降大唐的一幕。
那么,我们不禁疑惑,庞大的起义军怎么会这么轻易的断了粮草呢?难道就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勤补给系统吗?
不错!他们就是没有!这一点不偏不倚正正戳中黄巢的最痛处!
以上两点分析都是长安城缺粮的表面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皇朝的整个战略部署失误,他没有一个安定可靠的大后方,后勤补给十分困难。一直以来,起义军都是“流寇式”作战,打到一个地方,吃到一个地方。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最终也将整个黄巢起义引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况且,在唐朝,经济中心已经南移。江南富庶,鱼米之乡,京城的物资供应多靠大运河从南方运来。读建筑史的人都知道,隋唐两代的皇帝大多喜欢住在东都洛阳而非长安,其原因就是洛阳的水运条件较长安更好,物资供应便利充沛。
而宋代又改都开封,除政治因素外,也是因为水运条件优越,更胜于洛阳。当时的开封城内河道纵横交错,有“四水贯都”之美誉,而且商业极其繁荣,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
盛世之时,长安城尚需南方物资供应。如今乱世,想从江南运粮简直是痴人说梦!黄巢固守长安城,坐吃山空!面对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士兵,黄巢也只能勉强挤出点僵硬笑容,来安慰大家:“再等等,再等等,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请无视,此话实际出自列宁。)
此为黄巢第二败————后勤补给大失误!
日期:2012-08-25 21:05:53
三、大唐反扑
唐廷的军队虽然日渐衰弱,也奈何不了起义军。但藩镇军阀可不是吃素的。唐僖宗在成都发令号召各路藩镇共同讨逆,于是北方的几个节度使纷纷将长矛对准黄巢!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也未必说明这些节度使真心忠诚于大唐,只是一种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因为黄巢的生死存亡与他们休戚相关。
倘若黄巢赢了,灭亡了大唐。那么这些节度使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因为新朝廷是绝对不会再容忍他们拥兵自重,跋扈一方,势必会采取措施惩处前朝尾大不掉的弊端。事实也是如此,只不过黄巢的大齐没有持续多久,没有机会做这件事情。历五代十国而至宋朝时,节度使已被架空成了虚职,有利改变的唐末的不利局面。
反过来,倘若黄巢失败了,大齐政权被他们掐死在摇篮之中。那么即可获得三点好处:(1)彰显忠诚。在道义上政治上占据上风,护国功臣,夸耀天下。(2)论功封赏。常言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反过来,节度使们替皇帝消了灾,皇帝也少不了要给赏钱。(3)争夺地盘。擒贼讨逆,浑水摸鱼,趁机捞些座城池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谁也管不了。
如此一来,地方军阀一改往日观望之态,开始围攻长安!
除中原军阀之外,更有一位英豪式的将军率领彪悍部队,远从沙陀而来,响应唐亡号召,专为护唐灭齐!而这个人的到来竟令黄巢瞬间不知所措!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不管是军阀反扑,还是沙陀兵马都来,都需要一定时间!当年李氏逃离长安时丢盔卸甲,衣衫褴褛,俨然一副苟延残喘的样子,怎么如今又硬起了腰杆,召唤来了这么多爪牙呢?究竟是谁给了唐廷反扑的时机呢?
答案正是黄巢自己!
黄巢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向来雷厉风行,夺取长安,更是势如破竹!可惜,当占据了帝国的心脏之后,黄巢并没有加紧追剿唐僖宗,而是急于求成似的在长安建立政权,自成一国。从黄巢的角度讲,这无异于“姑息养奸”,给了李氏以喘息的机会,利用这一时机,有力地号召了勤王部队,给黄巢以沉重反击。
此为黄巢第三败————纵虎归山反被咬!
三大困境,三大败!黄巢实在是心力交瘁。(其实他还有第四败,暂与撤退长安无关,且按下不表,以后详述)面对着汹汹而来的军队,黄巢真的顶不住了!于是他痛下决心————撤离长安!此时为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距离黄巢进驻长安仅两年多时间……
脚跟还未站稳,又要走了。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切都随风……而这一走便再也无缘这座城市了!当年进城时的情景尚且历历在目,时常窜现在黄巢的脑海中,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的别离,真让人心酸……
黄巢双眼噙着泪水,作别了这座令他爱恨交织的城市。
跃马扬鞭,呼啸而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没办法!天下形势,瞬息万变,白云苍狗,风雨突现。没有人能稳操胜券,只有步步为营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显然,这个人不是黄巢!他也注定做不了这座城市的主人!所以,长安,今夜请将他遗忘……
其实,黄巢已经撑到了最后关头,当时的勤王部队中有这么一位人物,他率先突破防线,杀进长安,逼走黄巢。他就是那位远从沙陀而来的将军。他的到来改写了黄巢的命运,改写了大唐的命运,甚至改写的整个残唐五代史!一颗将星正在冉冉升起……
那么他究竟是谁?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个人魅力,可以彪炳史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广大神通,可以令豪气冲天的黄巢肝胆生寒?
请看下章:【乌衣独眼】
————自古英雄出少年,乱世豪杰起沙陀
日期:2012-08-26 15:41:04
(闲话·非正文…………男子汉,要有毅力!)
诶………………文笔有限 没有多少人看 心里着实挺失落的
开贴5天啦我原本以为 点击量会很高 看来我错啦 其实没有几个人看
第一次操刀写历史 确实很不容易加之文笔有限 算是献丑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