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第24节

作者: 草根读史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15 18:03:11
  (更新)
  “京起于逐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蔡京入朝为相,一旦大权在握,天下人自然睁大眼睛,想看看他究竟会有什么动作。而蔡京也不负众望,果然轰轰烈烈地,搞出了不小的大动作。
  崇宁元年七月,蔡京刚一上位,便在当月展开了政治改革。他采用熙宁时王安石条例司的故事,在都省设置讲议司,自己兼任提举,他的亲信户部尚书吴居厚、太常少卿王汉之等人,则成为其僚属,充任讲议司的详定官。已为起居舍人的范致虚,因为助自己重返朝堂有功,因此也得以荣升,挤入讲议司详定官的行列。

  讲议司对帝国政事之重大者,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等,凡是蔡京觉得需要掌控的部门人事,都交与讲议司管理,每一事项派三名详定官主理。叠床架屋,讲议司等于是在六部之上,又添加了一层组织。多头管理,政由是出,史家言帝国的法制,因此屡变无常矣。
  崇宁四年七月,朝廷的政务管理中,开始奉行起御笔。御笔的施行,时人多言是蔡京欲行私意,为避免三省台谏的驳回,于是假借徽宗御笔的名义,交与有关部门落实。为达到这一目的,蔡京假借圣旨的名义加以申明,如果有谁胆敢阻拦,则以违制之罪处理。
  按照帝国的制度,宋朝自开国以来,凡国家的军政大事,先由三省、枢密院初制,交由宰执合议,报皇上核准后,中书草制文告,门下审读无疑,再交尚书省令各部门执行。这其间,中书、门下、尚书觉得有什么不妥,都可以将它驳回。为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帝国的制度还允许侍从议论,台谏劾奏,以确保政令的公平公正。
  御笔一出,因为有违制之罪的威慑,朝堂上下因此不敢再有异议者。无风三尺浪的台谏,也开始闭上了嘴。于是政令畅通,朝廷内外事无大小,蔡京可以恣意行事,为自己乾纲专断,铺平了道路。但此门一开,也是后来梁师成宦官当政,“御书号令皆出其手”,成为其控制朝堂,号令百官的葵花宝典。各种御笔圣旨“互相抵排,都邑内外,无所适从”,北宋末年朝纲混乱,不用分说,蔡京无疑是其中的肇始者。

  成为宰相之后,涉及国计民生,蔡京接二连三地,有一系列的善政良政出台。这样的善政良政,在其他宰相的任上,几乎很少能够见到。绍圣元年,蔡京曾经把它献给过章惇,但章相公却说,“元长可留他时自为之”。谢章相公的官人吉言,这一次,蔡京真的可以放开手脚“自为之”了。
  崇宁元年八月,蔡京奏请天下州县并置学,史称“崇宁兴学”。
  “崇宁兴学”,不是一般的喊喊口号,发个文件的空泛之谈,而是有着一系列规章制度,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它都远远地超过了有史以来,任何一次的兴学。这是一次涉及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兴学,也是教学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崇宁兴学”有几个重要的部分:

  一是在州县普遍设置学校。县设置小学,州设置州学。县小学的学生,通过选考后升入州学。州学的学生每三年,可贡入太学。贡入太学的考试,分为三等,考试成绩进入上等的入上舍,考试成绩进入中等的入下等上舍,考试成绩进入下等的入内舍,余下的入外舍。
  二是对现有的太学进行扩建。在京城的南郊,营建太学之外学,赐名为辟雍,仿照《周官》外圆内方之制,共建屋宇1872楹。总体的规模是,上舍生名额300人,内舍生600人,外舍生3000人。州学初始贡入的学生,先进入外学,经过考试后补入上舍、内舍,其后再进入太学。
  三是在财税制度上,对县学州学太学予以支持。县学和州学,有专门的学田,以土地的收入作为学校的经费。贡入太学的学生,国家给予学钱补助,四川、两广以及福建的贡生,还补给路费伙食费。
  崇宁之后,全国州县之间,普遍都建起了学校。这为天下的莘莘学子,就近入学提供了方便,也为他们读书求学,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崇宁兴学,对于平衡全国的教学资源,提高基层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天下州县所建立起来的学校,又为国家建立起教育网络,为帝国统一思想,加强士人的控制管理,提供了方便。
  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为强国之源。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重要性,现代人大都已经理解。蔡京能在封建时代的宋朝,就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能够见人之未所见,行人之未所行,足见他所具有的“虽古贤相何以加”的才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