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博弈华尔街 -- 写给不甘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们》
第24节作者:
税尚楠 日期:2013-08-22 03:43:48
电报的发明,开创了人类用电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开启了信息革命的新篇章。此后,人类通过对电报,无线电通信的深入研究,实现了人类通信载体和传播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巨大的飞跃: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G.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并于1876年申请了发明专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并获得了成功,后来就成立了著名的贝尔电话公司。
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斯.赫兹(H.R.Hertz)用电波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用实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这个实验轰动了整个科学界,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波波夫,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
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成功地研究出无线电广播。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
1928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兹沃尔金发明了光电显像管,并同工程师范瓦斯合作,实现了电子扫描方式的电视发送和传输。1935年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设立了一座电视台,次年就成功地把电视节目发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年兹沃尔金又制造出第一台符合实用要求的电视摄像机。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和改进,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管彩色电视机。1946年,美国人罗斯。威玛发明了高灵敏度摄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决了家用电视机接收天线问题,从此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超短波转播站,电视迅速普及开来。
在这一系列人类通信领域的革命性的翻天覆地之后,金属导线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进行无线通信,这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在局限与面对面的谈话。
以通讯技术革命导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再度开创了通过新技术创造财富的巨大空间,将美国“镀金时代”推上了更高的发展通道。1840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几乎是铁路行业的天下。由于铁路建设的需要,钢铁行业快速崛起。1900年交易所通讯公司的股票却独步天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加速了电话和电力的发展,创造了新兴通讯市场,而且使新的交通方式和设施取代了原先铁路在经济中的统治地位。于是也造就了《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这样的巨无霸,还有被工业革命开启的“新时代”繁荣,创造的财富和机会所振奋的股市,作为经济繁荣和未来信心的标尺,道琼指数从1920年的70点暴涨到1929年9月的380点,10年之中翻了5番多。而这之前的20年(1901-1920),美国扣除通胀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9%,其间的1916-1918年,由于通讯技术的推动,年增长率高达25%以上。
如果我们当下正经历的信息革命将引领一场更加深刻,规模更加巨大的财富创造革命,那么,我们又将面临有一次千载难逢的财富机遇。自从有了股市,参与财富创造就有了新的本方式,除了直接投资创业经营公司,然后将公司上市外,购买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以分享公司的暴利。
日期:2013-08-23 12:12:22
3。魔幻网络
我拨通玛丽的电话,问询开通网络帐户的手续。
玛丽喜欢笑:我们早就有这个服务了,因为你一年就买卖几个公司的股票,这种主要为活跃的“股票交易人”(Stock Trader) 设计的交易方式不大适合你,所以没有通报你。如果要做网络交易,一年至少要买卖60次,才能享受优惠交易手续费。同时,需要向《美国在线》之类的网络公司,或是电话公司申请和获得上网的服务,然后安装由《嘉信理财》设计的交易程序,才可以上网交易股票。
第二天一早,我和牛妹与“邻家小妹”去了玛丽的办公室。玛丽的办公室不再安宁了,虽然她有助理帮着接电话,接待访客,但玛丽依然忙得不可开交,电话不断,访客不断,还不时忙着在计算机输入股票买卖订单。当轮到我们时,她一脸歉意:你们等久了。最近实在太忙,总部派的两个新职员要下月才到。玛丽麻利的给邻家小妹开好帐户,给了我们一套软件,又去接待新顾客了。转身时留下一句话:收市后给我打电话。
对于网络我并不陌生,培根教授专门为我们研究小组开设了上网的帐户,我们经常通过计算机上网搜寻研究资料和数据,不过碍于网速比较慢,上网的费用很高,因此在家里没有申请上网的帐户。现在要上网交易股票,从家里开通网络必不可少。
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1946年,美国宾州大学的约翰。莫齐利(John Mauchly)和普雷斯皮尔。伊克特(Presper Echert)制造了一部以真空管为电子元件的自动电脑,这是人类的第一台电脑,只是体积庞大 - 重30吨,占地约42平米。此后,历时近30年的发展,1971年肯巴克(Kenbak)公司的约翰。布拉肯巴克 (John Blankenbaker)研制和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 Kenbak1。但由于其没有微处理器,内存很小,仅256字节,不能运行程序。在1971 - 1973年间一共仅生产和出售了40台。
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制造出了第一代“苹果电脑”,紧追其后1981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用微软公司开发的DOS和英特尔的芯片,制造出可以应用各种程序的个人电脑才真正拉开了个人电脑进入千厂万店,千家万户的序幕。而随后1987年,苹果推出了带有鼠标图形界面的家用计算机Mac II;1995年微推出了视窗95(WINDOWS 95),同时,围绕着个人电脑开发的办公软件,工作软件,学习和娱乐软件等让电脑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必需品”。而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以几何级数日新月异,价格直线下跌,加上各种电脑的运用程序不断提升电脑的功能等,都促成了个人电脑的普及。
个人电脑的普及奠定了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网络发展的起点和扩张的基本元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