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主考官手记》
第9节

作者: 博雅白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12 17:57:05
  主考官手记20:大学生村官怎么考
  今天在《中国青年报》看到一则新闻,北大硕士考到武汉移民村当村官,勾起了我的村官面试记忆。脑海里在思考一个问题:大学生村官究竟怎样面试更科学?
  先从这则新闻的主人公说起。他叫霍计武,有一个数学家的梦,准备考数学博士。听说当村官工作轻松,上班只要半天,霍计武通过网上查找、报名、考试,被录取为大学生村官,签约3年,担任武当村村主任助理。他打算用另外半天,复习备考。

  小霍的报考动机很真实,毕竟是学数学的,一是一二是二,真正的实事求是,没有大话空话和套话。如果他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从政的起点,我会为他不值,为这个社会不值;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人生的过渡,同时体验一下基层的生活,从个人因素考虑,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的出台,当然有国家层面的宏图伟略。但大学生在农村能否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是很值得怀疑的。想靠大学生村官去改变农村的宗族关系和人情关系,全面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我感觉并不容易。当然,如果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来考虑,也无不可。
  只是,用考察公务员的方式去面试大学生村官,我个人觉得不是十分妥当。不知道小霍在面试村官时有没有“求职动机”这道题,如果他当时回答“听说当村官工作轻松,有利于备考”,不出意外会直接被淘汰。然而,那些开口闭口就讲“热情奉献,服务基层,做群众贴心人”的考生,你知道他(她)们心中究竟怎么想的吗?没办法,考官只能听其言、察其行,却无法读其心。
  大学生村官虽然不是公务员,但享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工资虽然不高,但至少有两到三年的稳定期,在这期间还可以“骑驴找马”,谋求新路。毕竟,考研可以加分,考公务员可以优录,考企事业单位及自主创业也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大学生是冲着这些政策去的,寄望以此为跳板,迈向更好的平台。其实这些都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谋取个人更好前途的权利。问题是,通过这种结构化的面试,我们只能更多地招到口才很好、理论素养较高的人,不一定就能选中务实肯干的人。

  这篇手记,是我站在主考官的角度,对大学生村官面试现行做法的反思。宏观政策层面我认为意义还是挺深远的,而微观操作,如何制定面试的游戏规则,真正选中需要的村官、实用的村官,值得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认真思考。
  不过,想报考大学生村官的童鞋们,你们正好可以从中看到村官面试的死穴了。冠冕堂皇的话,不可不说哦。反正,说的跟做的,完全是两回事儿。呵呵。
  要下班了,再见……
  日期:2013-08-17 11:42:25
  主考官手记21:公务员考试的意义
  坦率地说,写这个帖子,只是一种纯粹的生活记录。看了跟帖才知道,原来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公务员考试有黑幕,有的人甚至因此不愿意参加考试。一不小心,“主考官手记”竟成了令“黑幕论”破产的“正能量”帖。没想到。没想到。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谈谈公务员考试的意义,再给童鞋们一点积极参加考试的正能量。
  大家为什么要报考公务员?说白了,就是想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如果运气好,还可以谋个官当当,说不定可以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呢。不好意识,那些回答“立志为人民服务”的考生,本考官今天以“小人之心”度了你的“君子之腹”哈。
  我们回想一下,科举制度产生之前,你一个平头百姓,想当官有哪些途径?嗯,这种路子真的太少了。那些当官都是世袭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打洞洞。不是你能力不行,只是因为你的“种”不行,没有撞个好爹,或者说没有一个好祖宗。你不要说现在也拼爹,跟古时候比比试一试!现在你至少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那时候你只有寄望于改朝换代了。

  改朝换代真是个平民当官的绝佳机会,像刘邦,像朱元璋,就是这样咸鱼翻身的。其他的机会也有,但要碰运气。比如,你生了个漂亮女儿,恰好被皇帝选上了,宠幸了,那就恭喜你,你一家子要发达了,鸡犬也可以升天。或者,你自废武功,到皇帝身边,当个太监,碰到东汉或唐朝后期这样的好时代,说不定你也能发达。呵呵。只是,这样的机会也只是属于少数人。
  科举考试改变了这种状态。虽然科举考试的黑幕和弊病比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多了去了。但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出现之后,读书人的梦想就可以实现了,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虽然考个进士比我们今天进清华北大难度大得多,但国家毕竟提供了机会。鸦片战争之前的一千多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结构总体上优于西方,科举制度是功不可没的。

  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说句不中听的话,就是个翻版的科举。不同的是,考试内容、考察形式、组织流程、职位提供等等作了一些优化。不要说公务员考试难考,比起科举,现在录取的总人数不少啊。今天的“官民比”,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经济发展了嘛,财政有钱,养得起这多人。嘿嘿。
  说了半天,还没见“意义”哦。莫急,一句话就能回答这一问题。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世袭制是不行的,征辟察举也靠不住,咱们国家的总领导是绝不会举张拼爹的。所以,公务员考试制度设计本身,绝对希望有更多的普通家庭子弟通过考试走上国家治理的管理岗位。“凡进必考”,就是为你们这些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学子们设定的,童鞋们,明白吗?
  呵呵,考吧,放心大胆地考吧,靠自己的个人努力,你考上了,这就是公务员考试的意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