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王》
第54节

作者: 鹿林12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23 08:29:51
  第二日,熊复醒来,只觉得口干舌燥,头疼欲裂。
  阿牛昨晚一直在照顾熊复,天亮时才刚眯过去。熊复刚一活动,阿牛立刻醒来,给熊复倒了一碗热茶。熊复喝下之后,才觉得好了很多。不一时,王超也来到熊复房间,三人刚坐下,已有小喽啰前来请熊复用早饭。
  熊复等三人随小喽啰进了一房间,刘默忠等兄弟三人,已然在座,丝毫不显得有宿醉之感,熊复道声惭愧,找一座位坐了下来。众人吃完早餐,刘默忠因要带熊复观看牛岭山风光,提议带三人前去打猎。
  几人皆是习武之人,只简单带口单刀,挽支长弓,步行从山顶大门走出,下了牛岭山,沿着小径向牛岭山山南密林走去。六人渐行渐远,经过一片荒野,走过一条崎岖小路,前行数里,来到一片山林。只见山间密林遮天,不时有小飞禽走兽,呼啸而去。
  熊复惊异,感叹道:“刘寨主,不想牛岭山外,这人迹罕至之地,竟是如此生机盎然啊。”
  刘默忠哭笑道:“熊公子,有所不知,这崇山峻岭之间,虽人迹罕至,却是我等兄弟衣食。我等虽为山匪,却劫掠不多,平日里,多在此打些野味果腹,剥些毛皮去各地城镇、乡村换些衣物,谷米。不过幸好此处还未被野人发现,否则早晚也被他们夺了去。”
  熊复正想借机聊聊岳山中野人的事情。朱春忽说道:“熊公子还不知道吧,数年前,二哥就是沿着这条山路奔逃至此,几乎饿死,当时我与大哥带了众兄弟正在此围猎,差点失手射死二哥,亏得二哥好身手,躲过一劫,后来才入了我们山寨。”
  熊复奇怪道:“西门兄,从何地逃亡至此?”
  西门良淡淡一笑,眉目间却有几分不平之色:“沿此山路向南百数里即可到达子乾城,当年在下在子乾城惹了点是非,被追杀至此。”说着西良爽朗一笑,“经年往事,不提也罢。”
  熊复心下一惊,问道:“久听人说起,岳山山脉艰险无比,良兄,你竟然可以穿过岳山来到此地?”
  西门良就是数年前荆武门下西门庵的儿子,自幼时,西门良便极其喜欢在山林间游玩,对岳山地理、野人风俗有几分认识,所以,当日西门庵一家破灭之时,西门良才经过岳山,逃了出来。不过,尽管西门良熟知地理,还是几次丧命于岳山沼泽中;几次在野人手里险象环生,都是绝处逢生。
  西门良不愿意提起往事,只说道:“岳山山脉并非无法度过,不过,却也是九死一生!”

  熊复心下微微一振,笑笑不语。
  当日众人打了不少猎物,其中数阿牛和朱春打的最多,阿牛胜在伸手敏捷,但是朱春却是深知猎物习性,两人平分秋色。夜晚回到牛岭山上,众人烧烤吃了打来的猎物,自有一番风味。
  熊复一直在牛岭山玩了五日,每日里打猎饮酒,与众山匪相交甚欢。但熊复终究是山令城之主,不能不理山令城正事,第六日上便告辞了众山匪回到山令城,山匪三位寨主倒是恋恋不舍,直洒泪相别。
  三人离了牛岭山,回南茳取了马匹,快马加鞭赶回山令城。到达时,已是黄昏时分了。
  熊复心下已经有了决定,牛岭山山上的山匪只能笼络。
  日期:2013-08-23 20:51:47
  处理完山匪之事,熊复心里安定了很多,疥癣之疾已除,剩下的就是如何解决心腹大患了。熊复苦思良久,史学虽然说了四点,实则上最重要便是驻守梁河,不能任夏军自由来去,只有这样,才能给山令城一个和平的环境,这也是整个计划的最关键之处。只有守住梁河,才能谈及其他三点,而且这三点也显得轻松许多,熊复已经初步拟定计划,包括如何开垦西虎关以北的土地,重金聘请各地的能工巧匠,但这些的前提是重兵守要道!

  山令城如要重新振兴,必须要经历革新,这是山令城不能避免的革新之路。
  熊复心意已决,立即召见前军主将、军机大臣王杰;内政大臣马如晦及史学前来商议。
  王杰自从担任军机大臣之后,事物比以前繁忙许多,而且由于身份所限,也不能长居前军,因而,便将前军日常事务交由副将董刚处理,自己回到山令城,统管山令城所有军事。
  三人听到熊复传唤,立即赶到熊复书房。
  熊复将革新的想法说了,要重修鹄望城,重兵守要道,至于以后其他搭配的政策可以以后再说。
  这个说法史学是了然于胸,但对于王杰和马如晦而言,无异于惊雷。山令城一向疲敝,自守尚且力有不及,哪里还有力量去重修鹄望城?这件事情两人平常连想都不敢想,而熊复竟然要去做?两人对视一眼,面露难色。
  王杰沉吟半晌,说道:“侯爷,老臣明白侯爷励志革新的想法,也佩服侯爷的智慧和勇气。不过,如果重修鹄望城,日常驻军应当不下十五万,现在山令城所有军士加在一起,就是算上侯府的中军,也不过十五万之数。而且,修建期间,如果草来城军队来袭,军士无险可守,肯定会吃大亏!这都不是山令城能承受的。”王杰作为军机大臣,只能从军事角度去阐述,在军事上的确存在大问题。
  熊复听完,微笑道:“不仅重修鹄望城,还要在小松顶上修建一座新关。”小松顶便是当日熊复凭高眺远的所在。

  马如晦心知熊复志向高远,又是自己女婿,马如晦有心成全熊复,但此事却有不能克服的困难。马如晦斟酌着说道:“侯爷,要重修建鹄望城,所耗甚大,非山令城财政所能承受。况且,梁河离西虎关有三百里,离山令城有三百五十里,就算日后粮草运输的耗费也不是小数目啊。”
  王杰和马如晦是在委婉地提醒熊复此法过于冒险,不宜实行。
  熊复深信不疑,王杰和马如晦都是忠于熊复的大臣,所言所说绝对是为了山令城考虑的,但是这两人却还没有见到问题的所在,这是关系到山令城生死的所在。这是熊复必须说清楚的所在。
  熊复微微一笑,说道:“两位大人熟知政事,深知其中利害。但熊复却认为,此事不能不为!此事关系到我山令城百年的气运。两位试想,山令城现下土地贫瘠,且常遭受战事之苦,百姓死于战乱者、背景离乡者甚多,山令城人口每年都减少。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没有应对之策,再过数十年,恐怕百姓逃亡殆尽,山令城再剩下荒草与枯骨,世上再也没了山令城!”
  马如晦掌管内政事务多年,略一推算赋税收入,就知道山令城人口每年都在减少。
  王杰和马如晦都是万里挑一的聪明人,熊复一加说明,两人都吓出一身冷汗,山令城确实是越来越微弱,熊复所言并非危言耸听之语。如按照熊复所说的办法,虽然冒险,但山令城现在还有力量冒险一搏,再过几年,山令城愈弱,草来城愈强,恐怕山令城连一搏的机会都没有了!说不得鹄望城的今日便是山令城的明日了。

  王杰和马如晦似乎看到了未来山令城荒草与枯骨的景象,吓得一身冷汗。
  两人对视一眼,深深佩服熊复的远见卓识,说道:“侯爷英明,此事我两人自当全力辅助!”
  熊复见两人赞成自己,大受鼓舞,因而说:“事情既然定下来了,就不要再犹豫!不过,今日想跟三位商议一下,此事的具体细节!”
  众人沉吟片刻,还是王杰首先说道:“侯爷,修建城池如此大事,恐怕难以保密,唯有大军驻扎,巡视梁河一岸,令夏军不敢妄动才是上策。侯爷如不嫌弃老将愚钝,老将愿率领前军十二万精兵,驻扎在梁河之上,必不敢使夏军轻易来犯。”

  熊复笑道:“山令城内,要论两军对垒,战必胜,攻必克,还有何人?老将军,此事有劳了!”
  马如晦也笑道:“王老将军,功勋卓著,自能担此重任。不过,臣下却以为重要的还是如何维持好粮草补给。马如晦愿担任此次行动的总后援,必使前军将士不受饥饿之苦。”
  熊复笑道:“精打细算、锱铢必较,当属马大人!此事有劳了!”
  王杰与马如晦说过,此事便算定下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