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战国》
第21节

作者: 风长眼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17 12:54:25
  楚国,虽然楚武王在前几年称王了,但是楚国还在于汉阳诸姬纠结,也还没有灭掉南阳的申国,楚国实际上是陷入到了持久战的泥藻。
  齐国,齐襄公即位,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国君,他虽然拓展了一些领土,但是与妹妹乱伦,与鲁国结怨,齐国的国际形势不妙。
  晋国,此时还处于分裂状态,仍然是对秦国毫无威胁的一个小国。

  于是,没有强敌能对秦国在关中的军事行动进行干预,秦国得以快速扩张。
  春秋战国的列强,在兼并周边诸侯的时候,不但要自身有实力,还要其他强敌不来干预,才有可能完成扩张大业。
  秦、晋、楚、齐这四大国,在扩张的时候,都是赶上了好时候,没有其他诸侯干涉,等到四强格局形成,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四个大国扩张的领土就相当有限了。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兼并宋国之后,引来了其他诸侯强烈不满,两年后就来一次五国伐齐,彻底打残了齐国。
  可见,没有列强干涉的时代,是多么难得!
  秦国在秦文公、秦宪公、秦武公统一关中的时代,东方诸侯基本无力干涉,这一时期是秦国的幸福时刻。
  秦武公即位第一年,秦国的疆域就达到了一流强国的水准,面积仅次于楚国。
  秦国不声不响控制了关中大部分地区,接下来秦宪公开始着手解决内部矛盾。
  秦宪公所面临的的环境,与四百多年后秦始皇面临的情况非常类似。
  少年秦始皇头上有三座大山: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和长安君成蟜,始皇在二十二岁冠礼之前,拿这三座大山毫无办法。
  在对付内部矛盾方面,始皇的先祖秦武公,似乎更有办法。

  十四岁的秦武公,在秦军中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秦武公虚怀若谷,他懂得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
  秦武公平日对这弗忌、威垒、三父三位言听计从,三位大庶长还乐滋滋地以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不料最安全的时刻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对秦武公完全没有戒备之心的三位大庶长,终于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
  公元前695年,十六岁的秦武公,以雷霆之势将三位大庶长一网打尽。
  一网打尽,这一点很了不起,要知道后世秦始皇铲除三座大山,是一年铲一座。第一年先利用吕不韦和嫪毐干掉成蟜,第二年利用吕不韦干掉嫪毐,第三年再干掉吕不韦。

  等秦始皇废掉吕不韦,已经二十有五,而当时的秦武公,却只有十六岁,在这个年龄干掉辅政权臣的,就只有清朝康熙皇帝干掉鳌拜这个案例了。
  康熙皇帝擒拿鳌拜之后,将其关起来直至老死,而眼下这个秦武公,可没有康熙皇帝那么仁慈。
  想起父亲的离奇死亡,兄弟的被弑身亡,亲武公要与三位大庶长算总账,他下令:诛杀三位大庶长,并且诛三族!
  日期:2013-08-20 03:27:31
  在春秋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不但充斥这弑君事件,反过来国君对于公卿的报复更是凶狠而彻底,灭族这个词常见于春秋史书。
  在春秋时代被灭族的氏族可谓数不胜数,他们都随着那段历史而烟消云散,被灭族的家族中唯有晋国的赵氏家族死里逃生,仅仅依靠最后一个孤儿赵武,还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十六岁的秦武公,完成了二十五岁的秦始皇所做的事情,内部矛盾彻底摆平。
  秦国解决了权臣的问题,但是秦国国土扩张过快,内部还有很多棘手的事情,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四个国中国的问题。
  秦国的四个国中国,从西往东依次是冀戎、邽戎、小虢,小郑。
  当年秦文公从秦国发源地甘肃天水附近抽调了七百男丁,向东走下高原建立崭新的秦国。那七百男丁,是秦人的核心战斗力量,此后秦文公为了巩固关中的领土,又数次调遣秦人东迁下山。
  这样一来,秦国留在高原上的人口就日渐稀少。于是犬戎部落邽戎、冀戎趁机侵占秦人的领土。

  当关中的秦人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留在山上的秦人其实活的很艰难。
  在秦文公时期,山上的秦人养肥一批批牛羊骏马,再成群结队驱赶下山支援新秦国的建设。
  秦宪公时期,山上的老秦人又多次组织青年壮丁下山,补足秦军与荡社作战损失的缺额。
  可以说山下秦人取得伟大的战果,有山上默默奉献的老秦人一份功劳。
  如今,冀戎、邽戎侵占山上老秦人的牧场,抢夺他们的牛羊,这样留守的老秦人,不但要做不求回报的老黄牛,还要时刻堤防野狼群般的犬戎人袭击。
  秦邑附近的黄土山坡之上,年过八十的老庶长,带领几个同样头发胡子一片白的族人,正警觉地观察着山坡下的动静。

  只见那不远处的沃野之上,一群人正赶着大批的牛羊在放牧,不过那些放牧的人却不是秦人,而是邽戎人。
  高原戎人之间,其实并无明确的领土划分,谁强势谁就占据适合放牧的好去处,其他小部落只得迁徙。
  可是在强势的邽戎面前,老秦人却绝对不能迁移走,因为自周天子将秦邑封给秦非子,这里便成了老秦人心中的圣地,让老秦人迁走,还不如杀了他们。
  执着的老秦人,没有因为外族的侵入而迁走,他们在戎人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着,他们心中一直有着一个信念,他们坚信山下的秦人终有一天会回来!
  老庶长每天带领族人监视戎人的动静,待戎人来便将牛羊迅速隐藏起来,戎人一走便见缝插针地放牧。宁愿夹缝中求生存,老秦人苦苦守望,决不放弃这片祖宗留下的土地。
  就在这时,东方天际之处,尘土遮天,似有大批人马到来。

  山坡下的戎人,也注意到这一景象,不过他们并没有撤退,因为这秦邑附近,戎人有兵数千,很有可能是戎人的主力过来了。
  老庶长和他的几个老兄弟想法略有不同,虽然戎人出现的概率很大,但是老秦人从来没有放弃山下大军上山的希望,这也是支撑他们一直留在秦邑的重要原因。
  大军越来越近,黑茫茫一片,老庶长惊呼:“回来了,回来了。”
  是的,秦国传统的颜色便是黑色,不华丽不浮夸,这也是老秦人务实性格的体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