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密码——中国人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
第40节

作者: 冰原极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24 18:10:15
  第八章 皇朝兴衰轮回之谜
  1.短暂的隋朝(581年~618年)
  隋是第6个一统天下的朝代。隋的创建者杨坚,出身北周最尊贵的关陇贵族集团,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他先是辅佐比自己小两岁的宇文邕,那位英勇善战的北周武帝,消灭了东方的北齐政权,统一北方。宇文邕英年早逝以后,杨坚开始掌权,并于581年篡位,创建隋朝。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中国。
  隋文帝堪称再造神州的伟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隋朝终结了数百年的混乱,重新统一中国,让社会重获稳定。杨坚还使汉族重新主宰中原,避免了汉文化的衰落。隋在制度革新上十分突出。隋文帝杨坚创造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颁布了《开皇律》。
  隋朝首创的科举制,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选官制度。比起世袭制、察举制、三省六部制,既科学又公平。它用考试选拔人才,无论你背景如何,只要在考试中胜出,就有机会进入国家机关任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事,只在隋朝以后才有。

  “三省六部制”使中国告别了原始的汉魏官制。它的原则是“先机构,后人选”。而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是“先人选,后机构”。按“三公九卿制”的流程,刘备要先任命诸葛亮当丞相,然后诸葛亮自己招揽助手和幕僚,自己建立丞相府,去行使丞相的职权;而三省六部制是先建立尚书省、兵部等权利机关,然后把合适的人选派到机关的领导岗位上。国家对个人的依赖转变为对机构的依赖,抑制了大臣专权。隋朝以后,文官篡位的现象完全绝迹。

  隋朝在制订法律上特别成功。隋文帝制订了备受称赞的《开皇律》。这一法典将原来的宫刑(割小JJ)、五马分尸等酷刑都废除了。死刑种类只留斩、绞两种,没有虐杀之法,还废除了“灭族”的刑罚。隋文帝还确定了死刑复核制度,凡各地判处死刑的案件,须向中央“三奏”,由大理寺复核才能处决犯人。整部法律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六朝俱用隋典章”。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皇律》等典章制度,曾遥遥领先于全世界,并被后来的唐、宋、元、明、清所沿用。《开皇律》是从唐到清所有朝代制定法律的蓝本,对于维护后世社会的稳定效用巨大;科举制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共实行了1300多年,前后产生了约886名状元。1870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改革,还参考了中国的科举。
  隋朝的土地制度,是北魏流传下来的均田制。每个小农从政府分到100亩地。其中80亩是种庄稼的耕地,叫做“露田”。另外20亩是栽种桑树的“永业田”。小农死后,“露田”必须还给国家,再由国家重新分配。“永业田”里长着多年生的桑树,所以可传给儿子。今天,中国农村的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与均田制几乎一摸一样。均田制还被日本人所学习,他们在公元646年也实行过均田制。
  隋文帝杨坚大力整顿户籍,将依附于豪强的人口解放出来。隋朝的税户竟达到800万户,是李世民“贞观之治”所掌握的户数的近三倍。隋的赋税十分充裕。隋文帝聚敛的粮食和布帛,竟然让唐朝也用了好多年。
  崭新的制度,繁荣的经济,强盛的中央集权,原本都预示着一个大有可为的新朝代。然而,继任的隋炀帝杨广没有经得住权利的诱惑,他毫无节制地滥用皇权。他修建京杭大运河、三征高丽、营建东都洛阳。隋炀帝修建的公共工程,工期都特别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却特别高。这对民众和官吏形成巨大的压迫感,使百姓十分困苦,社会矛盾丛生,最终爆发了民众起义,隋炀帝也被关陇贵族集团所抛弃。(叛乱的李渊、罗艺、李密,宇文化及都属于关陇贵族集团)。杨广在618年于江都被部将宇文化及用弓弦勒死。煊赫一时的中华帝国第6王朝——隋,最终灭亡。

  日期:2013-08-25 11:52:02
  2.帝国兴衰轮回之谜
  (北戴河谈话)
  YI:  历史上,有两段时期的王朝更迭特别相似,就是“秦—西汉—东汉”和“隋—唐—宋”。王朝循环似乎有一种内在的规律,像转了两个大周期。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极光:  中国历史就像一个驼峰状的“M”,西汉和唐就像两座屹立的高峰。它们前面是极权而短命的秦和隋,但这两个煊赫一时的朝代却全都二世而亡。它们的后面跟着繁荣的东汉和宋,东汉和宋朝都是经济动物,富而不强。
  “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常常押韵”。只要对古代社会的指数稍作了解。“秦—西汉—东汉”、“隋—唐—宋”的周期轮回就很容易解释。
  YI:  请讲一讲这两组王朝的更迭为什么那么相似。
  极光:  如果我们研究这两个时期中央政府的变化,就会发现,政府都是从大到小,像阳光下的雪人儿。两个时期最初都是极权的政府,秦和隋的政府无限大,对社会有无与伦比的控制力,政权似乎极其稳固。统治者被权利的假象所诱惑,滥用管理型政府的权利,结果二世而亡。
  后面的西汉和唐都是中等大小的政府,管理着中等大小的社会。统治者吸收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对权利的使用特别谨慎。汉文帝想要建一个露台,竟然因为怕花钱而放弃;李世民多次强调“以史为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此形成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造就了强盛而谨慎的西汉和唐,处于国力的顶峰。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管理型政府渐渐无法应付社会的复杂化。土地兼并也开始突出,中央政权越来越收不到税收,国家军队的兵源也因为土地兼并而枯竭。最后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后期继位的皇帝知道,管理型政府在此时根本无事可为。于是,外戚或宦官接管了中央,豪强和藩镇接管了地方。到了东汉和宋,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完全确立。脱离政府的控制,社会经济就开始繁荣起来。然而另一方面,政权也非常脆弱。

  YI:  您认为政府不断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极光:  土地。其实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中国古代也一样。经济问题就是一个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中国古代是一个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社会,农业始终都占GDP的80%以上。获得食物是百姓最基本的要求,人们全都挣扎在温饱线上。因为统治者把古代中国设定为小农社会,“重农抑商”,以方便管理型政府去行使职权。所以,管理型政府坚决不能让社会升级为不易管理的工商业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就是一切的基础。土地制度是影响国家强盛与否的最重要的变量,是帝国兴衰的命门,

  YI:  听起来很像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请详细解释一下。
  极光:  和马克思真的没什么关系。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一个管理型政府的兴衰,没有外部干扰(中国恰好是典型),主要和税收和军队有关。具体见下表:
  YI:  请再说说土地对社会的影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