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的狰狞面孔》
第43节

作者: 王维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戎自幼聪颖,个子虽然不高但人挺机伶,而且能说会道。
  七岁时,小王同学曾和一群小朋友外出游玩。他们发现路旁李子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同伴们蜂拥而上争相去摘,惟有王戎一人站在原地无动于衷。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要李子,王戎语出惊人: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有人摘下一个李子一尝,果然如此。王戎从小就善辨利害,此时显露之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进退得当的特质,日后更成为其一生行事的缩影。王戎因此被誉为“神童”。令他感到意外的收获,则是此事居然载入史册,演化为成语“王戎识李”的由来。
  纵然“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王戎却很快又有露脸的机会了。

  时逢朝廷在洛阳玄武场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群众娱乐活动。
  魏明帝曹睿为了让百姓开开眼界,特地围起栅栏,让勇士徒手与拔掉爪牙的老虎在铁笼中搏斗,任凭百姓免费观看。小王戎听说有这等新鲜事,自然嚷着前去看热闹。在人兽相搏期间,一只老虎直起身子攀在栏杆上怒吼。虎啸震天动地,吓得围观的人群急忙往后退,不少人还惊恐地跌倒在地。唯独王戎站在栏杆旁纹丝不动,了无惧色。

  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考验的不仅是人的武艺,更是人的胆色。
  七岁的王戎虽未走上擂台,但面对老虎近在咫尺的怒吼竟能如此冷静和镇定,这份胆色已远超同龄人。“神童”之名,绝非浪得虚名啊。
  九岁之时,王戎认识了大自己十岁的稽康,两人交往甚密。
  十五岁之际,王戎父亲王浑任职尚书郎,成了阮籍同事。因为父亲的关系,王戎又结识了大自己二十三岁的阮籍。王戎跟著父亲住在尚书郎官舍中,阮籍每次来拜访王浑,谈不到几句话就转到王戎房间。两位忘年之交,一谈就是大半天。
  过后,阮籍向王浑解释说:

  “浚冲清俊绝伦,不是你比得上的。与阿戎说话,比与你说话来的有趣多了。”
  话虽如此,富家子弟王戎毕竟在气质、抱负上与阮籍、稽康等人大有不同。与两位大哥相比,王戎少了几分思想家、文学家的风度,多了几分世俗的官宦之志。
  对王戎来说,能以最年轻成员的身份,加入最负盛名的偶像团体“竹林七贤”,无疑是莫大的荣耀。他凭借着团内大佬嵇康、阮籍的夺目光芒,成功挤身超一流名士行列。在名士品牌含金量极高的魏晋之际,王戎为未来的飞黄腾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魏嘉平元年(249年),曹魏政局风云突变。
  司马懿突然发动高平陵兵变,矫称奉郭太后诏,闭洛阳城门,勒兵据武库,连蒙带诈从草包司令曹爽手中取得曹魏帝国实际控制权。不过,通过兵变上台的司马氏,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迫切需要久负重望的名士为自己捧场和聚敛人气。
  在司马氏“求贤若渴”的时刻,一贯善于审时度势的王戎,敏锐察觉到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于是,年仅十六岁的少年俊杰,开始有意飞奔冲入司马氏集团怀抱。

  对王戎渴盼功名的利禄之心,阮籍心知肚明。一天,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四人在竹林下酣饮。因王戎来得晚了些,阮籍便开玩笑道:
  “俗物,又跑来败坏我们的兴致了!”
  王戎也不生气,打个哈哈笑着圆了场:
  “你们这几位的兴致,也是别人能败坏的吗?”
  头顶着“竹林七贤”的耀人光环,王戎的光辉形象日益广为人知。因他双眼炯炯有神,能视目而不眩,朋友斐楷察觉后大为惊叹说:

  “王戎两眼烂烂,如岩下电!”
  不久,王戎、斐楷一起拜诣司马氏当红小生钟会。两人须臾即离去,一位在座宾客询问主人看法。钟会略微思索片刻,然后意味深长地评论说:
  “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钟会不但在言论上肯定王戎,更以实际行动来拉拢王戎。多年以后,经过钟会推荐,二十四岁的王戎被司马昭征为相国橼(宰相属官)。在精神领袖嵇康与钟会“道不同、不与谋”的情况下,小弟王戎却欣然受钟会之荐而为官,处事圆滑可见一斑。
  在波澜起伏的政界江湖,若无见风使舵的本领,王戎又怎能多次化险为夷呢?

  日期:2012-03-30 21:10:00
  69、神童
  魏景元三年(262年),嵇康冤死。
  好友的鲜血,给了王戎极大刺激,成为他人生轨迹的转折点之一。
  从九岁相识到二十九岁目睹受难,每当回顾与嵇康的相交情形,王戎都会感慨道:

  “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感伤归感伤,个人前途命运更重要。王戎更加坚定了投靠司马氏的信念,与老大哥山涛一起,成为了点缀司马氏江山的双子星座。
  春秋战国时代,有“得士人者得天下”的风俗。
  对司马氏而言,既然“竹林七贤”最具名望的嵇康、阮籍,一个始终不予合作、一个消极抵抗,惟有退而求其次,拉拢略逊一些的名士来搞“形象工程”。
  面对主动亲近的王戎,司马氏自然厚爱有加。在极其有利的大气候下,王戎仕途全线飙红。短短十几年间,他先后担当了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继而又坐直升飞机升任为荆州刺史。
  这一段时期,王戎为了巩固既有成果,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撇清与钟会关系。

  王戎虽靠钟会提拔起家,当察觉钟会灭蜀后有不轨之意时,立即感到形势不妙。因为,钟会根本不是司马昭对手。王戎毫不犹豫,当机立断发挥了识鉴特长,预测钟会叛乱必然失败,从而轻松割断了与钟会的联系。
  第二件事:拒财买名。
  王戎之父王浑官至凉州刺史,故吏旧属众多。王浑死后,其生前任职时的九郡义故(朋友)怀其德惠,相率赠送了不少助丧钱物,价值高达百万之巨。王戎已承袭父亲贞陵亭侯爵位,权衡得失后一概不收。如此狠招一出,顿时让他声名鹊起。在既重家世又重名望的晋帝国,王戎此举无疑让仕途大门更加宽敞。
  虽说在拒收丧钱上颇显气度,王戎在其他方面却又极为吝啬。
  这位明星人物家中有棵品种优良的李树,生出来的李子又香又甜,常常能在市场上卖得高价。王戎担心他人得到种子后,种出同样高质量的李子。于是,他费尽心思又不辞辛苦,每次出售前都将李子核钻坏,使他人没法种李而维护了“知识产权”。
  更有趣的是,王戎一位侄儿要结婚了,作为叔叔不得不送点贺礼。左思右想之后,王戎最终挑了一件薄薄的单衣做贺礼。即便如此,王戎过后越想越心疼。待侄子成婚后,他又把单衣要了回来。

  仕途得意,家门失意。
  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之际,王戎却遭遇了家庭不幸:年幼的儿子王万夭折了。
  看到王戎悲痛得不能自已,前去探望的山简(山涛第五个儿子)怕他悲伤过度,于是劝慰道:
  “孩子岁数并不大,你何必这么悲伤?”
  王戎神色凄然,抽泣答道:

  “圣人忘情,最低层的下人不懂感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山简被王戎的话所打动,不禁也跟着悲伤起来。
  随着官职的不断晋升,王戎弄钱的本事也与日俱增。
  当上荆州刺史后,王戎就挪用官家钱财来修造自家园宅,不料竟因此栽了个跟头。
  有人对王戎过于奢华的住所看不过眼,愤然检举揭发了他贪污公款的丑事,搞得王戎灰头土脸,最终不光彩地丢了荆州刺史的差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