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这整个自然的爱人们,总是让我神往,让我有倾诉不完的情愫,我爱她们,就像一次次掉入不可预知的甜蜜爱情。很奇妙!我生活在这山谷里,就像生活在她们的身体里、阴户里、子宫里,每天都洋溢着性爱的欢乐而乐不可支,每天都充满着喜悦而喜不自胜。仿佛已经成了她们身体的一部分,每天都如初恋般多情,而我的心啊又干净纯洁得如同处子。酥然欲醉,陶然欲狂,总有深不可测湛蓝湖水一样的清澈,醍醐灌顶,总有无法言喻的无云晴空一般的明净荡涤性灵。相形之下,阳光的喻指都显得浅薄和俗气,大海都无法形容那廓然无边、无滞无碍的心境,放旷、坦荡、不拘一物而神圣万有……
我明白了孔夫子评述诗经的‘思无邪’,我每天在最伟大的性爱里却绝无淫念,我每天在万物一体的交合里自然繁衍。
本没有我,现象在出生,万物在更迭,如是而已……
每天每地、每时每刻都像沐浴了一样,都像重新在出生。重生,赤子般重生,生命的重生!那重生来自心性的感悟,来自内心,来自与自然与道与某种超越了小我的、更宏阔背景的、我们真生命的契合。
重新诞生,如是,你才能真正复活,真正地活过来,活起来,活泼泼、活生生,不再过那没有生命、没有爱情、没有青春、没有活性的,麻木压抑,半死不活,冰冷僵硬,死气沉沉的生活。
自我的脱落仿若重生,意识的明晰犹如澡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怪不得商汤王要把这箴言铭刻浴盆之上。怪不得美国人梭罗会在《瓦尔登湖》中引用,以影响尽未来际无穷无尽的西方人。‘澡身而浴德’,日新其德,意识的明晰发现、唤醒每一刻的清新,与其每天走向身心的衰老,毋宁每日迎来这无限的‘自然生命’的清新。一切,一切事物、情绪、现象,这生命现量中的一切,自己出生,自己运行,自己走在演化的道路上,每天都是新鲜的,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生命、一个新恋人,生生不息,射悦不已……如是,就在当下,就在现时现地的这个当下,一切已然完备,我们真正的生命圆满具足!美,洒然裸露!
噫嘻!信哉!老子曰——‘上徳如浴!’”
(节选自《山居性纪》之《纯美》一章)
待续——
日期:2012-09-01 15:05:17
接上篇——
就是这样,禅的清明就是直接提升人的意识的,当一个人的意识如此深刻而明晰,他自会时时照见当下的无常变动与无我真性,乃至时时感受这个世界正在运动变化的现象所带来的清新,犹如新生、犹如澡浴,这也就是一休这样的“灵性赤子”们在淡定寂止的同时,内在又仿佛总能涌生出无穷的热情与生命力的原因。也是他们灵感、智慧、慈悲、爱与幸福感生生不息的源泉。
另一方面,一个这样的赤子,一个真正的悟者,一个真正因了悟而捐弃自我、泯然成道的人,不仅照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更会因此而对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有着直接的体证。他会了知如果拨开“自我”的乌云,直示本真,一切万法本自就在“涅槃寂静”中。“自我”本来就是个虚无的假象,世界本来就是一体。这个世界的本质、这生命的本然,也本来就是清净而圆满的。因之他彻底承当,全无挂碍,坦坦荡荡,豁落而行。“素其位而行”——平常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一以贯之真性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休无论做着什么样的行为,只会给华叟大师这样的明白人以纯洁、真挚、赤子般的感受。因其无私、以其全然,而至情、至性,又至真、至纯。
赤子,就是婴儿,新生的婴儿。老子曰:“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他说你身心合一,乃至与这唯一的自然大道合一,能不分离吗?你让内在专注和谐以致柔和,身心柔软得能像个婴儿吗?能像个赤子吗?
像个赤子——说一千道一万,一个觉悟者都不仅有智慧、觉悟,最后都是要有柔软的爱与慈悲。这才是检验。
有一次,一个平常脾气有些暴躁,喜欢打架的青年僧,前来大德寺访问一休和尚
“一休师父,我从此以后,决定不再辩论打架了,虽受人吐唾喷涎,也只是拂拭而默然忍耐吧。”
“嗨!那还是没做到位的呀!不要拂拭唾涎,任其风干就是了。”
“唾面自干?开玩笑!那,谁能做到?”
“没什么,这样做也没什么。你就当那些吐喷唾涎者,是蚊虫之类。它们天性就会停在粪土之上,或者贵人美人的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这样一想,虽受吐唾,并没有受辱,忍下去,一笑而过罢了。”
“可是,如果他终于举起拳头打来时,怎幺办呀?”
“还不是一样,且像寒山和尚那样,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没想到这急性子青年僧听了老大不高兴,感觉一休和尚就是在说大话,糊弄他。忽然,他猛地举起拳头,向着老一休的头就打了下去,一边打还一边讥笑:“和尚!怎幺样?如今倒要你也尝尝这挨打的滋味!”
更没想到一休不但没有动怒,反而满脸慈容地问:“啊,老僧头硬如石,你的手,可不要受伤了呀。”
望着一休老禅师真心关切的目光,望着他消瘦的面容、花白的髭须,青年僧被感染了,一时感动、抱愧、唏嘘,心里五味杂陈,再说不出话来。
那么,像这样热诚而赤子般的一休,他的慈悲是出于他的智慧,还是他的智慧是出于他的慈悲?
在佛法的觉悟者看来,真正的智慧来自自心的清明与空无之性。
而当一个人在爱与慈悲中的时候,也一定没有私心——就是没有自我而呈现内在的空无。
这充分说明了智慧与慈悲共生的一体两面性,它们共通而互相转化——
真正的智慧必然会绽放出慈悲的花朵。
真正的慈悲一定会酝酿出智慧的果实。
没有慈悲的智慧是伪智慧,没有智慧的慈悲是假慈悲。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那样的觉悟者被称作智悲两足尊,也就是智慧与慈悲同时具足而圆融。
由此分析,如果说痛苦的根源是“自我”,那它反面的答案如今也昭然若揭——
智慧的核心就是无我,慈悲的源泉就是无我。进而,爱的源泉就是无我,生命幸福的真正源泉是——无我。
不是占有而恰恰是奉献。当一个人体会到喜乐与满足不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多少,恰恰相反,是给出多少的时候,他才找到了幸福的真谛,也才会进入快乐“永动自发”般的良性循环。
这其中蕴含更令人深思的另一层启发是——完全地依赖“占有”模式,将愈陷愈深并永不会最终满足。因为“自我”是有限的,必然意欲填满,而它想在世界的无限中去寻求完全的占有,就注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是永不可及而终将倒在途中的。
可奉献呢,则是舍弃自我,渐渐地,直接跳入无限,跳入大爱与至福的海洋。
待续——
日期:2012-09-05 15:27:52
接上篇——
对于赤子一休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越是这般了解就越会感叹,也许我们被灌输洗脑、屏蔽得太久了,从不知道生命可以有如此向度的道路。自己那些灵性的种子被尘封在“知识”金玉其外的壁垒中,等待成为那“废墟”的随葬品。在如今单一的西式教育观念与思维模式影响下,我们曾绞尽脑汁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却因此而被自己整得很惨。以至于,是做一个“快乐的猪”还是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竟然成了困扰一些人的两难。殊不知,那走入的本就是一个两头受堵的死胡同。时节因缘一到,“快乐的猪”会被生活之针、苦痛之刺扎得鲜血淋漓、哀嚎踉跄,而“痛苦的哲学家”呢——现在就在撞墙!
也许换一下古代东方的视角,换一下传统东方式的生活,你会感觉仿佛来到世上本就是来历练的,历练到你无论怎样都随遇而安,随遇而家,努力精进又轻轻松松地活着,赤子之心一样的纯阳无求。这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冲突,反而是事情最好的两面,最阳光的心态,最恰好的“度”,是一种东方式的恬淡人生、智慧人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