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国学改变你的人生》
第37节作者:
羚翘解毒丸 日期:2013-06-18 10:12:59
第四篇 《左传》—隐公四年5-大义灭亲---—统治阶级和官二代的真相之二
《春秋》: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
《左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翻译:
《春秋》:三月二十七日,卫国的公子州吁弑杀了卫国的国君卫桓公。
《左传》鲁隐公四年的春季,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
解读:
春秋里面写的很清楚,左传不必解释,有多少血腥的屠杀随便脑补一下就八九不离十,老生常谈的权力争夺引发的流血冲突。
我还是那句话:做统治者容易么?不容易!做官二代容易么?不容易!
卫桓公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而且得嫡母的支持顺利登位成为卫国国君,仅仅因为他的亲生父亲当年过于宠爱一个小妾养的儿子公子州吁,而且给予了与庶子地位不相匹配的封地和兵力,让州吁拥有了废掉国君自立的野心,并且蛰伏多年,苦心经营,最终愿望成真。
鲁隐公、卫桓公,还有前面宋国的宋殇公,这些还都是上位的官二代,是官二代中的VIP,尚且死于非命,大批没有上位的官二代更是死的无声无息。这就是看起来无限荣耀权力的代价。最漂亮的花通常有毒或者带刺,权力越大其反噬力度越大,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我记得以前见到过的一句话:这个王朝的宫殿里面每一块地砖都渗入过杀戮产生的鲜血。(无论是故宫、克里姆林宫、卢浮宫还是任何其它的住过最高统治者的宫殿都是如此)
最美丽的女人在年轻的时候受追捧,但如果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理智的安排,整体的人生通常会遇到比普通人更多的命运磨难。拥有大量财富的人,遇到股市大跌,金融危机,损失都是天文数字甚至直接破产,那种从云端跌入泥水中间的巨大心理落差导致很多人放弃生命。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人,一点点闪失就可能送命,而且很可能送的是全家的命。
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公平的,普通人感觉不公正,只是太过关注阳光下的荣耀,对背后的些代价看不到而已,或者假装那些代价不存在而已。
日期:2013-06-18 10:56:58
分享一段话,对我的理财观点做支撑说明。
“参观金融云引擎(比如高科技对冲基金)的感觉,就好像是在参观Googleplex,到处都是软件工程师,但几乎看不到类似当前备受指责的专家和分析师一样的人。而在投资银行里,后一类人才是大多数。这些对冲基金界的领军人物将资本运作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我不认为这种进步会有什么作用。 过去,投资者必须至少知道投资到底被用来干什么了,也许是盖座楼,或者是把货物运到什么地方去。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一层层的概念叠加在一起,将新型精英投资者和实际发生的事情完全隔开,投资者再也不知道他们的钱都被用来做什么去了。”
解读一下这段话的读后感,让我们理解一下为什么说普通人都是吃残羹冷炙的人,而且不得不为聪明人买单。
从这一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权力不起作用,但是原始资本和智慧在起作用,作用的结果一样是懒人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得为精英们的尝试失败或者他们设定的骗局买单。(比如说2008年开始的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的人普通人一直到现在都在买单,逃不过去)。
现在抛开权力和政治,只论财富,只论掌握了社会上大量金钱的金融圈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或者说既聪明又努力的人)设计了很多复杂的规则,这些规则充分利用当代的计算机技术,突破人类记忆和计算能力的限制,这使得普通人,或者说懒人根本不可能搞明白这些规则。
而掌控对冲基金以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人正是运用这些复杂的规则为有钱人赚钱,这种不是搞实业,而是钱生钱。当他们操作得当时,有钱人的投资以很高的收益率增值,比如年收益20%到50%,甚至更高。而普通人的财富总额太低无法享受这种服务,只能靠银行利息,或者其它投资方式获得年收益3%~10%左右的投资。财富就是如此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而当运作金融资本的机构和人操作失败时,金融体系一定程度的崩溃,波及所有的实业,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收入下降……每一个普通人被迫买单。(富人的资产本来就是放在很多篮子里面的,一种投资失败不伤筋骨。)
普通人赚点儿钱不容易,不求增值但求不能贬值吧,最近10几年在房产上的钱是没贬值,随着通货膨胀升值了。手上的余钱,年收益率一定不能低于国家GDP的增幅,否则就是贬值。一般来讲,手上的余钱应该是国家GDP增幅的2、3倍,这才能一直维持生活水准不下降,家庭购买力保持不下跌。
所以,并不是你龟缩在某个角落抱怨抱怨社会,无所作为,你就是安全的。人生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高科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的现在,在工作环境迅速变化的现在(不断有行业消亡,有新生行业出现),要想日子过得舒服一点儿,只能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才能守住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那点儿钱。否则只能等着别人甩出来的残羹冷炙,而且是不是馊的还是未知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