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莲——那一段纠结的情爱与利益》
第48节作者:
清秋子 日期:2011-11-27 08:04:34
35、谜底
进了农历八月,天气不再暑热难当,南国最舒服的日子便开始了。白日虽也艳阳高照,但总不至于让人汗流浃背。鳖场的鳖儿们,到了这天气,都食量大增,一天天狠命地长,堪堪已有六、七两重。一个个顶盔贯甲,越发地乌黑油亮,若是捉来一只掂在手上,竟是肥肥厚厚的一坨了。再过个把月上市去卖,看来绝无问题。眼看收获季节将至,工人们的心里面也充溢着喜气,虽然鳖场的收入与他们的实际利益毫不相干,但数月的劳作有了成效,谁能不高兴?
若川的伤,转眼已经养了二十多天,肿痛早已消失,只觉得骨头芯儿里痒痒的。问过医生,说这是伤处已经长好,几日内就可拆下夹板了。这日上午,他向小郭打了声招呼,叫上一个工人骑摩托车,载他去了镇卫生院。医生打开纱布看了看,就恭贺他恢复得好,可以拿掉夹板了,但中药还要继续吃。再过十天半月,就全无问题了。不过,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就算好了,也要再养一阵儿,方可放心。
护士取掉了夹板,若川的精神就一振,觉得简直像重新做了一回人。他把右臂慢慢活动了几圈,忍不住笑——早先并不知道,原来,手臂能自由活动也是天赐的一种幸福!医生对病人的这种孩子气见得多了,也不大理会,若川忽然想起,赶紧掏出了三百元钱,权做红包塞过去。那医生倒是无可无不可,推拒了一下,禁不住若川强塞,脸红了一红,也就收了。若川见这乡村医生知道廉耻,心想,幸亏乡下风俗还算淳厚,若在城里遇到没有医德的医生,红包未给在前头,那情况就很难说了。
出得医院门,见天清气爽,觉得街上人的眉眼都很舒展。一想到自己吃闲饭快一个月了,恨不得马上就去做事。他忽然想起来,有一件事,是马上就可去办的,于是推说要去看一场录像,将那同来的工人打发回去,自己慢慢逛到了十字街。
一路走着,就把建材店、五金店、杂货店、饲料店逛了个遍。在一家饲料店,若川故意漫不经心地问店主,自家的磅秤不准,是怎么回事?度量衡用具,难道还会有鬼吗?那店主似是鄙夷地一笑,说:“念过大学么?你不知道?磅秤那东西,里边只要有一个接头松了,就不准。把底盘拆开,搞搞紧就好了。”若川觉得奇怪:“里面的接头?怎么会松?”那店主说:“没调好啵?那东西,人也可以故意搞松的呀。”若川便敲了一下脑袋,笑自己迂腐,从商多年,连这些常识都不懂。这下,小郭的磅秤是如何搞的鬼,就搞懂了。逛完饲料店,又进了一家五金店,看到店子里的老板,是一对小夫妻,都干干净净,仿佛受过教育。两人见若川逛进来,都有些愕然,只是直直地盯着他,也不招呼。若川不禁纳闷,向他们点了点头,看了看四处货架,觉得无甚要问,便走出去了。凭直觉,他知道那小两口在他背后,肯定是注视了许久。
在街上几个店里,若川把想要了解的物品价格打探了一回,都逐一记下。又向一家店的伙计请教了一番,知道了多少鳖应该用多少料,心里便有了底,招手叫了一辆“三脚猫”往回返。路过刚才那家五金店,见那一对小夫妻又在望他,神情仍然有些怪异。看那两人年纪,不过是中学生一般大,若川就有些敬佩,两个小仔居然也能撑起门面来。这在乡间,也算是个较为体面的职业了,用不着栉风沐雨。那女孩子的神情,有点儿像什么人,若川又看了一眼,猛地想起了六莲。这两个女孩,年岁神态都相似,可是烈日下的六莲,怎能想象可以躲在屋檐下,这样舒舒服服地谋生?若川赶忙扭过头去,不敢再看那女孩。
回程上,一路皆是青山碧水,秋阳下的乡野,分外温和。若川心里暖暖的,一直在想着六莲。六莲是个好女孩,六莲的眼睛里有爱,对此,若川心里是明明白白的。然而城与乡之间,有深深的鸿沟,即使他和六莲有勇气跨过这鸿沟,又怎能避免将来会有什么纠纷?俗世之力,总要强过文弱的书生,已失败的那场婚姻就是一例。若川已是人到中年的年纪了,完全死了心,知道浪漫之思与生存无关。可是,那一泓清灵灵的湖水,他又无法抵御,不忍拒绝,只是还不敢狠起心来跳下去,只能这样玩味着、依恋着,过一天算一天。有情抑或无情,说不清了。只愿秋阳能永远这样温暖吧,照着自己,也照着田洋里那个楚楚动人的姑娘。
(待续)
日期:2011-11-27 14:00:25
回到鳖场,工人们见若川不再是伤兵模样,都欢呼起来。小郭更是凑到身边来,问长问短。若川全不露声色,只与大家打着哈哈。午饭后,在炮楼上睡了一觉,就赶忙爬起来算帐。他把往日所做的帐目摘要,一股脑地翻出来,细加核对,又拿起笔在纸上加减乘除,俨如回到中学生时代。
一个下午算下来,结果出来了——惊得他冒一身冷汗。原来这小郭在搞钱的事上,是个很手辣的人,不仅虚报了物品单价,也虚报了进货的数量。从帐目上显示的花销看,即便是经营两个鳖场,也断然用不了此数。至于在建鳖场之初,所用的水泥、红砖、涵管与机械等项,打的埋伏就更大了。粗粗地估算,落到小郭腰包的黑钱,大概有十多万。照此若有一年下来,这鬼精的家伙捞走二、三十万没问题。面对这个数目,若川不禁瞠目,随即抛了笔,呆呆立在了窗口。
他想,如今这世道,已不光是大鱼吃小鱼,小鱼也在啃大鱼,互相啃,最终还不知是谁吃掉了谁?就像这公司,老板在吃银行的贷款,小郭就吃鳖场的费用,人各显神通,各有活路。对小郭的妄为,若川心里愤恨。当初老板与小郭签合同,大致就已算准,如果鳖场经营正常,小郭每年的分红不过就是十多万。且早就估计到小郭要从中做些手脚,把他可能侵吞掉的这一笔,也估算在内了,充其量不过虚报两、三万而已。哪知小郭是绵里藏针,这才六、七个月时间,公司分文未赚,小郭倒先把一年的钱捞足了,今后鳖场的效益,他便可以不在乎了,只管这样捞下去,到了年终分红,又有一笔合法收入进腰包。如此,鳖场岂不成了他小郭的摇钱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