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逃离北上广VS重返北上广--青春何处安放》
第34节

作者: 爱家小娘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20 09:27:22
  刘建国背着手,哼着歌,走了。刘阳站在原地,脸青一阵,红一阵。
  到了超市,刘阳又遇到了一个远房表姐,他像背书那样向表姐解释了回家的原因后,表姐当场揭穿他说:“你爸没事,我知道你是赶上逃离北上广这阵热潮了。其实你早就应该回来,你要是早回来两年,估计房和车都买了,婚也结了,没准孩子都有了。你瞧人家刘宁,他都快结婚啦,他比你还小一岁吧?哎,你得向人家看齐!”
  刘阳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却又不得不接表姐的话:“是啊,他厉害!”

  “是啊,那你就抓紧吧。走啦!”
  望着表姐的背影,刘阳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但他终究没有哭出来。刘阳喃喃自语道:“唉,我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往自己脸上贴金的理由,居然被人无情地揭穿了,实在是悲催!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商都不低啊!”
  很显然,刘阳维护自己乃至全家人面子的那个“好点子”,已然落空了。
  回到家,他把他在外面遭遇的尴尬告诉了父母,父亲一言不发。母亲却抱怨他说:“这都怪你自己,谁让你不早点儿回来的?既然北漂失败了,那你就得接受这个事实,就得接受别人的嘲笑。人家嘲笑你是正常的,是你自己活该!”

  母亲的话虽然尖刻,却也有几分道理。刘阳却想不明白,很看不惯。
  刘阳回家后,一直联系媛媛,但媛媛还是不听他任何解释,关系陷入僵局。刘阳很苦恼,便鼓起勇气去看望李燕,希望李燕能理解他的苦衷,进而软化媛媛。刘阳上次回家就想去看李燕,但媛媛和母亲都不同意。李燕已经知道刘阳逃离北京的事情,虽然迫切希望刘阳和媛媛分手,但见刘阳把媛媛一个人扔在北京,大为恼火,她觉得刘阳太没有担当和责任感了,于是劈头盖脸地骂道:“刘阳你还是男人吗?你回来了,把媛媛一个人扔在北京,这算怎么回事?你好歹也跟她在一起住过那么长时间了,小猫小狗还有处出感情的呢,你怎么那么没有人性呢?不过这样也好,媛媛可以对你死心了,不,她已经对你死心了,你们俩就到此为止,我太高兴了!

  我是又解恨又解气啊!”
  刘阳被李燕骂懵了。李燕骂完了就把他推出了门外,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他特别委屈,他想打电话问媛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媛媛不给他这个机会。
  媛媛在北京也很难过。关于李欣的事情,她希望得到刘阳的合理解释,而不是一走了之。刘阳的一走了之,在媛媛看来,恰恰是没有担当的表现。她非常伤心和失望,因此拒绝沟通。
  媛媛的大学同学苏红和那对合租伙伴,得知了这件事情后,也纷纷谴责刘阳:“这个刘阳,太不应该了,最起码他不能扔下女朋友一个人跑回老家避难去啊。现在的男人啊,真是一点责任感都没有,要他干嘛!”媛媛觉得他们的话有失偏颇,但也有几分道理。
  就这样,刘阳便被大家打上了“负心汉”的标签,他比窦娥还冤!更糟的是,李燕还以此为契机,逼迫媛媛和刘阳分手。
  媛媛倒没想过和刘阳分手,但刘阳的做法让她有些心灰意冷,加上无法忍受母亲的唠叨,就气冲冲地给刘阳打电话:“刘阳,既然你头也不回地走了,那我们今后就不要再联系了。我想了想,我们两个人的距离太远了,我们也可能没有机会在一起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分开呢,各自保重,各自重新开始吧。”
  刘阳懵了。他没想到媛媛这么快就变了心,他觉得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便撕心裂肺地说:“好吧,既然你这么看待我们两个人的关系,那我就不再强求什么了,一切听你的。”
  放下电话,媛媛哭了,刘阳也哭了。他们都以为对方会竭力挽救这段感情,谁知双方都是那么的草率,于是他们都万念俱灰地在床上睡了三天三夜,水米不进。
  刘阳并不清楚,这一切都归因于北漂失败,他只认为自己活该!
  在小城市不拼爹就没有出路
  日期:2013-06-20 09:32:21
  刘阳回家没几天,父亲就把他给的那8000元钱还给了他,并叮嘱道:“这笔钱,你拿去找工作用吧,找工作会花很多钱的。”

  刘阳没太把父亲的话放在心里,他就像在北京一样,整天宅在家里,上网搜索招聘信息,广发简历,然后等待用人单位通知。
  然而一段时间过后,他在网上查到的招聘信息寥寥无几,发出的简历也是毫无回应,父亲发毛了:“哪有宅在家里找工作的啊?像你这样找,就是找到老、找到死,也没人会理你!”
  刘阳很不解地问:“那该怎么找工作啊?我在北京一直是这么找的。”
  母亲叹了一口气:“北京是北京,东江是东江。东江不比北京,就业机会和岗位少,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必须有人帮你!”
  母亲说得不错,回家这段时间,他深切地感受到,在东江找工作,远比在北京难得多,同行业工种,待遇也要低很多。北京的用人单位,基本上都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开发布招聘信息,然后择优录用。虽然应聘者如云,竞争异常激烈,但其信息相对公开透明,应聘的途径和渠道也相对便捷,大部分求职者都是通过网上发简历或现场参加招聘会找工作的。
  在东江,网上招聘有,人才招聘会也有,但很少。刘阳也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可这些招聘会,要么行业不对口,要么规模小、待遇偏低,没有他想要找的工作,他有着巨大的心理落差。

  为了让刘阳摆脱困境,张英又让刘建华打点关系,帮他找工作。
  刘阳却不领情地说:“爸,不是我说您,您不能这么办事,这钱花得多冤枉,没必要嘛!”
  “什么没必要?你小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花钱谁替你办事?我看你是书念得太多了,在北京待得太久了,不通人情世故了!”
  “那也不能像您这样找工作啊,这成什么事了?您说我堂堂一个大学生,还在北京混了那么多年,用得着这样吗?”
  父亲听了大怒:“我告诉你啊,以后少在我面前提你是什么大学生,在谁面前也不要提了,你不嫌寒碜,我还嫌寒碜呢!”
  父亲的话重重敲打着刘阳的心灵和自尊,他的脸火辣辣地烫,他感到他和老家格格不入。
  渐渐地,刘阳了解到东江的大部分单位,特别是国营机关、企事业单位、垄断企业等,都是通过内部招聘进人。所谓的内部招聘,就是“萝卜招聘”,所谓的“萝卜招聘”就是一个萝卜填一个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