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国学改变你的人生》
第38节作者:
羚翘解毒丸 日期:2013-06-19 22:19:34
今天《左传》没来得及写东西,接着分享其它书籍(《你不是个玩意儿》)的读后感。很纯粹的读后感,不代表对这个观点的完全认可,只是看书后的第一感觉。
“信息本不该免费”
针对这句话,我的一些想法如下。
互联网时代的比较主要的特征就是大量信息免费,开始的时候觉着挺不错,普通人可以获得以前无法获得的资讯,但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商业化,我发现我们支付了更高的代价来获得有价值的资讯。
(当然也可能随着我自己赚钱能力的增加,我核算过自己的每小时的时间成本之后感觉筛选资讯花掉的时间还不如用钱买已经被筛选过的有价值信息。对于时间成本无法转换成真金白银的人可能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但是这类人如果很年轻,其实时间的潜在成本是非常高的,因为年轻时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有价值的东西会快速提高职场竞争力,快速提高赚钱能力。而且每上升一档管理岗位,薪水的增加至少是成倍的,这种赚钱的加速度非常之可观。)
我们为免费的信息是支付了代价的,只不过我们忽略了这个代价。
正是信息的免费才带来信息量的快速膨胀,为此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有效信息的筛选,而且我们经常被空洞的无效信息(无所不在的广告,而且很多是精准投放)所吸引而进一步浪费时间。每一个人的时间都是可以折算成金钱的,钟点阿姨的起薪也达到每小时15元了,城市白领的工资折算到小时上肯定比15元高。所以貌似我们免费得到了信息,但筛选有价值、能够增加我们综合实力的信息、能够提升我们个人幸福感的信息花掉了太多的时间。(其实一本还不错的书在当当、卓越打折之后价格也就是20元~50元之间。)
经常看纸质书籍的人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好书很多,现代国外的书籍普遍比国内的书更好看,更有价值。其实只是因为古代出书很贵,现在的国外出书也远比国内贵。在中国,房子贵大家都会买小面积的,古代出书贵,写书的人自然会尽量做到字字珠玑。在国外,写书、校验、审核、出版等整条产业链有很多人付出了劳动,最后出来的成本就比较高,也正因为如此,书比较贵。我们为书籍本身支付的钱隐含的包括了筛选书籍所浪费的时间折算出来的钱。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免费文化的普及,让纸质书籍一系列的链条断掉,很多时候我们得自己在瀚如烟海的互联网上搜索自己想要的资料。(百度、谷歌、甚至维基百科搜出来的排在前面几页的东西都是竞价后的链接,价值不大,搜索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非常耗时间)
普通人觉着自己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所以要做不那么普通的人,就需要为筛选学习材料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如果信息不免费,虽然我们多花了一些钱,但和浪费掉的时间相比,是值得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儿,因为信息的免费,提供信息的人写东西比较随意,不会下大力气做整体的逻辑梳理,所以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一系列片段的拼凑,内在联系比较弱,所以花费同样的时间学习到的东西比看一本比较系统的书籍要少很多。
日期:2013-06-20 19:45:23
第四篇 《左传》—隐公四年6---大义灭亲--—统治阶级和官二代的真相之三
《春秋》: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左传》: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従,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翻译:
《春秋》:宋国国君、陈国国君、蔡国和卫国的大将各自率兵一同讨伐郑国。
《左传》当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人想送他回国。等到州吁立为国君,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以此对诸侯讨好,安定国内人心。他派人告诉宋国说:“君王如果进攻郑国,除去君王的祸害,以君王为主,敝邑出兵出物,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属军,这就是卫国的愿望。”宋国答应了。这时候陈国、蔡国正和卫国友好,所以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联合进攻郑国,包围了国都的东门,五天以后才回去。
解读:
这一段讲的是统治者上位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巩固统治。不是说你上位了就万事大吉,别说弑君上位的,就是嫡长子毫无争议上位的,坐不坐得稳位置,都是要看手段的,坐不稳要么下来赶紧带着家人逃亡(逃亡的结局是未知数),要么等着被弑杀顺带死全家。----------玫瑰背后是刺儿,权力的顶峰背后是深渊,这是真理。
统治者稳固地位要做什么?普通人只会嫉妒别人的风光体面,具体到做事儿就两眼一抹黑了,根本想都没想过什么事情是最要紧做的,估计想也想不明白,因为没下过功夫去琢磨。其实很简单,就是内政和外交两件事儿。外部势力承认你,内部势力和百姓服你,基本就OK了。
有什么比打一场体面的胜仗更有效用呢?撒切尔夫人在职期间的马岛之战、普京摆平车臣、美国历任总统任期没有一个不挑起战争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反正到处去挑事儿。无它,一场胜仗足以内外立威。
准备打仗对统治者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儿么?不容易。远的不说,想想蒋介石,除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其它地方军阀是那么容易被他调动的么?况且,战事一起,首先就是钱粮的大规模消耗,没钱打什么仗?钱从哪里来?当年日本从吴淞口打进上海的时候,整个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只有三门炮,这屈指可数的几门炮还包括质量不过关的,我听到这段历史都感觉难以置信,但当年的史料解密,当时的后勤确实没钱没武器,束手无策。
卫公子州吁是弑君上位的,国内肯定很多势力反对他,至少是观望。因此,财力、兵力都会有问题,这种情况下组织一场外部战争真心不容易。
不是什么仗打了都有用,也不是什么仗都可以随便打(战争是需要借口的,无论多么蹩脚的借口都需要一个),卫公子州吁动了些脑子选了一场战役。他选的是联合诸侯攻打郑国。理由如下:一方面郑庄公正在称霸的过程中,比较飞扬跋扈,其它诸侯又惧怕又担心。另外一方面郑国前一阵子想把从宋国出逃的宋公子冯送回宋国立为国君(如果立了,公子冯就欠了郑国很大的一个人情),这是一个可以打仗的借口。
于是卫公子州吁撺掇宋国的宋殇公和郑国打一仗,宋国作为领头,卫国辅助,顺便拉上卫国的友好邻邦陈国、蔡国。郑国要送公子冯送宋国,宋国现在的国君当然很恼火,所以卫公子州吁一挑动就答应了,大家一起去打了一仗,宋、陈、蔡、卫四国联军伐郑国,围困了郑国国都的东门,围了五天才撤兵,这个在春秋时代就算是打了胜仗,可以通报各诸侯了。既然是四国联合打仗,至少宋国、陈国、蔡国算是认可了卫公子州吁的卫国国君的位置。
但是,其它诸侯怎么看?卫公子州吁算是立住了自己的位置么?其它诸侯买账么?国内的老百姓买他的帐么?--------看后面几天的更新吧,还是那句话,统治者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其实一个2000多年前的诸侯国君如何正位真和我们小老百姓毫不相关,我之所以一点点写出来,试图还原整个事件的过程,试图还原人物的内心想法。只是想说明,统治阶层里面的人大致会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当然位置越低综合实力越小,但比普通人还是要高的),不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很快会从统治阶层里面被踢出来,这就是统治阶层的真相。
除了抱怨,嘛事儿不肯动脑子费力气去做的普通人和这种人争资源,怎么争得过?人家是死人堆里活下来的,历经血腥,历经风雨。这样的人给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亲朋好友争取点资源手段多了去了,就算不凭借权势,一样有办法搞定,比搞定权势本身容易多了。虽然现代社会没有这么血腥,统治者概念大大扩展,很多人也就是个小小的管理者,但能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都是做过些不那么好做的事情的人,这种人办法比普通人多,抢夺资源的优势是明摆着的。好资源凭什么他们会让出来,而不是下手去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