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莲——那一段纠结的情爱与利益》
第47节作者:
清秋子 若川自幼到大,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不禁为之动容,热泪也在眼眶里滚来滚去,险些忍不住。再悄悄地看六莲和老伯,两人也都是泪流满面,完全进入了状态。若川摸出纸巾包,递给老伯,老伯抽了一张。若川又碰了碰六莲的胳膊。六莲也不理会,摇摇头只顾看戏。饮泣中,她忽然一只手紧抓住若川的手,死死不放。六莲的手虽有薄茧,但若川此刻却感觉那小手十分柔弱。于是他就感叹:这古装戏,真不可小视,能勾起这么多人的身世之感!人间花好月圆的事,毕竟不多,更多的只是无奈。那些古老的故事,让乡民感同身受。人们来看这戏,笑一笑,又哭一哭,就好比是精神上的一次洗礼,藏于内心的悲与喜,就在这锣鼓声中尽情地抒发出来了。待到舞台上包龙图出来,下令铡了陈世美,乡人们才发出一阵欢声,继而又掌声如雷。演员们被掌声所扰,居然就在台上就停了戏,等掌声过去后再演,也无人认为这是破绽。六莲此时才松开了手,拿自己的手帕擦干了泪,脸上又有了笑意。若川就懂了:民间的正义,有时看似过于暴烈,其实乡人们只不过抱着一个淳朴的期待:有朝一日,能永无恶人、永无苛政。想到这个道理,若川便心有所动,觉得乡人这些观念,都是顺乎自然的,并不乖谬。
台上的戏,终于散了,但人们一时还不能散去。场子外围,镇上和外村来的人先走,莲塘村的人在场中心动不了,索性就坐着聊天。鳖场的工人们在开老金的玩笑,若川与吴老伯在交流观后感。六莲没有说话,只默默望着闭合的大幕,心里有曲终人散的一丝惆怅。再往远处望,镇领导与霍半握手之后,都上了小车。槐树与美芬手拉着手,也上了其中的一辆。少顷,车队启动,悠然驶远了,融入暗夜。六莲收回神来,听若川与阿爸正在聊旧时的妇女之苦,便忍不住,突然插上一句:“女人的命,从来就苦!”老伯拍了拍六莲的肩膀,说:“小女仔,莫说这样老成的话。”六莲就求援似地看着若川,坚持说:“就是的么!”若川故意狡黠地一笑:“我们还是向前看吧。”
待到可以走动了,乡人就纷纷搬了板凳散去。平民的欢乐结束时,见不到“灯火下楼台”那样豪奢的气象,就只像灶火熄灭,噗一声就燃尽。刚刚戏台上明晃晃的刀枪、旦角手上飘飘的白绢帕……说完结,就完结了,恍如梦一场。场上的灯熄后,小村又沉浸在月色里。鳖场的人与六莲父女俩,鱼贯走在归路上。晚风里,各色的人都有许多思绪,在如水的凉夜里漂浮。“月光光”笼罩下的夜里,院落伏在路旁。瓜棚豆架,青石黑瓦,都历历可数,人就在这雕刻般的夜景里走。若川、六莲和吴老伯各自想着心事,小郭也不说话。就连老金也缄默许久,走到半路,才忍不住吼出一句高腔:“思想起、马寡妇,我的小娇娘……”那憋细了嗓门拔高的小调,竟也有刚才旦角哭诉时的哀怨。
(待续)
日期:2011-11-26 19:27:19
吴老伯走在最后,看六莲扛着板凳,蹦蹦跳跳,鱼摆尾似地欢活,心下就有些歉然。想自己当初若不把她收养,六莲现在十有八九是生活在城里,虽也还是孤儿,但可以少了许多磨难。十七年来,自己虽然给了她亲情,却没有法子给她一个好生活,颠颠簸簸的,只委曲了这女仔。如此,六莲一生的书页,便不大可能有精彩的章节,免不了也要在这穷乡僻壤里翻完了。想到此,老伯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固执,忽地就起了个念头:不如就托付白助理,把六莲带到城里去,即便是服侍人吧,总还是个出路。假如有机会留在城里,也就随她去。自己当了农民,这一生,走得不是很平坦,就不必勉强女儿也要接着走。
此时的六莲全然想不到,阿爸对她进城的事,态度已有了松动。她只是想:什么时候求白助理去说服阿爸,放自己去飞。城里的事,虽不是十全十美,但总好过一切都缓慢的乡村,再说,哪里不都是有好与坏?城里的人,总还能过堂堂正正的日子,只要不与外国人比,就不气短,不像乡下人永远要低人一头。像白助理这样一见就让人感到舒服的人,在乡下一辈子也难遇见一个。这样的生活,六莲再不想过下去了——在莲塘村从小到大,看了十几年不变的山水,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走在前面的白若川,心境更是纷乱。看完一场戏,他窥见了六莲刚强底下埋藏着的柔弱。他知道,当初命运将六莲抛出城市,就再没有什么力量能把她送回原处了。这个心结,是六莲一生也解不开的。她永远在做着一个关于出生地的梦,寻找一个支点,想攀援到那个虚幻的高处。那一双生着薄茧的小手,刚才想要紧紧抓住的,并不是他白若川的手,而是想抓住一个比命运更强大的力量,好带她飞升。意识到这一点,若川就很惶恐,自己并不是强者,拯救不了别人,只能随波逐流。六莲这样的信赖,他万万担当不起。可是,眼见得这女孩一天天与自己走得近了,又该如何是好?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短短的村路也就仿佛很长,像是人生一个漫长的段落……
蜿蜒的石板路,终于到了尽头,老屋近在咫尺了。留在家里的阿丑,欢叫一声,窜将出来,打断了老金的月下咏叹调。在岔路口上,鳖场的工人与六莲父女互道再见,若川也停下来,伸出未受伤的左手,与老伯握别。老伯问了问伤愈的情况,叮嘱道:“你养伤,若是寂寞,就过来坐。”六莲也说:“骨头还没长好,要多来我家吃饭呀。”若川连声应着,心里便感动,觉得乡人的淳朴,是从骨子里溢出来的,可抵万金。如果自己能长久地留在乡下,那才是圆满了。走过老屋,落在队伍后面的若川,又忍不住回头去望。巨兽一样的老屋,亮起了窗灯,像睁开了一双警觉的眼。若川手心里,还保留着那只小手的温暖。虫鸣,狗吠,隐隐的人声……这一切声响,都渐渐远去了。寂静山岭的最深处,仿佛腾起一片山洪的咆哮,注定要搅动这秋夜,让人无眠。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